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病从“肠”论治

2019-10-21王蕊刘克勤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脾胃

王蕊 刘克勤

【摘 要】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本文从脾胃和肠的生理病理方面论述了高血压病从脾胃、从肠论治有明确理论依据,阐述了血压的稳定有赖于心气的充足,血液的充盈,血脉的畅通,气机的升降协调,这与脾胃的运化、小肠的泌别和吸收、大肠的传导功能密切相关,其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血液运行的物质和通道的保障。临证需强调中医整体观念,注重辨证论治,故以调畅气机升降为主要原则。

【关键词】高血压病 脾胃;肠;脑肠相通

【中国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10-01

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加同时伴有不同程度代谢障碍为主要表现,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

中医学辨证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压,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脾胃和肠的生理病理方面论述了高血压病从脾胃、从肠论治有明确理论依据,阐述了血压的稳定有赖于心气的充足,血液的充盈,血脉的畅通,气机的升降协调,这与脾胃的运化、小肠的泌别和吸收以及大肠的传导功能密切相关。临证需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论治,故以调畅气机升降为主要原则。

1 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和治疗

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高血压”的记载,历代医家常根据高血压具有头晕、头痛、颈项僵紧、心悸、气短、语言不利、半身活动障碍等主要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头痛”“眩晕”“失眠”“心悸”“中风”等范畴[1]。历代关于高血压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眩”。对病因病机的论述有:外邪致病,如《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入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因虚致病,如《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与肝有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与运气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2]。在中医学理论中,本虚夹标实、气血阴阳失衡是其病理机制,病理过程可分为 3期,分别为早期、中期、晚期,分别对应实证,虚实错杂,阳亢而阴虚,阴阳俱虚,夹瘀或痰[3]。

现代中医学将高血压病分为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瘀血内阻等型,与肝、脾、肾等脏密切相关。认为忧郁恼怒太过,肝气郁而化火,导致肝阴耗伤,或肾阴亏虚不能养肝,导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发为眩晕;若年老体弱,肾精不足,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饮食失节,忧思劳倦,损伤脾胃,气血不足则虚风内动,导致眩晕;水湿内停,积聚成痰,痰阻经络,清气不升,则发眩晕;再或瘀血阻滞,经脉不通,血瘀气逆,并走于上,干扰清空,皆可发为眩晕。治疗多以平肝潜阳、滋阴补肾、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等为法。

除中药内服疗法外,针灸疗法、耳穴贴压疗法、推拿等也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人体,从而达到防治高血压病的目的。

2 脾胃、肠与高血压的关系

2.1脾胃与高血压的关系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

之樞纽。脾胃健运,将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通过脾输于心,化赤为血,心血充盈,心气充足,则血液得正常运行;而五脏之精气,有赖于脾的输布,故脾气旺才能清气上升敷布,濡养清窍。若脾胃素虚,脾胃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则气血两虚,气虚不能上达清窍,血虚不能上荣于脑,则脑失所养,发为眩晕;若脾气亏虚,统摄无权,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脾失健运,湿浊内蕴,日久聚湿成痰,阻滞经络,蒙蔽清窍,皆可发为眩晕。现代人多食肥甘厚味,造成脾不健运,痰湿内阻,阻碍脾胃气机,也是阻碍机体气机升降失常的原因之一。

喻嘉言在《寓言草》中曾说到:“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于肺,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即清阳之升与浊阴之降,均赖脾胃斡旋于中,脾胃正常运化才能维持的正常升降运动,使“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由此可见,导致高血压病的原因与气机的“升降失常”密切相关,故脾胃的正常运化可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气血的充足、心气的充沛、血脉的畅通等方面使人体保持动态平衡,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2.2肠与高血压的关系

