APP下载

分析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及护理措施

2019-10-21陈珊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

陈珊

【摘 要】目的:研究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以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感染的原因,探究有效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者中共计9例(23.7%)发生感染,感染原因包括年龄、糖尿病肾病、皮肤感染、置管时间、插管次数等。结论:多因素可引发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感染。

【关键词】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92-01

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主要方式为血透,为确保血透顺利完成,需保证血管通路安全稳定[1]。中心静脉置管可为患者提供稳定的临时性血管通路,在实施置管过程中需对患者股静脉、颈部静脉进行穿刺,发生感染几率较高,极易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为此需分析引发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我院38例血透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数量为21例,女性患者數量为17例,年龄为42-75岁,平均年龄为(55.38±3.24)岁,导管留置时间为16-232d,平均时间为(116.38±6.15)d,颈外静脉置管7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9例,股静脉置管12例。

1.2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感染的原因,探究有效护理措施。

1.3评价标准

依据临床导管感染相关标准对患者感染情况实施诊断,如患者置管部位皮肤红肿明显,全身发热或寒颤,皮肤产生脓性分泌物,可确诊发生感染。对比分析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感染的具体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x2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 结果

38例患者中共计9例(23.7%)发生感染,其中导管出口感染4例,隧道性感染4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感染原因包括年龄、糖尿病肾病、皮肤感染、置管时间、插管次数等。

3 讨论

现阶段,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营养支持、输血、输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血透治疗主要的血管通路。置管期间多因素引发的感染问题不可忽视,感染的发生导致治疗时间延长,患者医疗负担增加,甚至引发死亡风险,为此需详细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3.1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的原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8例患者中9例患者发生感染,主要感染类型为导管出口感染和隧道感染。血透治疗期间,导管多次暴露,极易与外界环境污染物发生接触,病原菌大量入侵,导致感染的发生。通过对感染分泌物细菌培养发现,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通过对感染致病菌种类的确定,可为后期临床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参考。通过单因素分析得知,年龄、糖尿病肾病、皮肤感染、置管时间、插管次数等均属于感染的诱因。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意识缺乏是引发感染的重要因素。长时间置管也是诱发感染的高危因素,置管时间越长细菌定植率会相应升高。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持续偏高对机体免疫力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感染几率增加。

3.2护理措施

为有效预防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需严格保证无菌操作,相关科室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树立其感染风险意识,掌握正确的无菌操作方法,置管的过程需在专门的无菌置管室内完成[2]。护理、血透各项操作需严格遵循洗手制度,依据医院相关要求佩戴无菌手套、应用帽子等。置管前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介绍中心静脉置管的作用及操作流程,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类问题,并讲解置管完成后的自我护理方法,避免患者剧烈运动或过度屈伸关节。如患者需带管出院,需要加强导管维护,不得随意将敷料撕开,并保持置管区域皮肤的干燥清洁。每星期需进行3次导管维护,并在透析时更换敷料。

同时,需强化基础护理,导管下无菌铺巾,对置管区域皮肤严格消毒,导管口使用碘伏消毒,将管腔内的血凝块及肝素吸出,确认导管通畅后方可进行血透。完成血透后需使用酒精棉片消毒动静脉管路及导管,并将动脉端妥善分离,利用生理盐水正确完成冲管,妥善封闭固定。每次患者进行血透前需仔细检查创口周边区域皮肤组织,确定是否存在渗液、红肿、分泌物,及时更换敷料。如患者存在导管血管,需采取溶栓措施,经由堵塞管腔缓慢注入尿激酶与生理盐水的混合物,如无阻力问题,可确认溶栓成功。

由此可知,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包括年龄、糖尿病肾病、皮肤感染、置管时间、插管次数等,为预防感染,需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置管部位实施护理干预,提高透析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原娟,邢晓花,王婷婷等.应用品管圈模式降低血液病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率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6):2861-2862.

[2] 彭慧萍.预防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2):188-191.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
淋巴瘤患者应用美罗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局麻下行内科胸腔镜手术进行诊断、治疗的护理措施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分析
尖锐湿疣激光术后的护理措施探讨
探讨43例胸部创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护理措施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