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伦贝尔地区特色家庭游发展探析

2019-10-21王晶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民俗博物馆

王晶

本文以特色家庭游旅游产品开发为切入点,对特色家庭游进行了界定,并针对呼伦贝尔地区特色家庭游产品开发依托的资源进行了分析。在对家庭游开发资源依托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呼伦贝尔地区家庭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丰富家庭游开发模式、深度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加强对地方旅游参与者培训等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一、呼伦贝尔市特色家庭游开发依托资源现状

(一)特色家庭游的界定

本文所研究的特色家庭游是一种休闲旅游产品,是从旅游产品生产者和供给者所提供的旅游产品角度进行的界定,主要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以当地家庭为单位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此类产品开发主要是为迎合目前旅游市场更新、更闲、更深的旅游需求。开发特色家庭游产品提供给旅游者更深入旅游目的地、更深切体验地方民俗文化,更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需求。

(二)资源依托分析

呼伦贝尔属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组成部分。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形成三大地形单元和经济类型区域:大兴安岭山地为林区,海拔700~1 700m;岭西为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草原畜牧业经济区,海拔550~1 000m,草原与林地的过渡地带多是黑钙土,适于发展种植业,形成以农牧企业为主要成分的农牧结合经济带;岭东地区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形成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区,海拔200~500m。

三大地形单元和经济类型区域决定了每一区域旅游发展主体依托资源,大兴安岭山地林区,主体资源为森林,林区覆盖的主要行政区域包括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自治旗;岭西为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草原畜牧业经济区,主体资源为草原,牧区覆盖的行政区域包括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自治旗;岭东地区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形成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区,主要覆盖的行政区域包括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扎兰屯市平原一带。

目前,呼伦贝尔地区的特色家庭游产品开发也是在主体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产品开发,例如,陈巴尔虎旗开发的牧户游项目,根河地区开发的林家乐,阿荣旗扎兰屯等地区开展的农家乐,都是围绕区域主体资源和主要经济类型开发的特色家庭游产品。

除依托主体资源开发家庭游之外,呼伦贝尔地区的民俗资源也十分丰富,部分民俗资源比较突出的地区,在家庭游开发过程中,主要利用民俗特色。例如,额尔古纳地区的室韦、恩和等地,主要利用俄罗斯族分布地的优势,将俄罗斯族民俗文化融入旅游开发,在本地区形成特色的家庭游产品。还有根河地区的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因政府集体安置敖鲁古雅猎民乡的居民,因此,形成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民俗特色鲜明的家庭游模式。

二、基于典型调查的问题分析

呼伦贝尔市现辖14个旗市区。其中,有2个区,即海拉尔区、扎赉诺尔区;5个市,即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7个旗,即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陈巴尔虎旗。此外,还有68个镇、19个乡(其中13個民族乡)、19个苏木(其中1个民族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

本次调查分别对呼伦贝尔市的6个旗市区进行了实地走访。对呼伦贝尔市各旗市区563人针对地方现有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程度、旅游扶贫等项目进行了调研。调研主体为旅游局工作人员和旅游相关行业从业者,其中,男185人,女378人。年龄分布情况为18岁以下0人、18~30岁180人,30~40岁314人,40岁以上69人。共发放问卷563分,回收563份,有效问卷550份。在调研过程中,针对呼伦贝尔地区特色家庭游开发,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家庭游产品开发模式单一

经调研得出呼伦贝尔有特色家庭游地区占到了总调研区域的27%,73%的地区未开发家庭游项目。已开发的家庭游项目地区以住宿为主的家庭游有64%,“住宿+特色餐饮”的有28%,“住宿+特色餐饮+民俗表演”项目的仅有8%。第三种模式主要集中在额尔古纳地区已开发的俄罗斯家庭游。大部分地区的家庭游仅局限于为游客提供住宿,并且仅作为游客旅途中的衔接点,游客到达后仅是享受住宿,不会停留很长时间。这种现象的成因一方面是家庭游产品开发单一,游客没有继续留下来感受的必要;另一方面,家庭游开发的资源主体单一,仅仅是依托地方主体资源或经济类型,游客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已经感受过没有体验的新奇感和趣味性,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由此,家庭游就是变相的宾馆或酒店,并未发挥其在新颖旅游产品中的作用,也未满足让游客能够进得来,住得好,吃得鲜,玩得乐,赏得景,充分体验区域特色的需求。

(二)特色资源挖掘深度不足

呼伦贝尔未开发的特色资源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资源类别中,大都为生态类资源。因为开发旅游要以生态保护为主,我国有明确的生态开发红线,生态红线是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呼伦贝尔在全国主体功能区中包括“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和“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两大区划,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因此,结合国家政策和精准扶贫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本次调研以民俗类旅游资源开发为主。

