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技兴安”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2019-10-21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9期
关键词:兴安管控科技

(1.南通市交通建没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 南通 226400;2.南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通 226400)

绪论

海启高速建设作为江苏省十三五期间重点工程,社会反响强烈,为积极响应“科技兴安”战略,加强和创新管理,进一步推进“平安工地”建设,海启高速建设指挥部高起点的思想定位,采用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引进科技元素,加大科技投入,将科技化身为安全生产的“守护神”,为海启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科技兴安”在海启高速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一)智能软件的应用,提升安全管控水平

(1)“平安守护”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管控系统

海启高速全面推广“平安守护”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管控系统的应用,各参建单位积极响应。该系统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标准化、网络化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总监办将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通过手机APP实时上传,推送至相应参建单位整改,实现安全隐患“即时拍、及时改”,改变了安全检查“现场发现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单、整改回复”的传统方式,大大提高隐患整改效率,该系统与“平安工地”考核标准全面接轨,实现内业资料全录入,逐步向无纸化过度;实现远程视频监控。手机端和电脑端均可实现对三场、重要工点等远程监控,实时查看现场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告知、整改。

(2)交通管制的实施、智能管控系统应用

为加强主线沥青面层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处理好路基、房建、绿化、交安设施、声屏障、机电、三大系统等施工单位的交叉作业问题,规范进入主线的车辆、人员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引进智能识别系统,自动采集车牌号码等信息,上传至“智慧工地”和“平安守护”系统,实现自动智能管控,并实现区间测速、警示提醒和数据分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WEB登录管控平台实时查看现场管控情况,从而使施工现场秩序井然、整洁,大大增强了现场安全可控度。

(3)工程建设中BIM技术的应用

海启高速公路参建单位引进了BIM技术(俗称电子沙盘),通过三维动画模拟整个施工过程,让作业人员身临其境,利用模型动画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演示,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三维安全交底,直观地展示所有危险部位、参数等信息,提醒作业人员对有危险部位四周做出防护措施,通过BIM模型的直观展示,作业人员按照相应的防护方案进行相应的临边防护,进行三维直观的安全交底的同时,也是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三维安全交底内容生动、形象,具体,容易接收,能够减少诸多理解上的偏差,最大程度降低施工风险,确保施工安全,通过平台试用,梁场BIM技术应用在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块正常应用,同时项目根据BIM5D平台构件跟踪模块特点,大胆尝试,提出将工序报验信息记录在内,预先明确箱梁预制各工序名称、责任人,现场手机端上传工序检验情况、关键数据及操作人员等信息,真正搭建了项目大数据库。

(二)科技创新,工法与专利研发

海启高速各参建单位积极参与品质工程创建。参建单位共取得22项专利、工法成果。其中,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道路桥梁安全防护装置”、“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物料运输装置”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预制箱梁工厂化施工管理办法”、“桥面系远程养护控制系统”、“新型钢筋笼定位工装” 实用新型专利等11项专利申请也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通知。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工法创新不仅提升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也为海启高速平安工程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三)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应用,确保本质安全

督促所辖项目部不断加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开工至今已有执法记录仪、火灾探测报警器、近电报警器、龙门吊滑触线、无人机巡航、测速仪、扬尘防治雾炮机、智能扫地车、倒车雷达、倒车影像、压路机主动防碰撞安全系统、自动紧急刹车系统 ABE、GPS车辆北斗定位系统等30多项“科技安防”成果在海启高速公路启东段施工现场实施,“智慧工地”建设成果突出,自主研发“基于BIM+物联网的平安工地、品质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取得初步成果,在安全预控、现场布设、安全体验馆建设进行创新,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有了突破,推行安全信息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有效地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了机械化换人和自动化减人的目的。

(四)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创新

针对临边防护、登高梯笼等安全设施安全性能不高,未统一标准的问题,组织项目部积极研讨,创新标准,采取工具式、定型化、成品化的方式,不断创新安全管理设施研制。参建单位研制装配式防护网和装配式安全梯笼,其中装配式防护网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确保安全设施的可操作性和本质安全。

二、目前存在问题

1.安全生产领域虽然引进了智能管控,加大了科技成果的应用,但应用的深度仍然不够,仍不能适应安全生产新形势和新要求,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对安全生产的贡献仍然不高,科技项目碎片化和小而散的情况凸显,与生产领域的技术更新相比,仍然存在滞后现象。

2.随着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含量的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手段严重滞后,仅仅依靠老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监管已经是举步维艰。由于监管能力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的脚步,使参建单位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发现、查处安全隐患,从而超前预防事故。更不能在事故发生后,准确分析、判断事故原因,指导施工单位引以为戒,监管手段的落后与经济飞速发展之间矛盾日益显现。

三、科技兴安的展望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安全生产现有的措施和手段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有的问题仅凭人工已经是难以解决。因此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手段来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来支撑安全生产管理,用科技来引领安全生产管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如何提高安全管理科技水平,走出一条科技管理的创新道路是当今安全生产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

(一)本质安全亟待科学技术支撑

安全的重点是本质安全,大家也许有所了解,目前大量的科技兴安的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出现,真正把人从危险岗位、危险区域撤离出来,实现了机械化换人,本质安全才有可能成为安全管理的目标提出来,由此可见本质安全亟待科学技术支撑,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无论在科技机构的设置、科技资金的投入,以及科技项目的应用上,发展速度明显落后,这就需要我们所有安全人不停呼吁,不懈努力,共同推动科技兴安的发展。

(二)科技在安全生产监管中大有可为

安全科技是安全生产五要素的主要内容。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工作,都亟需安全科技的进步。换言之,安全生产离不开安全科技,安全监管更离不开安全科技,科技在安全生产事前监管、事故处理、危险源监控以及应急救援中大有可为,构成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支撑体系,科学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管中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基础性作用,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大力推广安全生产监管科学技术,对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使科学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管领域中大有可为。

四、结论

总之我们应该看到,科学技术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是艰难的过程。有些人的不安全的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是管理上的缺陷已经存在多年,人们对此从熟视无睹到养成习惯,要使用新的技术来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安全科技是人们生存所需、社会发展所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全科技将会空前发展,安全管理将会出现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兴安管控科技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祝福你兴安
兴安四月树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追梦兴安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