历代医家所著文献,凡治疗胃肠病,每多兼及于脾,中医所论之脾胃,皆包括肠的功能。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心主血脉,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小肠在脾胃初步运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消化食糜,吸收水谷和精微,经脾转输于心,化血以养心脉,使心有所主,血液充足,血脉畅通;大肠主津,传化糟粕,亦是对小肠功能的一种承接。脾的运化有助于大肠对水液的吸收;胃的通降则涵括了大肠对糟粕的排泄,以气机通畅为顺。二者功能的协调为血压的正常提供了基础保障。反之,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下于大肠,可见肠鸣、腹胀等;大肠传导功能失调则排便异常,如大便秘结、腹痛、泄泻等。二者机能的失调会影响心血的充足和气机的通畅,是导致血压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所以,血压的稳定除了有赖于心气的充足,血液的充盈,血脉的畅通,脾胃的运化,气机的升降协调之外,还与小肠的泌别和吸收、大肠的传导功能密切相关,其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血液运行的物质和通道的基础和保障。

3 临床常用方剂

3.1健脾除湿,升清降浊

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之《肺之脾胃虚论》,原文:“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沥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主要治疗脾胃虚弱,湿滞中焦,症见泄泻、纳呆、腹胀、脘闷、食后困倦、四肢不温等症。该方“补中有散,发中有收”,方中既有四君子补益中气,羌活、独活、防风、柴胡升阳祛湿发散;黄芪、白芍固表敛阴,以防止发散太过,耗气伤津。诸药合用,健脾补中,升清降浊,使全身气机通畅调达,用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者。

3.2通腑泄热,调畅气机

高血压病大多属于上盛下虚、本虚标实之症。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阳亢热盛、阳明实热等症,而见面红目赤、头目胀痛、口干烦躁、二便不利,甚或吐血衄血等症。用药以釜底抽薪,泄热清下为法,若无形邪热者以白虎汤、泻心汤;若腑气不通者则以承气辈攻下。以达到通腑泄热、调畅气机的作用。

4 体会

国内学者早提出了“脑肠相通” 的理论,脑为人体之首,乃奇恒之府,负责支配所有精神活动,在解剖学关系上与现代医学的全脑等同。肠乃浊物之归处,行导传泻之腑,负责吸收精微,化解糟粕,排毒为主,因此该部位与大肠相当。经典中医文献《伤寒论》和《内经》中不乏有关于脑肠相互联系的描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论证。失神:《伤寒论》“阳明病,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阳明病,谙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内经·素问》“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这些典籍认为胃肠燥热导致的大便不通可以导致神志失常的变化[4]。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存在着一条大脑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双向调节轴即脑肠轴。脑肠轴及其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将大脑的情绪、认知中枢和外周的胃肠道的活动联系起来,当然,胃肠道的运动也会对大脑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通过脑-肠轴之间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双向传導环路进行的互动调节称为脑肠互动[5],是脑-肠轴的基本运动形式。

基于“脑肠相通”的中西医理论基础,结合大量研究资料和临床实际,证明高血压病从脾胃、从肠论治有明确理论依据支持。现代医学则从神经-内分泌、肠道菌群等角度客观诠释了“脑肠相通”的依据、影响和调节方式。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论治,故以调畅气机升降为主要原则,为进一步研究脑肠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 黄伟,韩洁,张碧华,等.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渊源及发展探讨[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12(下):169-170

[2] 王永炎,严世芸,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24.

[3] 胡雨桐,许水清,周婷婷,等. 基于中医时间医学指导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J].

河北中医,2018,40(6):951-955.

[4] 刘 寒,张欢欢,侯建平,等.基于" 脑肠相通" 理论的脑缺血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探讨[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7; 33(6) 173-176

[5] 王永炎,谢颖桢.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源流及发展(四)--中风后脑肠轴改变及化痰通腑法治疗痰热腑实证的效应机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 20(4)∶1 ~ 4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脾胃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高血压病
中医专家谈养胃之道
高血压会遗传吗
黄精治乏力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40例临床观察
浅谈《格致余论》中顾护脾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