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个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治湿诸法英译辨析❋

2019-10-2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医治湿法术语

叶 晓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湿邪是中医的外感六淫之一,可以从外侵袭人体并和其他邪气夹杂发展为风湿、寒湿、湿热和暑湿等证型。同时,湿邪也可以内生并和痰、饮、气滞、血瘀等病理产物结合而致病。不同类型的湿邪致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而针对不同的湿邪致病证型,治湿方法也各不相同。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专门讨论了内外湿病,尤其是外湿治病的种种表现及治疗大法,并提出了治湿病的三项禁忌;薛生白的《湿热病篇》是温病中第一部详细论述湿热病的专著,书中对湿邪的治疗,常采用宣湿、化湿、燥湿和利湿四法[1]。现代学者综述的中医治湿法有芳香化湿法、利水渗湿法、祛风胜湿法、苦温燥湿法、苦寒燥湿法、清热利湿法、宣表化湿法、健脾利湿法、益气除湿法、攻逐水湿法等[2-5],由此可见,中医治湿诸法适应范围有所不同但存在差异。虽然从中文字面看似乎已经不难理解,但是当这类术语翻译成英文之后,却是让人困惑丛生,甚至连国内外各大中医术语的英译标准中也存在很多翻译问题。

为精化英译分析,本文将治湿诸法简化为宣湿、化湿、燥湿、利湿、渗湿、胜湿、祛湿、逐湿和除湿等九类。

1 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的治湿诸法英译情况

由于中医的源语言是中文甚至是古代汉语,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海外的中医学习者往往会发现一个中医术语不论在日常应用还是中医著作中都可能会有多个版本的英译,其中还包括翻译不够准确的术语,这对非中文为母语人士的中医专业学习、临床实践和各类相关交流都会产生很大困惑[6]。很多国内外权威机构都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也颁布了各自的中医药术语英译标准,其中比较权威的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9年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项目,并出版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7](记为SATCM标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4年发布了《中医药学名词》[8](记为CNCTST标准);世界中医药联合会2007年刊发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9](记为WFCMS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2007年颁布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10](记为WHO标准)。此外,由于中医学者、语言学家Nigel Wiseman博士编写的《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在西方的影响较广,在此也一并纳入探讨(记为NW标准)[11]。

表1显示,通过对各个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电子化处理制成术语英译语料库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分析,笔者将中医治湿诸法在各个国内外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的英译情况综述如下。

表1 国内外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的中医治湿诸法英译情况

2 治湿诸法在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以上对中医治湿诸法在各个国内外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的英译情况汇总,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标准中主要存在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在同一个标准中同一个术语的英译不一致;在同一标准中不同的术语用同一个英文翻译;在不同标准中,同一个术语的英译不一致;在不同标准中术语英译混乱;部分术语在术语英译标准中缺失;部分术语的英译选词不妥。

2.1 同一个标准中同一个术语的英译不一致(一词多译)

从上表可以很容易看出,该问题在SATCM、CNCTST和WFCMS标准中均存在,特别是CNCTST标准最为严重。如燥湿的英译,CNCTST标准分别用“eliminate dampness”“remove dampness”“dry dampness”和“dispel dampness” 4个不同的英译版本,具体体现在其标准中翻译“燥湿敛疮”时用英文“eliminating dampness and astringing sores”,翻译“祛风燥湿”时用英文“dispelling pathogenic wind and removing dampness”,翻译“和胃燥湿剂”时用“formula for harmonizing stomach and drying dampness”,翻译“苦温燥湿”时用英文“dispelling dampness with bitter and warm-natured drugs”,术语的翻译前后不一致。

2.2 在同一标准中不同的术语用同一个英文翻译(多词一译)

这个问题在SATCM、CNCTST、WFCMS和WHO标准中均有体现。如在SATCM标准中,“remove damp”(ness)同时用来翻译“利湿”和“除湿”“drain damp” 同时用来翻译“利湿”和“渗湿”;在CNCTST标准中,“eliminate dampness”同时用来翻译“化湿”“燥湿”“渗湿”“祛湿”和“除湿”“remove dampness” 用来同时翻译“化湿”“燥湿”“祛湿”和“除湿”;在WFCMS标准中,“drain dampness” 用来同时翻译“利湿”和“渗湿”“eliminate dampness” 用来同时翻译“利湿”和“胜湿”“remove dampness” 用来同时翻译“祛湿”和“除湿”;在WHO标准中,“drain dampness” 用来同时翻译“利湿”和“渗湿”。这个问题主要在于“化湿”“燥湿”“利湿”“胜湿”“渗湿”“祛湿”和“除湿”这些术语的内涵到底有无差异。如果没有差异,那么用同一个英文来翻译这几个不同的术语有其合理性;如果有差异,那么就完全不应该用同一个英文来翻译这几个不同的术语。为此,笔者先将以上几个术语的内涵简要分析如下。