经调研得出,呼伦贝尔特有的民俗风情资源有海拉尔区的两河圣山旅游景区、俄罗斯风情街、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哈克小镇;满洲里市有中俄边境旅游区、蒙根花景区、满洲里市博物馆、俄罗斯艺术博物馆、扎赉诺尔区猛犸旅游景区、鲜卑墓群遗址博物馆、扎赉诺尔博物馆;扎兰屯市有南木猎民部落、扎兰屯吊桥公园、成吉思汗镇、达斡尔民族乡满都村;陈巴尔虎旗有呼和诺尔景区、白音哈达、金帐汗、百里朝圣旅游景区、陈巴尔虎民族博物馆;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有达斡尔民族园、腾克民俗村、达斡尔民族博物馆、曲棍球博物馆、阿尔拉镇民俗博物馆;新巴尔虎左旗有甘珠尔庙景区、马文化博物馆、长调文化博物馆、巴尔虎民俗博物馆;阿荣旗有东光朝鲜民族村、鄂温克民俗博物馆;根河市有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旅游景区、满归敖鲁古雅国际狩猎场;额尔古纳市有三河马博物馆、蒙古之源蒙兀室韦民族文化园、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室韦魅力名镇;新巴尔虎右旗有宝格德乌拉圣山景区、巴尔虎博物馆、思歌腾博物馆;鄂温克自治旗有巴彦呼硕旅游景区、锡尼河布里亚特博物馆、鄂温克博物馆;鄂伦春自治旗有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多布库尔猎民村。

呼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伦春等32个民族。其中,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分布较广,形成了自治旗。由此可以看出呼伦贝尔民俗资源非常丰富,但综上所述,呼伦贝尔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展示仅局限于博物馆、景区、文化园等,民众介入参与展示较少,将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融入家庭游产品开发的甚少。

目前,已开发的家庭游产品,展示的大多是本地区居民的吃、住以及一些简单的民族或生活习惯,但是基于本地方独特的民俗、历史、宗教、生产生活深度融入较少。家庭游仅是让游客看,而对于旅游消费者参与进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劳动、食品制作等项目开发较少。能充分挖掘地方文化、民俗、宗教、历史、生产生活资源,融入家庭游产品开发是呼伦贝尔地区特色家庭游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民众对旅游资源认识较少

随着呼伦贝尔地区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已经认识到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有73%的人认为如果有合适的家庭游项目,愿意参与其中。但对于借助哪些资源发展旅游项目,有哪些优势参与进入旅游产品开发,有哪些独特资源等,民众的认识程度还较低。本次调查的主体为旅游局工作人员和旅游相关行业从业者,对于旅游已经有一定认识和实践的群体,但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目前已经开发的成熟的景区、博物馆、典型的主体资源等方面。对于一些民风民俗、民族文化、节日庆典、建筑等资源认识较少,例如呼伦贝尔某地因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出台,一处已经被开采许多的矿山被停止开采,当地相关部门不知如何处理该矿山,调研中,相关人员提出,因矿山开采整个山体像被刀切掉了一半,裸漏出整个山体的岩石剖面,这就是很好的研学旅游资源。但由于民众对旅游资源的定义仅停留在已开发的或成熟的景区、资源上,对身边能够开发并且具有足够市场吸引力的资源认识不足,导致在旅游资源挖掘和开发中,存在现有特色应用不足,独特资源挖掘不充分,旅游资源中“小”“细”的部分挖掘不充分。

三、资源介入特色家庭游开发对策分析

(一)丰富家庭游开发模式

目前,呼伦贝尔地区的家庭游开发模式为牧家乐、林家乐、农家乐为主,仅仅是主体资源加家庭,游客的体验仅为住宿或餐饮,娱乐项目和文化内涵体现不足,因此,首先,在目前已开发的家庭游项目基础上,将仅停留在“乐”的层面上,变为“草原+牧区民俗”“森林+林区民俗”“田地+农区民俗”模式,将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家庭游中,让游客在游览中不仅看到景色,同时还体验到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学习和认识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深度满足人们休闲度假涨知识的旅游需求。其次,针对居住环境、旅游接待设施要求较高的旅游消费者,可以开发“民宿+社区参与“模式的家庭游项目。借助地方政府或是大型的旅游企业的力量,建设比较成熟的家庭游接待设施,例如在居民入住环境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升级,融入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的接待设施,但运营项目中开发和展示,让当地居民参与进来,作为旅游接待者或演艺等活动的展示者,突出本地方的特色、文化。最后,开展主题家庭游,在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人们追求的热点主题,开展类似养生、亲子、研学等主题项目的家庭游。从不同层面,满足旅游者的切身实际需求,更能吸引消费市场的目光。

(二)深度挖掘地方特色资源

开发家庭游首要原则是满足游客的深度体验休闲需求,因此,开发家庭游要在體验家庭风俗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系统挖掘民俗内涵,结合地方实际,突出特色,用“特色”这个招牌树立形象。对于家庭游而言,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民族的,越是高质量、高层次和最有生命力的产品。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实力的旅游产品要求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和最具有淳朴乡土味、浓郁民族传统文化。深层次挖掘民俗文化,打造精品,增强参与性与趣味性,使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不流于形式和趋同现代化,促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家庭游产品必须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宝藏,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三)加强对地方旅游参与者培训

作为旅游产品的实际经营者,不能总是从经营的角度看待旅游产品开发和发展,仅将眼前的利益放在首位,而要不断看到自己产品和所在区域可挖掘的优势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融入产品开发中。这就需要地方旅游参与者不断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同时,不断提升旅游市场需求品质,一锤子买卖对于旅游市场已经不再适用,要获得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游客的需求品质必须得到满足,因此,加强对地方旅游参与者培训,是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品质和产品能够实现不断升级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提升旅游经营者的市场意识,深层次地将独特的资源不断进行开发应用到产品中,深层次地挖掘、运用独特资源。呼伦贝尔地区特色家庭游开发有独特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但不断对现有资源,尤其是民俗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优化家庭游产品的开发模式,提升家庭游产品的品质、特色是呼伦贝尔地区特色家庭游开发中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民俗博物馆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博物馆
民俗节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银色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之行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露天博物馆
游唱在呼伦贝尔的脊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