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4例血透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体会

2019-10-21曾红莲何蓓蓓梁坤风黄玲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并发症护理

曾红莲?何蓓蓓?梁坤风?黄玲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84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静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加用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80-01

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避免了反复穿刺,且操作简单,但长久以往会长生感染及导管的脱落、堵塞等一系列并发症[1]。相关的研究指出[2],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护理满意度。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84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从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0-62岁,平均(42.7±5.3)岁;透析时间7个月-6年,平均(2.9±1.4)年。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1-64岁,平均(43.8±6.4)岁;透析时间11个月-8年,平均(3.0±1.7)年。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常规消毒留置的伤口,做好导管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定期测量体温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针对导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1.2.1导管出口处感染的护理

做好导管出口处皮肤的管理,确保干燥与洁净。留置期间,每日检查导管口敷料,2-3天换药一次,换药时检查出口处有无红肿,分泌物及压痛等症状,消毒范围大于10cm,清洁皮肤后可使用百多邦外涂导管周围皮肤,预防加重感染,平时可使用透气好,对皮肤不易过敏的敷料保护导管出口。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确保营养全面且充足。发现导管出口处感染后,立刻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2.2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护理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是留置导管临床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引发因素较多,常见的有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换药不及时,因此想做好上述工作。一旦感染,患者在细菌内毒素的影响会出现高热病症,具体表现为下机后或透析后期畏寒寒战、发热,而透析前中期却很少发热,对此应做好患者体温的监测,以确保能及时发现感染。

1.2.3导管内血流运行不畅的护理

导管材质不适合、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置管操作不合规、透析抗凝剂用量不适合等因素均和导致该并发症的发生。比如长期留置导管会导致纤维蛋白鞘累积,引发局部血流不足;导管置管操作时造成血管内壁损伤,则会形成血栓;导管内封管液中抗凝剂不足,也会引发血栓。护理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消除血栓:用尿激酶导管内溶栓处理,导管动脉及静脉端用1-2万U/ml按导管封管要求进行溶栓,保留时间30分钟,可重复2-3次,必要时每月可定期进行预防性导管溶栓治疗,保持导管通畅,确保透析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如导管感染、出血、导管脱落/堵塞、血栓栓塞。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共分为三个维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见表2。

3 讨论

在日常护理中,加强留置导管的管理,避免扭曲或改变;导管操作时动作合规,可避免损伤血管内皮;采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可避免血栓的形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减少导管感染的发生;对于有凝血功能紊乱的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可避免血栓堵塞导管等[3]。此外,还应重视患者病情的评估,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确保有效消除多种易感染因素,确保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确保操作安全,以减少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加用针对导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5]。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静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加用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卢克云.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及护理[J].糖尿病天地,2019,16(3):267.

[2] 曹青,吴舒静.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29,35.

[3] 何娟.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8,5(47):140.

猜你喜欢

并发症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