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时机及方式选择的研究

2019-10-21马卫星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马卫星

【摘 要】目的:研究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时机以及选择不同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胃肠手术出现肠瘘的者中选取46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筛选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疾病为小肠瘘,实验组患者疾病为结直肠瘘,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时机以及选择方式。结果:治愈率方面: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两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并发症产生方面: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然而在肠瘘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早期肠切除肠吻合手术在治疗小肠瘘疾病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对于结直肠瘘患者来讲,实施保守治疗后再进行腹腔引流后的治愈率较高。

【关键词】胃肠手术;肠瘘;治疗时机;方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64-01

肠瘘是患者经过胃肠手术后经常产生的并发症,其中发病较多的是吻合口瘘症状,严重影响手术成功率,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时机相当重要,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胃肠手术后肠瘘患者为主要对象,对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详细研究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胃肠手术出现肠瘘的患者中选取46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筛选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4和9例,年龄在40—81岁,平均年龄(52.8.25±1.3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2和11例,年龄在41-79岁,平均年龄(54.32±1.34)岁。选取标准:

1)经过医生的诊断,認定两组患者选择均符合医学标准。2)排除具有其他精神类疾病以及先天脏器病变的患者。3)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全部知情,并且签订同意协议书。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较为一致(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肠瘘的治疗方式包括两种,分别是进行手术治疗和采取保守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控制性手术和确定性手术,确定性手术如肠瘘口修补手术、肠切除肠吻合手术等;控制性手术包括的腹腔冲洗引流手术、腹腔感染清除手术等。[2]

对照组患者为小肠瘘,选择方式为确定性手术治疗方式中的肠切除肠吻合手术。实验组患者为结直肠瘘疾病,主要治疗方式是采用保守治疗,在不理想的情况下予以早期控制手术稳定病情之后,再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3]

1.3观察指标

患者的治疗指标主要分为治疗痊愈和未治愈。痊愈是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未治愈是指患者的瘘口没有得到明显效果,甚至可能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处理比较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以(x±s)和百分比分别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若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愈率方面,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两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中进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21例,双腔造瘘手术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20例,先进行早期控制3例,五个月后进行手术,最终治愈率相同。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产生方面:实验组发生3例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对照组1例患者产生吻合口瘘,并发症发生率为4.3%。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肠瘘复发人数0例,实验组1例,两组患者的肠瘘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胃肠手术后的肠瘘并发症产生率高,并且症状严重,如果不能够及时控制加以治疗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4]因此,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选择好治疗时机以及方式。

本来就以我院收治的肠瘘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疾病为小肠瘘,实验组患者疾病为结直肠瘘。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愈率方面,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两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中进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21例,双腔造瘘手术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20例,先进行早期控制3例,五个月后进行手术,最后两组患者治愈率相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产生方面:实验组发生3例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3.0%;对照组1例患者产生吻合口瘘,并发症发生率为4.3%。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肠瘘复发人数0例,实验组1例,两组患者的肠瘘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早期肠切除肠吻合手术在治疗小肠瘘疾病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相对结直肠瘘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后再进行腹腔引流后的治愈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吴科仕.经窦道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改良胶封堵术在肠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8(3):496-497.

[2] 佚名.肠瘘术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和独立性危险因素与围手术期营养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4):24-26.

[3] 赵中伟.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10):799-800.

[4] 谭彬斯,卢天有.不同方法治疗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

2018(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