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

2019-10-21庞丹萍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预防

庞丹萍

【摘 要】目的:探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异常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到我院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65例,回顾性分析异常反应的发生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所有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人群中,4例(6.15%)出现过敏反应,年龄均小于1岁,其中,出现过敏性皮疹2例,过敏性紫癜2例。接种24h内出现异常反应的几率最高,可达3例(4.62%),接种第一剂后出现异常反应的几率为2例(3.08%)。结论:对乙型肝炎疫苗出现接种异常反应的几率相对较低,但是一旦发生异常十分危险,因此,加强对于乙肝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重视十分重要,需做好预防措施,进而减少异常反应的

发生。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12-01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一旦发生具有极高的传染率和危害性,将会严重影响接种对象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接种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将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工作已经纳入明确的规划当中,但是接种异常反应的情况仍然发生,甚至导致死亡,导致广大公众对于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提出了疑惑[1]。本次研究选择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到我院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65例,回顾性分析异常反应的发生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在接种者知情同意下开展,选择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到我院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65例,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最大年龄16岁,最小年龄0岁,平均年龄(0.8±0.5)岁。接种次数:42例接种1次,14例接种2次,9例接种3次。

1.2方法

利用全国预防接种的信心管理系统,将有关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存在异常反应的案例信息进行检索和总结,同时,为了确保研究数据符合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和发展形势,将所有接受研究的65例接种者作为研究对象。数据库中的信息来源各个地区疾控中心,包括了我国各个地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案例,信息真实可信。

1.3临床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异常反应的发生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异常反应的确定方法,收集接受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反应症状,具体表现出休克、惊厥、发热、皮疹以及紫癜等,由免疫规划专家对于接种人群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确定后,将研究对象的指标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进行测评,总结归纳并分析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患者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其中,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所有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人群中,4例(6.15%)出现过敏反应,年龄均小于1岁,其中,出现过敏性皮疹2例,过敏性紫癜2例。接种24h内出现异常反应的几率最高,可达3例(4.62%),接种第一剂后出现异常反应的几率为2例(3.08%)。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预防接种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因此,临床上对于各种不良反应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关注。乙肝疫苗作为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疫苗类型,有关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的情况偶有发生,导致人们对于乙肝疫苗的安全性提出了困惑和质疑。

乙型肝炎作为一种二类疫苗,主要是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起到预防作用,其作为一种十分特殊的药物,接种后,能够激发自身的免疫系统,进而产生乙肝病毒抗体,起到预防肝病毒的作用。接种后,接种对象可能出现胃肠道等反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行恢复和缓解,无需进行十分特殊的管理。对于出现低热的接种对象来说,则需要多饮水即可缓解。对于局部出现疼痛和红肿的接种对象来说,则需要给予局部热敷处理,通常情况下可以在2到3d后得到改善,但是对于出现紫癜或者发生休克的异常反应时,则需要立刻到院接受对症治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则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停留半小时,经过观察并无异常后,方可出院。值得注意的是,疫苗接种室中需要准备常规的急救设备和药物,并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2]。

首先,我国乙肝疫苗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的几率相对较低,所有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人群中,4例(6.15%)出现过敏反应,年龄均小于1岁,而我国每年接种疫苗的案例数可达数百万;其次,即使发生异常反应,但是程度相对较低,本次研究无过敏性休克、无死亡病例;最后,出现不良反应大都为年龄低于1岁以及第一剂案例为主,因此,伴随接种时间的推移以及接种次数的增加,将会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乙肝接种不良反应的危害性低于所带来的益处,因此,临床上需要积极鼓励接种乙型肝炎疫苗[3-4]。

目前,临床上为了控制乙肝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的发生,则需要严格按照以下规范进行操作:①对于疫苗异常反应的接种对象,则需要加强防范,大部分情况下认为乙肝疫苗的异常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伴随乙肝疫苗的使用不断广泛,出现过敏反应时常发生,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于不良反应的重视,切记接种禁忌,并且做好预防措施;②接种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接种前,检查患者肝功能,并且了解患者自身情况能否接种;③个体差异的管理。根据接种对象的不同情况给予对症护理,询问接种对象的过敏史等,利于出现异常反应时及时进行处理。

4 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的几率相对较低,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危害接种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加强异常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田娟,汪小斌,罗兴静等人. 乙型肝炎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2):4184-4187+4212.

[2] 舒静,李成红,涂绪平等人.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预防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2):142+144.

[3] 张颖群. 探究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1(11):140+153.

[4] 潘磊华.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特点及预防措施[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9(16):51-52.

猜你喜欢

预防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浅谈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浅谈发票腐败及其治理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