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以重庆生态食用菌产业为例*

2019-10-21

中国食用菌 2019年9期
关键词:食用菌重庆市生态

庞 宇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学院,重庆 402167)

近年来,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战略”,“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能力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措施,这里以重庆生态食用菌产业为例分析、阐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能力培养。

1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分析

大学生创业能力是一种知识能力,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形式之一。而当前大学生选择的创业类型还不够丰富、创业现状还不够乐观、可持续的创业能力还较为缺失。

1.1 高校大学生创业类型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创业的方向越来越多,创业类型也越来越丰富。据统计在高科技、智力服务、连锁加盟及开店领域是大学生创业几率最大,大学生大概率创业的相关领域及类型见表1。

以上几个领域是大学生最愿意选择的领域,在学历、文化水平上大学生有着自身的优势,在以上领域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但目前在农业创业领域大学生涉及面较窄,如种植作物、农产品加工以及深加工等领域鲜有大学生踏足[1]。

表1 大学生主要创业领域及类型

1.2 大学生创业发展现状

自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开始,创业这一概念渐渐走入大学生们的视线,21世纪这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创业前景不可估量。虽然国家、地方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目前创业形势不容过于乐观,存在着较多问题:

创业方向上感到迷茫:大学生对社会情况的了解远远不够,在创业项目、创业方向上的选择还是只知皮毛。

创业资金不足:创业需要资金,但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们因为思想观念的不成熟或者资历不足以致很难说服别人投资。

创业经验或者创业能力不足:大学生在校学习,接触到的多是各种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或者考研备考,很少接触创业相关的知识。

管理经验较为缺失:创业不仅仅要吃苦耐劳,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团队合作是创业的重要方法,而大学生目前管理方面的经验较为缺失。

1.3 应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能力

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指导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能力是创业竞争力的关键。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有能力不断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适应不断改革的世界。只有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可持续创业能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创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主动,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创业者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能力。

2 重庆生态食用菌为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能力提供新机遇

重庆生态食用菌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政策扶持力度大、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因素为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能力提供了新机遇。

2.1 市场潜力大,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可能

由于生态食用菌具有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和显著的医疗价值,国内外人们对它越来越喜爱,需求量与日俱增。就国内市场而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食物结构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因此,无论从食用菌的品质和质量上,还是供应需求来讲都会供不应求;此外,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食用菌产业符合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食用菌产业丰富了城乡“菜篮子工程”,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将成为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重庆市具有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协调发展的特点。近年来,市委市府加大了食用菌科技资金、扶贫资金的投入,切实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了永川香珍(秀珍菇为主)、黔江羊肚菌、黄色金针菇、锻木黑木耳等特色产品。2018年总产量较2011年15.1万吨接近翻一番,总体上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态势[2]。自2010年~2018年重庆市食用菌产量变化图,总体趋势稳步上升,见图1。

图1 2010年~2018年重庆市食用菌年产量

由图1可知,重庆市每年食用菌产量呈现整体上升趋势,重庆生态食用菌生产前景可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众多可能,为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能力提供了新机遇。

2.2 政策扶持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便利

为扶持生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重庆市政府及相关地区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推动生态食用菌的发展[3]。成立了重庆市食用菌协会、重庆市菌种管理协会从市场方面促进生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健全了行业领导机构,树立大农业思想,把生态食用菌产业列入富民工程、菜篮子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重庆市黔江区出台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政策,对食用菌种植户新建钢架大棚按15元/m2、简易大棚按1.3元/m2、300 m3食用菌冷藏库补助按5万元/个的标准给予补助,出台《黔江区政策性食用菌种植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对种植户给予生产保险费补贴;重庆市巫山县政府出台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见,鼓励、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4]。

这些政策能够有效促进生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政策的扶持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便利。

2.3 生态环保,确保了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态发展理念逐渐被广大食用菌从业者所认识和重视,各地独辟“绿”径,相比传统食用菌产业对环境的索取和污染,食用菌的可循环发展作用逐渐凸显,生产过程中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形成培养料使用后又能作为优质有机肥,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并有效地将“绿色效应”向食用菌产业延伸,成为食用菌转型升级的新推动力。食用菌生态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食用菌产业当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产量产值稳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增加经济效益。为推动当地特色经济发展,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多举措做大做强生态食用菌产业,致力于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生态食用菌产业基地[5-6]。

