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娜塔莉·波特曼:从电影明星到科学宅女

2019-10-19

北广人物 2019年39期
关键词:波特曼娜塔莉影后

中学期间,她就曾在专业科技期刊上发表过两篇论文,其中一篇论文,入围英特尔科学天才奖!

好莱坞童星、英特尔科学天才奖、哈佛大学资优生、金球奖影后、奥斯卡影后、精通多国语言、心理学研究助理、环保达人——每个词都可以单独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写就一种灿烂的人生,而这些词竟汇集到一个人身上——娜塔莉·波特曼。她以奥斯卡影后的身份为人熟知,同时又是一位地道的“科学宅女”;她被誉为好莱坞“第二个奥黛丽·赫本”,但一些人却坚持认为“她的头脑要远远超越她的美貌”。

从小极具文艺细胞

1981 年6 月9 日,娜塔莉·波特曼出生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祖父是以色列经济学教授,祖母曾为英国情报机构工作,父亲是以色列一位妇科医学专家,母亲是一位美国艺术家。当医生的爸爸给了娜塔莉过人的学习能力,当艺术家的妈妈则赋予了她敏锐的艺术直觉。

3 岁时,由于父亲工作的变动,娜塔莉举家迁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开始了新生活。虽然家里并不富裕,没有大房子,也没有豪华轿车,但父母会把钱花在艺术和旅行上,一家人常去剧场、影院、博物馆……娜塔莉从小就极具文艺细胞,除了学习舞蹈外,古灵精怪的她还非常有表演欲,总是喜欢在家演上一段。

10 岁那年,娜塔莉在纽约长岛的一家比萨店里被星探相中,要让她为露华浓广告做模特。倔强的娜塔莉拒绝了做儿童模特的邀请,她对星探说:“不行,我不想当模特,我想当演员。”多年以后她回忆说:“从小我就跟其他孩子有些不一样。我有野心,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为了它们,我奋力拼搏。”

1994 年的一天,她被推荐给《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导演吕克·贝松。试镜时,13 岁的娜塔莉那种不肯放弃的眼神,给导演留下了深刻印象。娜塔莉终于从2000 多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因为这部影片,她饰演的那个捧着大花盆,倔强而独立、任性而自主的小女孩儿玛蒂尔德,牵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娜塔莉一演成名。

娜塔莉成名后,《美丽佳人》《盗火线》《火星人玩转地球》等片约接踵而来。过人的演技使小小年纪的娜塔莉成了最受好莱坞导演们青睐的童星。

入围科学天才奖

在娜塔莉名声大噪后,父母没有利用女儿来捞钱,而是想方设法把年纪尚小的她保护起来,比起涉足影坛,他们更支持女儿向着心中的名牌大学而努力。在世界影坛中,可以见到一些女明星迷失在自己的美貌中,永远无法发现自己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发光发热,而娜塔莉恰恰相反,她不但演艺杰出,还要证明自己在其他领域也同样杰出。

中学的时候,娜塔莉来到长岛一家公立学校,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同学们都不太在意她演员的身份。在学校里,她以爱学习著称,而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总是背着一个比自己身体还大的书包”。毕业年册中,娜塔莉被评为“最可能成为智力竞赛选手”的人,换句话说,她被同学们嘲笑是“最呆的书呆子”。但娜塔莉很快向同学和老师证明,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中学期间,娜塔莉就曾在专业科技期刊上发表过两篇论文,其中一篇名为《演示糖的氧气酶制法的简易方法》的论文,入围英特尔科学天才奖,并最终闯进了半决赛。英特尔科学天才奖是全美公认的要求最高、最精英的高中生科学竞赛,它吸引了众多有志于探索科学难题的出类拔萃的年轻科学家。很多参赛者长大后都成了著名的科学家。多年以后,当娜塔莉摘得奥斯卡影后桂冠时,《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中曾这样评价:在英特尔科学天才奖这项赛事69 年的历史中,历届获胜者和走到最后的那批选手,后来一共获得了7 项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2 项菲尔兹数学奖、6 枚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以及一长串的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而现在,又多了一项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99 年,娜塔莉凭借《星球大战》中的艾米达拉女王一角,成为观众心中的女神,并获得了金球奖提名。也是在1999 年,娜塔莉凭借高中全A 的优异成绩,同时接到了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经过权衡,最终她选择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专业。在演艺事业正如日中天之时,她决定暂时告别,她的想法很简单:“我要回学校读书去,不在乎这样做会否毁了我的事业。”“我尝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全面的人。而且我是真的对学习感兴趣,如果我像其他童星那样仅仅读完高中,我是不会原谅自己的。”

成绩仍是全班第一

在哈佛大学的学生名册里,娜塔莉·波特曼的注册资料上的名字是娜塔莉·赫许勒——这是她进入演艺圈之前的真名。“在电影里永远都是别人,我希望在私底下,能够做最真实的自己,所以进哈佛的时候用回了本来的名字。”如她所愿,在哈佛的4 年时间里,她不受打扰地平静度过。那段时间她几乎没有拍戏,每天素颜加牛仔裤,和同学死党在校园里高谈阔论。

不到20 岁的娜塔莉不仅有过人的美貌,还有惊人的头脑。她在哈佛的导师、神经心理学教授艾伦·德肖维兹说,娜塔莉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她关于测谎的毕业论文得了A+;作为他的研究助理,她又继续做了一段时间研究。艾伦还说,娜塔莉的心理学研究背景,对于她后来在获奖的《黑天鹅》中扮演性格分裂的角色有着很大的帮助,“她是一名懂得运用了自己学术背景的演员”。

除了给艾伦教授当助理,娜塔莉还加入了哈佛另一个教授史蒂芬·克斯林的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参与一项与婴儿前额叶发展与记忆有关的研究,并在科学期刊上以合著的署名,发表了以近红外光谱学成像方法研究大脑功能的论文。同学和老师们渐渐发现,这个刚进校门被人们误解为“无脑女演员”的女孩儿,在哈佛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一点点崭露头角,变成了睿智与聪慧的象征。

娜塔莉在获得了心理学学士学位从哈佛毕业后,她又回到故乡耶路撒冷,在希伯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业。在那里,她的学习成绩仍然是全班第一。

猜你喜欢

波特曼娜塔莉影后
杨紫琼:首位奥斯卡亚裔影后
飞翔的魔方
约翰·波特曼:改变世界城市天际线的建筑师
真爱的色彩
武侠影后郑佩佩
奥斯卡影后:我们是来干一番事业的
动物界的“影帝影后”
错过的圣诞节
守望爱情的铃兰花
“黑天鹅”娜塔莉•波特曼:怀着孩子去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