化湿:常见于宣表化湿、芳香化湿、化湿和中、健脾化湿、化湿行气、化湿降浊、清热化湿、祛暑化湿等,主要是对滞于上焦和中焦较轻浅的湿邪用宣透轻发之品去除湿邪。

燥湿:常见于清热燥湿、燥湿健脾、燥湿化痰、温中燥湿、燥湿止痒、祛风燥湿、燥湿敛疮等,主要是湿困脾胃中焦较重,湿邪明显,需要辛温苦燥之品去除湿邪。

利湿:常见于化气利湿、清热利湿、淡渗利湿、清暑利湿、健脾利湿等,主要是对中下焦的湿邪用渗湿药采取通利水道的方式将湿邪排出。

胜湿:常见于祛风胜湿等,主要强调湿留肌表需要疏散风邪、发汗解表之品来宣散湿邪。

渗湿:常见于利水渗湿、渗湿止泻、渗湿利水、渗湿化痰、利水渗湿等,主要是对中下焦的湿邪用渗湿药采取通利水道的方式将湿邪排出。

祛湿:常见于祛湿化浊、散寒祛湿、淡渗祛湿、祛湿宣痹等,主要是一个概括性的治湿方法,各种去除湿邪的方法均属于祛湿的范围。

除湿:除湿散满、清热除湿、泻肝除湿、散寒除湿、除湿通络、除湿止带等,主要是一个概括性的治湿方法,各种去除湿邪的方法均属于除湿的范围。

综上所述,治湿法中术语内涵相似的是“利湿”和“渗湿”以及“祛湿”和“除湿”,而其他几个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则各不相同。因此,在SATCM标准中,用“remove damp(ness)”来同时翻译“利湿”和“除湿”;在CNCTST标准中,用“eliminate dampness”来同时翻译“化湿”“燥湿”“渗湿”“祛湿”和“除湿”,用“remove dampness” 来同时翻译“化湿”“燥湿”“祛湿”和“除湿”;在WFCMS标准中,用“eliminate dampness” 来同时翻译“利湿”和“胜湿”,这些都是不准确或不严谨的,容易模糊这些术语的内涵差异。另外一个方面,虽然几个标准中用“drain damp(ness)” 来同时翻译“利湿”和“渗湿”以及用“remove dampness” 来同时翻译“祛湿”和“除湿”。从术语本身的内涵来说翻译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由于在中文中的术语词组搭配还是有相对固定模式,最好还是建议选择不同的英文来翻译该类术语,如NW标准就用“disinhibit dampness”和“percolate dampness”分别翻译意思相近的“利湿”和“渗湿”。

2.3 在不同标准中,同一个术语的英译不一致(一词多译)

除“化湿”和“燥湿”的英译在各个术语英译标准中基本一致外,其他的治湿法英译版本都可以达3种以上,如“利湿”在不同的英译标准中就分别被译为“excrete dampness”“promote diuresis”“eliminate dampness”“drain dampness”和“disinhibit dampness”等,达到5种以上。

2.4 在不同标准中术语英译混乱(多词混译)

正是由于以上存在的3个问题互相影响,中医治湿诸法在不同术语英译标准中的英译显得非常混乱。综合各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有的英译可以被用来翻译所有的治湿方法术语,如“eliminate dampness”,而有的英译则显得“独树一帜”,如“promote diuresis”;有的英译一词多译,如“利湿”的英译达到5种以上,而其英译中的“remove damp”“drain damp”和“eliminate dampness”又被用来翻译其他各种治湿法。

2.5 部分术语在术语英译标准中缺失(术语缺失)

从表1可以看到,“胜湿”仅在WFCMS和NW标准中作了收录,而在其他标准中均未被收录;“宣湿”和“逐湿”则未在以上各个标准中收录。“胜湿”的内涵已在前面列出,而“宣湿”和“逐湿”的内涵则简析如下:

