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分析

2019-10-21王艳艳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

王艳艳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首次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并伴有偏瘫的患者共200例,分为对照组(102例)与观察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康复治疗,以 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作为考察指标。结果:在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对比上,接受1个月治疗与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3个月治疗显著高于接受1个月治疗(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增强对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28-01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因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闭塞或者管腔狭窄而导致的脑供血缺乏而致使脑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常常伴有肢体活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等,严重者可致偏瘫,偏瘫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偏瘫治疗的患者200例,探讨神经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首次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并伴有偏瘫的患者共200例。纳入标准为:(1)经由脑部CT、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且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年版)[1]中脑卒中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年龄大于60岁,病程小于2周;(3)患者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认知障碍、患者肢体严重偏瘫、具有癫痫病史、脏器功能衰竭等。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2例,观察组98例。对照组:男55例,女47例,年龄为61~86岁,平均年龄为(72.56±9.1)岁,病程为8至15天,平均病程为(12.67±1.5)天;观察组:男56例,女42例,年龄为62~88岁,平均年龄为(73.19±8.5)岁,病程为8至16天,平均病程为(13.12±2.2)天;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的治疗均按照标准医学流程进行,包含早期抗血小板治疗、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等。每天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检查,判断有无新发生的受损,预防坠积性肺炎、压力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含早期肢体活动,如上肢外展、上肢内旋、上肢上举、下肢抬高、屈曲等,一天一次,每次20至30分钟;后期开展功能训练,包含穿衣训练、吃饭训练、拿东西以及刷牙等活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康复训练:(1)中医理疗  采用低频脉冲神经损伤治疗仪进行治疗,上肢部位,选取尺侧、桡侧的腕伸肌及肘肌、肱二头肌等肌群,下肢部位,选取腓骨短肌、胫骨前肌等肌群,设定不对称双方向波为脉冲波形,刺激强度以患者神经干支配肌肉耐受为适宜,一天一次,一次30分钟;

(2)神经发育疗法  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Bobath 技术、Brunnstrom 技术以及Rood 技术,Bobath 技术是指利用正常的姿势和平衡反射诱导正常动作,对患者的肌张力进行调节,建立正常运动模式; Brunnstrom 技术是指利用偏瘫期出现的共同姿势进行功能训练; Rood 技术是指通过多种刺激引发患者发生应答反应,激活一些运动功能。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与判断,并根据患者的反应,一步步进行,从容易到简单,逐级开展训练,进而达到更高级的訓练;(3)脑功能重组技术  分为运动再学习法与强制性疗法,运动再学习法是指经过特殊的训练与治疗,将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视为大脑功能损伤后再训练与形成的过程,患者的常规运动功能得到有效锻炼,如平衡能力、行走能力等;强制性疗法是指患者的中枢神经受损后,而发展起来的治疗患者神经元损伤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能够形成依赖性功能重组。

1.3观察指标

(1)运动功能的评估采用采用 Fugl-Meyer 平衡评估表,包含七项,其中三项坐位,四项站立位,每一项包含三级,分别为0至2分,0分表示不能完成,1分表示基本完成,2分表示完全完成。

(2)日常生活能力由Barthel 指数进行评定,100分表示A级正常;60至99分表示B级良好,即基本自理;30至59分表示C级轻度功能障碍,即需要帮助;10至29分表示D级严重功能障碍,即明显依赖;小于10分表示E级残疾,即完全依赖。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对比,P>0.05,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接受1个月治疗与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3个月治疗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接受1个月治疗(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1个月治疗的Fugl-Meyer评分与接受3个月治疗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对比,P>0.05,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接受1个月治疗与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3个月治疗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接受1个月治疗(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1个月治疗的Barthel指数与接受3个月治疗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有临床研究表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神经康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2]。目前,神经康复治疗的新技术包含Bobath 技术、Brunnstrom 技术以及Rood 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等训练方法,还有研究指出[3-4],对于脑卒中患者,完全恢复运动功能的可能性约为15%,恢复功能与治疗时长呈正比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康复疗法不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接受1个月与3个月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在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对比上,接受1个月治疗与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3个月治疗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接受1个月治疗(P<0.05);在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对比上,接受1个月治疗与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3个月治疗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接受1个月治疗(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增强对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2] 谢瑞满.脑卒中的神经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07:19(3):173-175.

[3] 趙英兵,徐甜颖,张岩,等.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04):85-87,90.

[4] 胡德宇,赵明,栗雪梅,等.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7):26-29.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