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分析及相关预防对策

2019-10-21张乃匀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张乃匀

【摘 要】目的: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时,会出现很多误差,本文分析各种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血液标本全部收录于2017年间,共有72份,这些血液标本在进行检验时都存在一定误差,通过分析调查检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将导致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找出,并针对各种原因找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时,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其出现误差,目前主要有血液标本采集时的相关因素和患者自身的因素以及血液标本在送检时的各种因素,另外在整个检验过程各种因素也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结论:血液标本在进行检验时,很多原因都可能对其结果造成误差,所以在临床中,需要提高检验人员和患者对血液检验重要性的认识,并对检验人员的相关操作步骤进行规范同时将其责任心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将血液检验的误差减小。

【关键词】血液标本检验;检验误差;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80-02

医生对患者的诊断,以及对患者制定相关方案的准确性,直接受到血液标本检验质量的严重影响。但是在临床中,实际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时,会经常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导致最终结果受到影响[1]。为了更好的讨论检验时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各种原因的相关预防措施,此次研究采用我院72份检验时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研究目标全部为我院患者的血液检验标本,选择72份检验过程中存在误差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同时观察对比每个患者的基础资料,其差异并不显著(P>0.05)。

1.2方法

分析调查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其中调查的对象主要包含血液标本的采集人员和72例提供血液标本的患者以及血液标本的送检人员、检验人员,还有血液采集、送检与检验等各个环节。

1.3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会产生很多数据,将此实验中各种数据全部导入于统计学软件中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利用标准差的形式对研究中的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同时采用t进行最终的检验,利用百分比表示此次研究的计数资料,经过对比研究的各项数值后,如果存在P<0.05的情况,则说明统计学显著。

2 结果

此次研究通过对72份检验时出现误差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实际检验时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调查,可以发现致使血液样本检验时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血液标本采集时的相关因素和患者自身所具有的因素,以及血液标本在实际进行检验过程中的因素还有血液标本在送检时所产生的相关因素。在所有检验时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中,有44份是患者自身的因素最终导致检验出现误差,其中主要有15份是血液标本自身原因导致最终检验出现误差,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在实际进行抽血前食用了大量食物。此外还有13份标本是患者在抽血前出现了剧烈运动,有11份标本误差为患者在开始抽血前服用了某种药物所致。因为患者处于月经期而导致血液检验标本时出现误差的有5份。在所有检验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中,有14份误差的产生原因属于采集过程所致,如果实际采集标本时,时间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等。另外在送检过程中出现物产的血液标本共有11份,产生的原因如血液标本和血液申请单信息不符或是送检的时过长等,最后的3分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是检验过程所致,比如检验时,没有正确的处理标本等原因,详情见表1。

3 结论

3.1血压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

通过反复分析和对比72份具有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同时严密调查实际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的各个环节。其结果显示,患者在进行抽血前,服用大量药物或是食用相关食物,导致患者血液中的相关成分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在抽血前患者如果做剧烈运动,会导致其体内的尿素氮和钠离子显著提升,而且细胞内的蛋白酶在这样的条件下也会出现一定波动,导致患者血液中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对其检验十分不利[2]。另外还有一部分为女性月经期的血液标本,在这个时期,女性的分泌完全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所以在此时检验,去结果必定存在一定误差。每个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其代谢程度都各不相同,尤其在血液中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数量也各不相同,所以实际采集血液标本时,如果时间存在不合理,也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在送检时如果时间过长,血液中的相关成分会出现各种变化,另外检验时的各种操作不规范,这些因素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3.2误差的预防措施

实际检验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血液检验前需要避免的各种行为及检验的重要性需要让患者和检验人员认识到,相关培训定期开展,并对检验人员的责任心進行提高,让患者在实际操作时可以严格按照相关步骤进行。另外也要适当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如果患者抽血前出现剧烈运动,则需要让其休息15分钟再进行抽血。另外还需要对血液检验的相关环节进行规范,将标本管理制度建立起来,认真检查检验前所使用的试管及注射器。作为检验人员,血液采集的操作方法和技术需要熟练掌握,采集完成后及时和抗凝剂混合,并将其送往检验处。对血液标本冷藏时,需要把血清分离,同时储存温度严格控制,也要注意医疗器械的消毒和清洗,避免导致血液标本受到污染影响检验结果。

只有将检验人员和患者对血液检验重要性的认识进行提高,才可以更好的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并提高其责任心,最终使血液检验的误差得以减少。

参考文献

[1] 贾莉,陈秀海.探讨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常见误差原因及相应的改善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9):141-142.

[2] 李宝燕,吴振清,高婷.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方法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4):95-96.

[3] 马骏.探讨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常见误差原因及相应的改善措施[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4):624-625.

[4] 赵海萍.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118+123.

[5] 邱英漳.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