宣湿:常见于宣湿化热、宣湿化痰,隐见于宣表化湿、宣气化湿等,是指通过宣畅肺气,使肺为水之上源的功能恢复,津液得以上下输布,湿邪消除[1]。不论从词组搭配还是从内涵来看,该术语与“化湿”相似,建议可译为“diffuse dampness”。

逐湿:即功逐水湿,适用于胸腹积水及水肿实证,用药峻猛,易伤正气[5]。该词还与祛风逐湿、运脾逐湿等搭配表示祛除湿邪的意思,建议可译为“expel dampness”。

通过以上简析可见,“宣湿”和“逐湿”也有其相应的不同内涵和实际意义,理应在各个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收录。此外,从各个中医术语标准的收词量来看,它们之间差别很大,这也说明各个标准的收词标准不一,还存在很多中医术语未被收录的现象。

2.6 部分术语的英译选词不妥(译词不妥)

在治湿诸法的英译中,有些英译标准中的选词是不够妥当的,笔者在充分理解术语内涵与对各个标准的术语英译比较后分析如下。

“化湿”具有转化湿邪的意思,故用NW标准中的“transform dampness”比其他标准中的“resolve dampness”更佳,因为“transform”有转化之意,而“resolve”只有解决并无转化的意思。

“利湿”具有通利水道而除湿邪的意思,故多个标准中的“drain dampness”比 NW标准中的“disinhibit dampness”更佳,因为“drain”有下水道排水的意思,而“disinhibit”是解除抑制并没有通利水道的意思。

“胜湿”中的“胜”字本意便有战胜的意思,所以NW标准中的“overcome dampness”比WFCMS标准中的“eliminate dampness”更佳。

“渗湿”虽然与“利湿”的含义相近,但是用NW标准中的“percolate dampness”表示渗出之意,更加形象上接近汉字本意,比“drain dampness”更佳。

“祛湿”中的“祛”字本意更多为驱除的意思,所以“dispel dampness”的英译比“remove dampness”或“eliminate dampness”更佳。

“除湿”英译为“remove dampness”和“eliminate dampness”似乎都是可行的,但是中医讲究调和,而且正常的水湿也是人体所必需的,所以“eliminate”是根除之意,稍有点过度,还是用“remove”更佳。

从上述的术语英译对比分析可见,各个中医术语标准中有些术语的英译并不是十分恰当,尚可在以后的修订中进一步改进。

表2显示,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补充了在术语英译标准中缺失的术语英译,选取对比中较佳的英译版本,将中医治湿诸法的英译总结如下。

表2 中医治湿诸法英译总结表

3 结语

中医治湿诸法内容较为丰富,有些治湿法之间的差别较大,而有些则差异比较细微。其术语虽然只占中医术语非常小的一部分,但是通过对其英译研究我们却可以发现,国内外各个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尚且存在一词多译、多词一译、多词混译、术语缺失和译词不妥等问题,特别是在2个国内标准,即SATCM和CNCTST标准中较为严重,还有改进的余地。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小标准应积极向大标准靠拢,即国内SATCM和CNCTST标准应尽量采用国际WFCMS和WHO标准中的术语英译,而非另起炉灶;WFCMS和WHO 标准的词条英译已经大致趋同,但是仍有少量不尽完美的地方,有时可以参考权威专家NW的标准,应时刻遵循术语英译前后一致性的原则;WHO标准的收词量远远不及WFCMS标准,但是后者也仍有扩充收词量的潜力;由于许多中医术语内涵丰富,译者的理解角度、采取的译则译法不同以及选词不同,都会造成术语的英译不一致,而很多时候不能简单地判定孰是孰非,这时需要规定性地选择某一英译,并列出该术语的英文释义以及曾译名等;制作中医术语英译查询软件并收录各个版本标准,这样在查询术语英译时就可以同时了解多个译本翻译的情况,对译文选择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总之,希望这些中医术语英译标准能在以后修订中切实注意上述问题,从而能制定出更加权威、准确和全面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

猜你喜欢

医治湿法术语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湿法预处理研究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湿法脱硫除尘在流化床锅炉中的工程应用研究
中医治未病结合康复护理对脂肪肝患者的护理效果
分类医治
湿法脱硫除雾器性能及堵塞原因分析
神奇的医生
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在公司的应用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