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片的蓝光辐射防护评价与标准分析

2019-10-21毛一安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毛一安

【摘 要】随着现代医学进步,人们加强了对眼科视力的关注。防蓝光镜片是目前眼镜产业中较为热门的产品,其能够实现防辐射的效果。本次研究针对防蓝光镜片工艺设计以及生产进行对应的分析,对于对防蓝光镜片的使用价值和防辐射性能进行对应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对应商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防蓝光镜片;辐射研究;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35-01

在科学技术发展下,人们的生活不再是日落而息。室内光照以及荧光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而上班族长期对着多种人工光源,眼睛长期受到辐射。实际上,这些灯光系统造成的主要危害是紫外线、蓝光以及红外线辐射,常见的LED照明以及电子光源产生的红外线辐射不强,但是蓝光辐射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视网膜健康。本文针对蓝光辐射特点以及镜片防蓝光防护进行对应的研究,现将研究分析阐述如下。

1 蓝光特点

结合可见光的分类,蓝光的波长在400-500nm内,若蓝光直接照射眼球时间达到10秒以上,就会和周围的光照发生光化学反应,严重时候会让人类的视网膜损伤。不过,人们也不用杞人忧天。蓝光毕竟是太阳光的重要部分之一,在生活中蓝光并不会对人们的眼球造成特殊的伤害,蓝光危害也仅仅是指的人工光源中的蓝光光源,其中主要包括人们日常接触的电子设备例如LED照明和显示屏等。

2 防蓝光镜片

作为人们调节生理,保护视力的重要工具,眼睛是人们做好人眼防护工作,优化蓝光防护的要途径。因为蓝光是太阳光的重要部分,蓝光也不能像紫外线被防护。防蓝光镜片的开发也是其利用的必经之路。相关研究表明,防蓝光眼镜能够预防蓝光刺激,在隔离紫外线的同时还能够够过滤掉蓝光,因此推荐人们长期用电脑或者是看电视、手机时候,佩戴防蓝光眼镜。

通过配电防蓝光眼镜,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蓝光威胁,针对其防蓝光质量,可以采用“便捷式光谱仪”检测蓝光的程度。部分研究表明,通过防蓝光镜片的过滤,能够抑制蓝光辐射强度减少对眼睛的伤害。分析其运用原理,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防蓝光镜片的基材吸收特点在于其加入了防蓝光因子,能够对生活中有害的蓝光进行吸收,最终实现蓝光阻隔的保护效果,此外,结合膜层反射分析,让镜片表面能够镀上一层反射膜,并结合膜层对蓝光进行抑制和反射,最终完成防蓝光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3 检测防蓝光镜片的使用效果

就光学分析而言,光谱密度指的是单位波长区域内辐射量的大小。在光源中,不同波长的色光辐射量也会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变化。可见,广谱密度也是波长的函数,因此可以通过描绘光源相对光源能量的分布图来研究蓝光镜片的防辐射效果。现采取以下试验分析。

3.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人们生活中接触的人工光源中蓝光的含量以及对应的光谱能量分布。

3.2实验对象:选取人们日产生活接触频繁的LED灯、手机、平板电脑。

3.3检测状态:将样品放置于正常工作状态以及模拟日常使用和对应的防蓝光镜片检测状态下使用“便捷式光谱分析仪”检测。

3.4结果分析:查阅CIE S 009/E:2002中的宽波段光源对视网膜危害的光谱加权函数中蓝光危害加权函数B(λ)可知:波長在400nm~500nm范围的B(λ)均大于0.1;在435nm、440nm处的B(λ)等于1.0;440±25nm范围的B(λ)均大于0.7。同等光谱能量的光,其B(λ)值越大,对人眼视网膜的光化学损伤越大,所以波长为435nm、440nm的蓝光危害最大。

结合实验研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人工光源的蓝光谱能量密度比较大的是435nm~485nm范围,即435nm~485nm波段是防蓝光镜片的防护重点。结合对应的试验研究分析,人们日常接触的LED灯中,蓝光波长集中在459±25nm波段,为了保护人们用眼,建议降低这个不断的光源。

参考文献

[1] 康玉霜,沈忠昀,陶瑛. 我国现行太阳镜标准与美国、澳大利亚、国际标准的区别[J]. 中国标准化,2018(20):221-222.

[2] Park,Sang-il,Lee,Eun Hye,Kim,So Ra,et al.Anti-apoptotic effects of Curcuma longa L. extract and its curcuminoids against blue light-induced cytotoxicity in A2E-laden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J].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2017,69(3):334-340.

[3] 唐小军,韩世洋,曹文才,李一洲,毕海蛟. 镜片的蓝光辐射防护评价及其标准研究[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7(07):125-127.

[4] Lim,Jeong-Muk,Oh,Byung-Taek,Jeong,Seong-Yeop,et al.Photobiological (LED light)-mediated fermentation of blueberry (Vaccinium corymbosum L.) fruit with probiotic bacteria to yield bioactive compounds[J].LWT-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18,93:15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