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新“声”机

2019-10-20陈翊涵

音乐爱好者 2019年10期
关键词:声入音乐节目古典音乐

陈翊涵

世人常因自身无法理解古典乐的高雅而与之渐远。但世俗之人素养分千万种,若被奉为精神需求上层水平的古典乐只能供一小部分的“高雅人士”欣赏,那音乐岂不是失去了它无私而富有灵魂的一面?事实上,世俗之人对于一件事物的接受程度往往不是自发形成的,在当今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环境发展的推动力量造就的。

新型音乐节目的突破

众所周知,2018年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火爆全国的创新性综艺娱乐节目——《声入人心》,它以市场上少见的音乐剧、美声为主打,新颖地呈现于大众视野,并大获好评。这样一档少见、稀缺的音乐题材节目,竟能一时在大众中掀起一波热潮,令众多业内人士感到惊讶。对于年轻一代而言,他们对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的痴迷更胜于经典古典乐,一场热门巡回演唱会观看与抢票的多达几千人已是常态。而该节目恰恰打破了人们这种固有的思维,以跨界融合的方式逐渐推进观众与高雅艺术之间的联系。

《声入人心》一改过去专业比赛中严肃、紧张的气氛,从“首席”“替补”的争夺,到小组个人的“请教”,每个环节都十分富有趣味性,让人们既能感受到纯真的音乐,又能享受到角逐的乐趣。三年前,韩国的一家电视台向大众推出了一档结合传统声乐、音乐剧等形式的专业性节目《幻影歌手》,参加节目的选手普遍能力“大于”外表。而中国的《声入人心》节目在美声专业性的基础上更增添了偶像明星的元素,结合了实力与容貌。节目组从年轻一代的视角考虑,在视觉呈现度上做了一定的提高。不过可以看到的是,有一部分选手的专业技术尚未成熟,或者说有些选手的唱法也并不是最纯正的美声唱法,从专业程度上来看还有所欠缺,他们的出现大多是为了丰富节目的综艺效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档节目始终没有脱离“选秀”的本质。这样一来,本就对美声音乐并不十分了解的大众群体很容易被带偏,对真正的美声概念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差。虽然节目的策划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它带来的更多的还是积极的社会影响。从这一点来看,这无疑是中国音乐宣传发展上的一个尝试与突破。

电视台在古典音乐方面的普及

一切事物在当代都需要配合时代的步伐不断做出调整。令人深思的是,這样一档有着良好效应的普及节目却是在一个地方电视台诞生的。在该节目播出以前,中央电视台也曾为古典音乐普及做出过努力,它曾呈现了众多普及类的音乐节目,如《CCTV音乐厅》《音乐人生》等,转播国内外音乐会和大型音乐赛事。这些节目在业内人士眼里是被肯定与赞赏的,但是大众收视率并不可观。而湖南卫视作为一个地方性电视台却能将《声入人心》普及到家家户户,收视率数日稳居前列。我们深知,在资源、技术、人力等方面中央电视台占据独有的优势,但在音乐文化普及方面为何却“逊色”于一个地方电视台呢?虽然湖南卫视是全国知名电视台,但此台主打的是明星塑造、综艺娱乐方向,纯文化推广普及方面并无突出的成就。可事实正如眼前。

一直以来,大型电视台着眼于音乐文化的制高点,认为拥有好的音乐资源文化就将会是一档好节目。从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几档音乐节目就可以看出,都是专业性极高、富有深度的内容,且受众是专业内行人士居多。古典音乐的发展在未来定是需要朝着大众群体方向进行的,因此大型电视台不能一味地专注于发布优质古典音乐,却不在意普通大众接受程度的渐进性。湖南卫视就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分析出时下大众对高雅艺术精神需求及实际适应接纳的程度。即便节目中尚有不足,但其产生的影响是积极且可观的,可见人们在初期更愿意接受一个“亲民”的古典音乐,更需要一些由浅到深的过渡纽带。

把握好高端专业质量与大众普及接受程度的权衡点至关重要。近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第二季《经典咏流传》在大众范围内已小有知名度,它将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唱法、韵律相结合,创新性地进行传播,这使得该节目的收视率较以往的音乐节目有明显提高。由此可见,聚集好资源并适当地改良音乐节目的策划着重方向,将会是普及进程上的一大跨越。

专家在古典音乐普及方面的示范作用

如今,陆续有很多专家站出来引领大众音乐普及。由于大众对古典乐所知甚少,若要给予大众正确的音乐价值观,专家的建议就尤为关键。就像《声入人心》节目组大力请来了颇有声望的专家评审团廖昌永、石倚洁、田艺苗等,专业的评价能使这些原本不在大众涉及的领域里有一个良好的导向。想必也正是因为这些点评,大众在享受娱乐中也潜移默化地对古典乐形成了一个整体感知。虽然在节目中专家点评在每一期占据的时间颇少,专业点拨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剪辑价值也并不高,但它或多或少给屏幕前大多的非音乐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相对初级的学习机会。