2.4 深加工技术弱,急需专业人员的加入

发展食用菌深加工产业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高食用菌产业的整体效益;还能够扩大商品流通渠道,占有更大的市场,有利于促进产业稳步发展的新格局,并从根本上解除广大菇农的后顾之忧,可以说今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出路在深加工。

食用菌的深加工,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食用菌即食食品和食用菌功能食品。在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关于食用菌加工是这样的表述“加强食用菌加工和保鲜技术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重点开发食用菌即食食品和保健食品,增加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大力开展食用菌药用成分提取与利用研究,延长产业链,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综合效益[7]。

而重庆食用菌深加工产业技术较为薄弱,深加工技术缺乏,产品比较单一。重庆绝大部分食用菌产品是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虽然也有一些加工企业,但加工产品属于普通食品类,比如保鲜菇、麻辣食品、汤料包、浸泡酒等,缺少利用食用菌功效加工成有针对性的保健食品、美容制品,或分离纯化提取药用成分。

2.5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大学生加入有利于改变其人员结构

食用菌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庆市食用菌产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了一批劳动力从事食用菌生产。重庆市从事食用菌行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所占比例约1%,主要涉及该产业的科研教学机构有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市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经营者占从业人员的4.7%;加工者占比为4.9%;管理者占0.3%;菇农是主要从业人员占比达到89.1%[8]。由于相关专业大学生掌握着专业的理论知识,开阔的视野,大学生的加入有利于优化从业人员的结构,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3 四步走推动大学生可持续创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创业呈现出创业比例低、创业能力弱且不可持续、创业成果少的特点。这里以重庆生态食用菌产业为例,通过实际生产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搭建食用菌创业信息平台、建立校外食用菌创业基地、打造科研产业互助联盟等措施来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能力。

3.1 以实际生产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食用菌生产是一个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生产过程,菌种及各种品种食用菌种类的生产,始终遵循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如平菇代料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菇场、菌种的准备→栽培季节的选择→原材料的处理→拌料→装袋→灭菌→冷却→选种、接种→菌丝培养→催蕾出菇→采收→转潮)来进行操作。以实际生产为导向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在实验室里操作、练习相关技能,还应该注重实际生产的应用训练,培养大学生综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样以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创业兴趣,锻炼综合能力了,打好创业基础,

3.2 构建食用菌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改变食用菌产业创业模式

与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创业者相比,大学生创业更为困难,不仅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验,而且缺乏人际关系及商业合作网络,缺少对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的评估经验,创业成功率较低。传统食用菌经营、销售模式多是在线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该将视野投向互联网领域,利用互联网增加以及完善创业模式。

通过互联网构建食用菌创业信息服务平台,能够实现创业管理信息化,整合项目与技术资源,与传统的人际关系创业相比,创业信息服务平台能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好的项目来源和技术支撑,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的竞争力。

3.3 建立校外食用菌创业基地,让大学生理解创业模式

大学生创业重要在实践,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和接受创业实践教育的过程。仅仅掌握理论教育中的创业知识还不能够称之为完善的创业知识体系,只有经过创业实践的检验,才能逐渐形成完善的创业知识体系,具备高水平的持续创业能力。校外食用菌创业基地能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高水准的创业服务,通过校外创业基地,大学生更加能够想出创意的点子,进而转化为有实际价值的产品。可以相信,在校外创业基地的学生普遍具有“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特质,因此,必须重视校外食用菌创业基地建设的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理论.知识积累,通过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理解创业模式。

3.4 打造产业、科研互助联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的教学基地不仅仅可以完成食用菌课程实践教学,还能够为从事食用菌产业的人提供食用菌生产和技术咨询,这样就能建立起产业可科研的密切联系。菇农的生产得到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反过来也支持高校的研究创新等教学科研工作。

大学生食用菌种植户交流学习,了解食用菌市场的最新动态,为今后较快适应社会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勤奋劳动,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创新,才能在自主创业中立稳脚跟。实践基地也要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选择的时代,创业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大学生可持续的创业能力才是其自身竞争力的关键。而我国大学生可持续创业能力还不足,通过大学生自身、高校及科研院所、市场共同努力,方能够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要求的具有可持续能力的创业者,引领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食用菌重庆市生态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生态养生”娱晚年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