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美术教学改革路径的探析

2019-10-21汤贻雯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多元化

汤贻雯

【摘    要】  本文以高职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式的陈旧性、教学目的的片面性、评价机制的单一性。这些因素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笔者提出了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注重个性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等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高职美术教育;多元化;个性教育

一、高职美术教育现状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学科,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自我表现能力、想像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高职美术教育区别于普通的义务制美术教育,高职美术教育更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参与、感受,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用美术技法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在实际的教育中,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美术思维程序化。学生更多地注重技法的学习,忽视了自己内心的世界。因此,必须对高职美术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的陈旧性

目前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刻板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可操作性较差。虽然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技艺,但在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艺术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大打折扣。单纯的临摹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不利于学生自身艺术修养的养成。要知道,高职美术教育下的学生不仅要在校期间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而且要将学到的美术知识作为日后踏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一种谋生手段。学生需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来训练自身的创新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

2.教学目的的片面性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短暂的社会潮流来选择教学内容,盲目地进行形式上、内容上的创新, 看似是在满足社会的需求,实则违背了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

3.评价机制的单一性

评价机制给学生作品注入了第二次生命。学生可以通过评价了解自身作品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缺陷。而当今高职美术教育下的评价机制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分析。单一的评价机制阻碍了高职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 高职美术教学改革路径的探析

1.正确定位高职美术教育的目标

高职美术教育应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素养的培养,重新定义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以培养具有综合艺术素养的人才为目的。换句话说,高职美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其目标的设定不应局限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而是要将教育的目的放眼于学生艺术修养道路的培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发挥出来,培养成为综合素养过硬的全方面人才。由此,学生通过几年的高职美术学习,拥有了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

2.确保教育模式向多元化发展

(1)课堂设置的多元化。高职美术课程的設置需要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因此,高职美术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规划上必须要平衡好理论知识课程和动手实践课程。只有理实一体化课程安排下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吃透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说,可以将动手实践安排在每一堂课中,采取学生课前先预习知识点,尝试实践操作;课堂上带着问题学习,针对学生易出错的知识点系统讲解;然后学生再次实践操作;最后将课前与课中的作品对比分析,让学生发现自己每一次的进步。

(2)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体制的改革不断的发展,以往枯燥陈旧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因此,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美术教师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库,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地探索学习的过程。每一届的学生都有独特性,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内容。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要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虑在内,鼓励学生去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再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去寻找一些可利用的素材进行创作。这样学生既预习了课本知识,又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

(3)教学思想的多元化。教师在传道授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及时变化自己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强化自己的闪光点。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按一定要求将学生分组。学生通过合作克服困难。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安排中有手工课程、绘画课程两大类。将动手操作能力强,绘画能力弱和绘画能力强、动手操作能力弱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互帮互助,形成良性的学习小组。

(4)加强个性教育。当今高职美术教育重视技法的学习,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文化类课程,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因此,培养具有自身艺术特点的人才迫在眉睫。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将自身艺术作品的个性特点突出化。这就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评价机制中,教师及时点评学生的作品,将建议反馈给学生。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自我反思。通过评价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既要横向比较不同学生之间差异,还要纵向比较同一个人在不同美术学习阶段的个性发展。

总之,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中,高职美术教育应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正确定位高职美术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思想、个性教育这四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使当前的高职美术教育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高端人才,从而促进高职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窦曼娟.高职美术教育现状与教学改革思路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5):190-191.

[2]陈晓雨.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与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教育纵横,2016(11):233.

[3]张伟英.美术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思考[J].科技风,2010(19):67-68.

[4]张彩花.高职美术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27.

猜你喜欢

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道德与法治多元化作业应用分析
多元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商务数据分析》课程多元化评价初探
当代陶瓷礼器创作中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董明珠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