当然,在电视节目之余,许多专家也为音乐普及做出了的努力,像杨燕迪、田艺苗等都写过众多音乐普及类书目,如杨燕迪的《遗憾的聆听》《何谓懂音乐》等,田艺苗的《穿T恤听古典音乐》《温柔的战曲》等。另外,田艺苗还推出了《古典音乐很难吗?》等系列短音频节目。从现有的主题、标题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与平台一改以往理论家们对音乐的学术性描述,作者也不再拘泥于严肃刻板的形式,而是更自由、更生活化。他们不断拉近人与音乐的距离,进而产生一种亲切感。相较于高端的学术期刊与理论讲座,这些新颖的方式被大众接受的概率大幅上升,不再是剩下大众群体无人问津的局面。

古典音乐普及媒介的重要性

从社会种种引导方式来看,书籍的普及程度虽有所提升,但远不如一档电视节目的推出。若是询问周围的非音乐专业人士,“《声入人心》是否了解听闻?”他们或多或少都略知一些。可询问他们是否看过一本音乐普及类书籍,他们肯定的回答是大幅减少的。

纸质书的普及在当今电子文化盛产的时期稍显逊色,因为视频呈现出的画面感是纸质书籍无法给予的。纸质书籍的受众面大多还只停留在爱读书的文艺人士中,且便携不易,阅读也易受环境因素限制,最重要的是人们听不到音乐本体,只能通过字面来想象。由于快节奏生活的泛滥,在一天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想人们更愿意回到家与亲人相伴,在家中一同进行一些娱乐项目。

随着时代潮流,多媒体、网络传播技术蓬勃发展,电视、電脑基本已成为每家每户的必需品。因此在音乐普及的过程中,选择大众常用、惯用的传播媒介是非常重要的。《声入人心》节目之所以有如此热度,与电视媒介和网络宣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节目通过声音、画面,冲击人的听觉、视觉,将人体感官全方位代入。《声入人心》节目进行到后期,节目组通过“首席”位筛选了四位歌手组成“声入人心男团”,参加了近期大火的《我是歌手》节目,再一次加深了人们对这档节目的记忆,让大众更自然而有意识地去了解美声、音乐剧。

把握古典音乐商业化市场平衡点

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定少不了市场商业化的运作。商业通过包装、宣传、赞助等较为直接地拉近古典乐与大众的距离。2019年3月,《声入人心》选手之一郑云龙在北京参加了音乐剧《谋杀歌谣》的演出,最高票价飙涨到了八百八十元,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价格的变化充分反映出了商业运营的利益效应。《声入人心》这档节目在短时间内捧火了一度在中国沉寂的音乐剧与美声,也使许多优秀的音乐剧演员与歌者被挖掘。市场造就了这一类音乐形式的热度,使古典乐的外形被呈现得更加丰富多彩。

粉丝效应、热度推动等是这个时代已无法避免的潮流现象。演出开票不到一分钟便售罄,其背后是强大的市场操作,是操作后掀起的大众热浪。如此良好的社会市场销量无疑是令人惊叹的,而商家也将在此收益颇多,获得更大的资本去进行更深入的开发。但一时爆火带来的商业盈利,反馈给大众的营销方式却是普通百姓无法承担的价格。据了解,像《妈妈咪呀》这样的音乐剧,VIP票价也不超过八百八十元,而《谋杀歌谣》这样的票价竟如此高昂。

在流量带来的盈利过度驱使下,这刚刚“萌芽”的音乐剧能在中国市场长久地走下去吗?这个时代我们需要资本市场,有经济支撑,文化才能发展得更富有生机,前途之路才会越走越远,但它的运作恰恰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坎儿”,若不能把握利益与艺术的平衡点,只会把人们的关注点单一地落在演员个体身上,而不是音乐艺术本体上。歌者们是因音乐而闪耀,而音乐不因任何而失去光芒,这才是市场需要传递的真谛。

每一种优秀文化的存在都是对民族发展的巨大推动。近年来,人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深刻感受到古典乐与大众间的隔阂在不断缩减。当代社会古典音乐普及方式的灵活化,使得在中国一度陷入疲态的古典乐重新苏醒。如今,古典乐的普及已不再是个人专家所发出的呼吁倡导,它正成为整个时代的诉求。把握时代的特殊性,通过创新与突破,着眼于大众需求点,以强大经济化市场为支撑,从古典乐的典雅精巧中汲取精华,领略其美妙与奥妙。

猜你喜欢

声入音乐节目古典音乐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长安马自达联合《声入人心》奏响“燃情二重唱”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创新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路径
长安马自达成为《声入人心》第二季官方座驾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音乐节目内容的转变与融合
新媒体时代广播音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广播音乐节目的样式分析以及创新方法
古典音乐欣赏与时代的融合——经典作品欣赏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