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10-21李晓娟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李晓娟

【摘  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并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管理,评判标准:各项护理指标及护理评分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00%、2.00%、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00%、22.00%、70.00%;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可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提升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管理;骨科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159-02

引言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救治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也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区,由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手术器械、設备的种类繁多,同时对于患者而言,手术过程也均属于侵袭性操作,易在手术过程中引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且手术配合和细节均关乎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也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的精、细、准化,进行手术室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筛选本院自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9.5±2.5)岁;其中脊柱手术患者18例,四肢手术患者15例,关节手术患者17例。实验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0.5±2.6)岁;其中脊柱手术患者21例,四肢手术患者17例,关节手术患者12例。纳入标准:①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②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③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手术禁忌证患者;②合并免疫系统障碍患者;③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④合并精神障碍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①在正式实施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仔细的核对,并安全的将患者带入手术室,在此过程中给予患者鼓励,帮助患者消除对于手术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树立治疗的信心;②在进入手术室后,要遵循医生的嘱咐,给予患者药物的服用或者注射,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配合好医生,准确的传递工具,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③在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入病房,然后开展临床护理工作。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其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管理。①强化环境管理。对手术过程中可能由操作仪器产生的噪音,护理人员要做到及时的有效控制,最好用铅屏进行防护,以此来避免对人体的伤害。如果被手术操作器械划伤,要立即进行冲洗,并做好消毒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及时清理手术室,保持手术室卫生的干净和整洁,将手术室温度调整在适宜的范围内,做好消毒工作,确保手术室保持在无菌环境之下;②提高安全和责任意识。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了解,在手术前监督患者禁食禁水,为患者讲述一些手术相关的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叮嘱患者身体放松,保持心情愉悦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将患者带至手术室后,要在第一时间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手术位置、手术名称以及药物过敏试验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一一核对,对每例患者负责,增强护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针对需要输血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医院的血库、主治医生和麻醉师进行同时核实,在保证全部信息无误的情况下再签字,然后投入到具体的操作中。在手术完成后,要对手术器械进行仔细的核准,包括具体的数目以及器械的完整程度,并保管好手术标本,保证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指标。主要包括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②护理质量评分。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00%、2.00%、96.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00%、22.00%、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骨科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措施

3.1强化手术患者的核对

为避免手术患者接错,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一患者从病房接到手术室时,二进入手术室之前,三患者上手术台前,四手术开始前,五手术完成后,核对无误后才能实施手术。

3.2强化手术部位的核对

区分患者手术左右部位,特别是针对多处骨折的患者更需要强化手术部位的检查,以便混淆手术部位。

3.3加强术中输血的控制

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血库取血要认真核对,输血前两名护理人员共同确认正确后才能输入,确保患者基本信息、交叉配血结果以及血液质量没有问题后才能输注。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输血完成后要保留血袋48小时,以便检查。

3.4正确使用气囊止血带

气囊止血带的型号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定,使用前要检查气囊止血带的质量,如有没有漏气、接头有没有问题、电动止血仪性能是否正常等,将患者使用止血带的时间、部位控制好,确保压力适当,对使用中的止血情况进行观察。若手术时间较长可一小时放气一次,十分钟后再充气使用,可避免患者神经受到伤害。

3.5严格核对术中用药

患者术中用药需要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意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查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过敏性药物使用前要做好皮试,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执行口头医嘱需要重复确认一遍,无误后方可使用。

3.6强化手术器械的检查核对

术前骨科护士需要仔细查对手术器械,确认器械完好、无松动螺丝,并在切皮前、关体腔前和关体腔后由手术者、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三人核对,在记录单上记录核对结果。

3.7妥善保存标本

洗手護士要妥善保存标本,做好防腐处理,与护工交接核对后签名,交由护工将标本送到病理室。

4 讨论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对于骨伤外科手术患者来说,他们的受伤面积是比较大的,在手术的过程中出血量也十分巨大,治疗的周期比较长,这样的一系列相关方面的因素导致骨伤后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手术室环境、以及手术过程中不规范的护理行为,都会使得患者医院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要想从根本上使骨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几率有效降低,就需要针对以上的相关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最大程度上加以有效规避。手术室护理工作相对其他的科室工作更复杂,主要是由各个护理环节组成的一个流程体系,并且每个流程都显得很重要,若是一个细小的工作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会导致整场手术出现安全隐患。而细节护理正好是可以监管每场手术内的细节问题,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室护理当中出现的风险问题,解决了隐患,从而实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并且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也实现了保证。手术不仅会使机体出现创伤性刺激,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反应产生严重影响,强烈的心理反应会对机体系统产生不良刺激,从而使得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降低。应激反应属于神经-内分泌反应,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导致机体代谢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多种伤害性刺激的影响作用下会导致应激反应发生,最为强烈的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因此应激反应的关键指标是儿茶酚胺水平发生变化。儿茶酚胺水平的增高会升高机体的脂肪含量和血糖水平,最终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出现各种心血管并发症。

5 结语

手术室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简易型手术室-分散型手术室-集中型手术室-洁净手术室-数字一体化手术间的一个发展历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效果及护理水平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作为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以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旦出错可能给患者带来致命危险;因此,手术室人员需非常仔细地实施操作,才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优质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室正常运转和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护理理念也逐渐由传统的“以完成手术任务为中心”发展为“以患者为中心”,在完成护理工作的前提下更追求护理的精细化和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wang LAN.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care on preventing wound infection after operating room orthopaedic surgery [J]. Chinese medical guidelines, 2017,15 (22) : 241-242.

[2] liang yuhong. Factors analysis of orthopedic wound infec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the operating room [J]. Gansu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32 (05) : 106-107+117.

[3] 陈丽萍.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195-196.

[4] 童秋琴,罗翠玲,邹密.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6):161-162.

[5] 苏伯达.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16):190.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