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2019-10-21李理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

李理

【摘 要】目的: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小梁切除术治疗,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2例(92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取超声乳化吸除+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6例,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眼压、视力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PACG;白内障;超声乳化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95-0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主要为眼内房水排出障碍所致,主要表现为眼压持续升高。患者发病后,可出现结膜充血水肿、虹膜萎缩、瞳孔散大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视神经、晶状体结构的改变,严重甚至可导致失明[1]。研究发现,PACG多与白内障合并发生,治疗难度较大。以往临床上主要采取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然后再择期进行白内障手术,该治疗方案不仅延长了治疗周期,也增加眼球表面瘢痕形成风险[2]。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小梁切除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92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54~82岁,平均(69.85±8.63)岁。对照组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56~83岁,平均(70.71±7.98)岁。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吸除+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进行眼球表面麻醉(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结膜下浸润麻醉(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制作结膜瓣、巩膜瓣,对巩膜瓣进行分离,到透明角膜内侧0.1cm处。进行前房穿刺并注射黏弹剂,加深前房深度,进行环形撕囊、水分离,使囊袋中的晶状体可自由转动。使用超声乳化仪完成超声乳化操作,并将乳化后的晶状体皮质、核吸出。抛光后囊膜,在囊袋、前房注射黏弹剂,将人工晶体植入,进行缩瞳处理(卡巴胆碱),进行小梁切除,并切除周边虹膜,缝合巩膜瓣、结膜瓣。对照组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操作方法与观察组相同,随后根据患者情况,择期安排白内障手术。

1.3评价标准

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变化、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处理取得数据,使用(%)表示定性资料,使用(x±s)表示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眼压及视力变化情况对比

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前房出血1例,眼压升高(短暂性)1例,炎性渗出1例,发生率6.52%;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2例,恶性青光眼1例,前房出血2例,眼压升高(短暂性)2例,炎性渗出3例,发生率21.74%,差异明显(x2=4.39,P<0.05)。

3 讨论

PACG治疗方案较多,包括周边虹膜切除术、巩膜咬切术、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等,而对于合并白内障患者,消除晶状体因素极为关键[3]。近年来,超声乳化吸除+小梁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其疗效及安全性,尚未形成统一意见。有学者认为,分次手术治疗可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但也学者认为,联合手术疗效及安全性可靠,更具可行性。

研究发现[4],术前晶状体厚度直接关系到其术后降眼压效果。超声乳化吸除并植入人工晶状体,不仅利于房水滤过通道的通畅,还能够有效开放房角,达到良好的降眼压效果,而且可降低恶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使用人工晶状体代替原有厚晶状体后,前房深度增加,对解除瞳孔阻滞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利用粘弹剂处理,可钝性分离房角粘连,实现房角开放,达到良好的房水引流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手术可有效控制患者眼压,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且能够减轻分期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避免多次手术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5]。如果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的功能尚还可以,房角黏连没有超过180度,眼压控制较好可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加上房角分离手术,如果房角黏连程度已经超过了一半,眼压控制较差,除了白内障摘除以外,还要进行青光眼的小梁切除或做外引流手术,术后眼压继续高要联合药物降压或二次

手术。

综上所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眼压、视力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方毅,马力,孙玉珍.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4):52-53.

[2] 惠娜,刘晓战.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4):2957-2959.

[3] 吴祎林.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4):34-35.

[4] 刘宇.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國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4):41-42.

[5] 何金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

黑龙江医药,2018,31(06):1369-1371.

猜你喜欢

超声乳化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白内障常见4误区
过多晒太阳有害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可疑房角关闭和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声乳化与小切口手术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