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肌康复的效果观察

2019-10-21覃玉兰高秀娟温昌玲罗雪红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产妇

覃玉兰?高秀娟?温昌玲 罗雪红

【摘 要】目的:分析产妇盆底肌康复过程中运用产后盆底肌锻炼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选定产妇58例,根据抽签法将以上产妇分组,实验组29例(展开常规产褥期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和产后盆底肌锻炼)及对照组29例(展开常规产褥期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产后90d盆底肌肉张力、产后90d盆底功能情况、随访结果、产后并发症、性生活质量均更加理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妇盆底肌康复过程中运用产后盆底肌锻炼,效果显著。

【关键词】产妇;盆底肌康复;产后盆底肌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62-01

临床上常见女性盆底生理功能障碍,分析病因,是由于盆底支持解剖结构异常,包括严重损伤及缺陷,可表现为子宫脱垂、性功能障碍及尿失禁等。分析得出,对于产褥期产妇来说,由于妊娠及分娩时间较长,盆底功能变化很大,显著改变了产妇心理及生理,因此,应加强产妇护理干预[1],可促进产妇盆底肌尽快康复。本组实验中入组58例产妇,研究课题是分析产妇盆底肌康复过程中运用产后盆底肌锻炼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随机选择58例产妇,时间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均知情,同意入组,抽签法分组,将29例产妇放入实验组,年龄分布是22岁至36岁,中位年龄是29.5岁;将29例产妇放入对照组,年龄分布是23岁至35岁,中位年龄是29.0岁。可对比2组产妇入组数据(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29例(展开常规产褥期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护士应为产妇提供知识宣教,告知产妇禁止开展腹压运动,应定期排便,指导产妇如何进行产褥期康复训练,告知产妇训练步骤及要点,叮嘱产妇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将各项常规护理服务措施做好,落实到位。

实验组29例(展开常规产褥期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和产后盆底肌锻炼),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以下处理:护士应要求产妇每日坚持提肛,训练时,应循序渐进、坚持不懈。(1)腹式呼吸。护士应指导产妇去枕平卧,指导产妇将双手放置于腹部,吸气时,明显隆起腹部,呼气时,将腹部肌肉尽量收缩,随后,从床上抬起臀部,然后恢复至初始位置,上述动作为1次锻炼,每天持续运动60次,每10次,可休息一会。(2)腹直肌运动与盆底肌运动。护士应要求产妇采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大腿紧贴腹部、双手抱腿,应触及脚趾尖部,深呼气运动后,产妇应向前坐起,躺下,深吸气运动,持续10min运动,5次/d。(3)坐立提肛肌运动。护士应指导产妇坐于床边并交叉双足,在大腿上平放双手,起立时,开展收缩上提肛门运动,維持时间是8s,放松肌肉后,坐下,反复运动,每次运动15min,3次/d。(4)会阴及肛门收缩运动。对于产妇来说,应将膀胱内尿液首先排尽,深吸气运动末时,对会阴及肛门进行用力收缩,维持时间是5s,间隔时间是15s,然后重复动作,随后,迅速收缩10次后,放松8s肌肉,反复运动,持续8min,5次/d[2]。

1.3效果分析[3]

产妇盆腔器官脱垂严重程度根据POP-Q评分标准进行判定。利用女性性功能量表评价产妇性功能质量。

1.4统计学计算

本文综合分析了入组产妇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X2检验,计算数据过程中使用SPSS19.0软件,表示方式分别是(均数±标准差)、率,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结果

实验组产后90d盆底肌肉张力、产后90d盆底功能情况、随访结果、产后并发症(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及尿失禁)、性生活质量均更加理想,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3 讨论

分析得出,临床常见产妇盆底生理功能障碍,重要影响因素是妊娠分娩,对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多层肌肉及筋膜可构成骨盆底,分娩期间,产妇盆底组织韧带、肌肉等均受到异常牵拉、明显撕裂,可明显影响产妇盆底组织生理功能及解剖结构,可明显下降产妇盆底肌肉张力[4],从而导致产妇发生尿失禁、盆腔器官组织遗产脱垂等。

分析得出,产妇盆底肌康复过程中运用常规产褥期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缺乏盆底肌生理功能锻炼运动,对于多数产妇来说,忽视了盆底功能的恢复锻炼,另外,由于盆底肌锻炼部位较为隐私[5],需要长期坚持运动,容易增加产妇对其忽视程度。

盆底肌功能锻炼在临床上常用,产后6周是最佳治疗时间段,可对产妇盆底肌肉功能进行主动恢复,是运动方法,可对产妇尾骨肌及耻骨进行锻炼。多数研究证实,产妇盆底肌康复过程中运用产后盆底肌锻炼,可行性较高,可有效下降产妇尿失禁发生率,可避免产妇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可促使产妇盆底肌肉张力显著提高,产妇容易掌握锻炼步骤,不适感较轻。

分析得出,临床也采用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来促进产妇盆底肌康复,效果不理想,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上提出了盆底肌功能锻炼,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关性文献报道,利用以下措施,可有效提高产妇盆底肌锻炼坚持率。首先,护士应加强产妇宣教,耐心为产妇讲解锻炼目的、锻炼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告知产妇坚持锻炼运动临床意义,促使产妇依从性大大提高,最终将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下降。其次,护士应在产妇复查时评价盆底肌生理功能锻炼效果[6],鼓励产妇,叮嘱产妇坚持锻炼,若产妇无法坚持,应反复多次为产妇开展相应宣教,确保产妇充分认知相关疾病知识及锻炼运动重要性,促进产妇盆底生理功能障碍发生率大大下降。

临床总结得出,开展产后盆底肌锻炼时,不需要仪器辅助,不会过多限制训练地点及时间,对于产妇来说,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该训练办法涵盖了提高肌肉收缩力质量、肌肉唤醒、盆底肌锻炼、模拟高腹压训练,可将产妇逼尿肌新陈代谢降低,可将产妇膀胱尿容量增加,可对产妇盆底肌血液循环起到促进作

用[7],可促进产妇恢复阴道紧缩,可促进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本组实验得出:实验组产后90d盆底肌肉张力、产后90d盆底功能情况、随访结果、产后并发症(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及尿失禁)、性生活质量均更加理想。实践证实,产后盆底肌锻炼临床运用价值较高,是可行、可靠锻炼方案。

综合以上,产妇盆底肌康复过程中运用产后盆底肌锻炼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产妇实验组产后90d盆底肌肉张力、产后90d盆底功能情况、随访结果、产后并发症、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本组后续探讨及研究中,应采取大样本实验,对产后盆底肌锻炼步骤及要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探讨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秋梅.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19).

[2] 黄慧,海莎,洪霞.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中的临床意义[J].四川医学,

2017(01):35-38.

[3] 刘馨,刘巍,杨默.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7(2).

[4] 李娜.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19).

[5] 康瑛.盆底肌训练与盆底电刺激在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1):71-72.

[6] 吴君梅.盆底康复锻炼对产妇盆底肌肉肌电活动及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8(2):126-128.

[7] 何国梅.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11):58-61.

猜你喜欢

产妇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如何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状况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如何护理自然分娩的产妇
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护理措施有哪些
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