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9-10-21李晓明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李晓明

【摘 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进行腰间椎盘突出治疗的有62例患者,对这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患者治疗时间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干预,实验组31例,着重采用心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机体指标评分(包括视觉、骨科学会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视觉评分比较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实验组患者相关指标明显较低;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在骨科协会评分比较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实验组患者明显较高,统计分析结果P小于0.05,说明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4.34 【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84-01

前言: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神经根压迫等临床症状[1]。针对该疾病通常需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由于疾病的影响和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往往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因而需要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和护理效率。本研究中对62例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实践效果,研究过程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

在我院进行腰间椎盘突出治疗的有62例患者,对这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患者治疗时间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在对照组中,15例患者为女性、16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范围在40-70岁,平均数值为53。在实验组中,14例患者为女性,1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范围在42-71岁,平均数值为54。在进行本研究之前,均已向患者说明情况并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排除标准:将伴有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疾病障碍、语言障碍以及不配合治疗等患者给与排除。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检验,得到的P值大于0.05,因而说明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1.2实施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消炎、止痛等护理。对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主要内容有:护理人员辅助患者保护正确的体位,并进行翻身、体位、排便训练。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对其大小便进行观察,保证管路畅通,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肢体活动锻炼,保证锻炼时间和强度适宜,主要内容有:炎患者由于长时间疾病治疗通常伴有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后期临床护理。因而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病情状况,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视觉和骨科学会评分进行统计和比较。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入院后、心理干预后的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测量。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日本骨科学会评分进行比较,最低为0分、最高分29,分数也低表示患者功能障碍越大。

1.4研究数据分析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所产生的数据结果也不同,对两组数据进行SPSS统计学分析,分别将两组通过卡方检验和T检验得出的x2值或P值进行比较,若检验结果P<0.05,说明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比较

实验组患者相比较对照组患者,其各项评分明显要低,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上有明显差异,P值<0.05,说明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所产生的结果有很大不同,实验组效果更好,结果见表1:

2.2对两组患者视觉和骨科学会评分进行比较

实验组患者相比较对照组患者,其视觉评分明显要低,骨科学会评分明显要高,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视觉和骨科学会评分比较上有明显差异,P值<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多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对腰间椎盘突出手术治疗患者,需要强化心理干預的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为探究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对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视觉评分比较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在骨科协会评分比较上具有较大的差异,统计分析结果P小于0.05,说明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刘学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J].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2017,17:104-106.

[2] 姜秀玲.心理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8,23:24-27.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