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心理干预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的重要性

2019-10-21马晓辉孟炎杰李江岚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重要性

马晓辉?孟炎杰?李江岚

【摘 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的重要性。方法: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2例老年白血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心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未行心理干预)与实验组(26例: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入院3天、住院治療1周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白血病患者心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干预。

【关键词】心理干预;老年白血病;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50-01

白血病是一种以发热、贫血、出血以及骨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血液系统疾病,据相关卫生部门调查显示白血病近些年老年群体发病率逐年攀升,本病临床治愈难度大,老年患者机体各项脏器功能减退对化疗耐受性差,且该病患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躁动、焦虑等负面情绪[1]。本次研究为论证老年白血病患者心理干预应用价值,比较2016年5月-2019年5月26例行常规干预患者与26例行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段SCL-90量表得分变化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26例老年白血病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14例)女(12例)比例为7:6,年龄在62岁至76岁,中位年龄为(68.12±1.12)岁,疾病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分别有10例、4例、12例。对照组26例老年白血病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15例)女(11例)比例为15:11,年龄在61岁至78岁,中位年龄为(68.15±1.14)岁,疾病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分别有9例、5例、12例。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P值大于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符合白血病相关疾病诊断标准。(2)患者均入院时神志清晰且可正常语言沟通。(3)所有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入院时神志异常、难以正常语言交流患者。(2)排除临床诊疗资料不全患者。(2)排除入院治疗前合并精神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医师医嘱指导下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

1.3.2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心理干预,(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主治医生,协助患者熟悉病情,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患者家庭条件、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一般资料,主动与患者交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2)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实施相关护理干预前应提前告知患者、患者家属,耐心倾听患者、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动态视频资料的方式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以及相关诊疗护理措施的了解。此外护理人员列举系统治疗后病情控制良好案例,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信心。(3)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嘱患者家属尽量抽出时间陪伴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与关爱。并结合患者家庭情况,协助患者网上募捐,缓解患者家庭负担,减轻患者精神压力。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入院第3天、入院第7天不同时间段心理状态,本次研究参考SCL-90量表判断患者心理状态,SCL-90量表总指数为1分至5分,量表得分与患者负面心理状态严重程度成正比,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觉自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对个体生活质量影响越大。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x±s)表示的数据用t 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入院当天SCL-90量表得分经t值验证,数据差异不明显,随着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SCL-90量表得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其中实验组患者入院治疗3天后、7天后SCL-90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

3 讨论

老年白血病患者机体多项脏器功能可出现生理退行性改变,白血病的发生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为延长个体生存期,老年白血病患者需住院治疗,近些年相关调查显示,老年白血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在陌生环境、负面心理状态的影响下,可对患者副交感神经造成一定的刺激,继而加重患者症状,降低临床干预效果[2]。研究显示实验组在住院3-7天得分值好于对照组,表明通过对老年白血病患者心理干预即护理人员在医师医嘱指导下,关注老年患者心理变化以及内心实际需要,入院后协同患者家属,促使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并协助患者对自身疾病树立正确认知,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临床治疗[3],切实关爱患者与家属个体真实情况,协助募捐、缓解家庭负担、可提高SCL-90得分,心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住院第3天、住院第7天同期SCL-90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老年白血病患者心理干预可极大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乔艳萍,孙江涛.探讨整体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心理及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4):2232-2235.

[2] 郭丝锦,黄美玲,凌瑞,等.心理护理对缓解白血病患者心理压力的系统评价[J].西部医学,

2019,31(3):455-460,464.

[3] 刘文凤,邓欢,傅晓凤,等.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8):156-160.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重要性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无敌上上签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