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玉米高产的制约因素与相应的技术方法

2019-10-18王修华

新一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技术方法制约因素

王修华

摘 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多种植于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它的营养价值高、应用性广,提高玉米产量,防止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等现象是我国广大农民普遍关注的事情。本文主要浅析制约玉米高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玉米高产;制约因素;技术方法

相比水稻、小麦而言,玉米具有耐寒性强、耐旱性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它一直是我国畜牧业、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的首选作物,提高玉米产量有助于促进我国部分行业的发展。因此,提高玉米产量是势在必行的。

一、制约玉米高产的因素

(一)气候因素

玉米不同于其他作物,它对于水份、土壤的要求并不高,降水过多、光照不足、降水过少等都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导致玉米出现产量下降的情况。因此,根据气候去进行玉米的种植与培育,对于提高玉米产量有很大帮助[1]。

(二)选种因素

玉米的品种繁多,在市面上有很多玉米的品种,农民在选择玉米品种时会遇到很多难题,选择好品种的玉米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选择不好品种的玉米会让玉米在成长期间出现很多问题,进而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从而降低了玉米的产量。

(三)种植因素

我国玉米的主要种植地为黄河以北地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地区的农民普遍采用机器种植的手段进行玉米播种,播种时并没有注意种子之间的距离、种子的数量以及土地肥力等方面,导致玉米的生长情况不佳,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四)施肥因素

土地的肥力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肥力不当会导致玉米出现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良的现象。目前,玉米施肥不当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只选取单一的肥料进行施肥,导致玉米出现营养过剩、环境适应能力下降的现象;另一种是选取复合肥进行施肥,会导致玉米出现营养不均衡的现象。这两种现象都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五)病虫害因素

玉米作为一种植物,它在生长的过程中不免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当病虫害发生时会对玉米造成很大的伤害,例如:蚜虫、双斑萤叶甲、玉米螟、粗缩病、叶斑病等都是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二、提高玉米产量的具体措施

(一)适时播种

由于我國国土辽阔,玉米在我国的种植范围也是很广泛的,北方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在春季播种较多,这些地区种植玉米的历史悠久,当地农民已经有丰富的玉米种植经验,可以在最恰当的时间去进行玉米的播种,保证玉米的生长周期稳定,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奠定了基础。南方地区可以种两次玉米,这就需要当地的农民根据当地的气候及环境进行玉米的种植,保证玉米可以在适合的环境下生长,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2]。

(二)选种优良

农民在选取玉米种子时应该选取具有高产潜力、耐密紧凑、大穗型的中晚熟品种,这样可以保证玉米品种的抗倒性比较强、抗病性能好,这种品种的玉米茎秆坚硬、根系发达,可以保证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抵御一些自然灾害的侵害,当病虫害以及部分自然灾害发生时,这些优质品种的抵抗性更强,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时间进行抢救,保证了玉米的产量。如:鲁单981、农大108、登海9号等都是优质的玉米品种,农民可以以此为参考进行玉米品种的选择。

(三)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步骤,随着我国机械化程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采用机械化进行玉米的播种、培育和收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米种植的效率,但是也需要农民去根据本地土地的情况、种植密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把机械化耕作与本地的玉米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结合,保证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接受光照、肥力均衡、苗均苗壮,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四)合理施肥

玉米的根深才能抗倒、抗旱、茁壮成长,因此农民应该施肥促进玉米根部下扎。对玉米进行施肥并不是简单地直接进行,要对土质、玉米品种、地力、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然后选取最适合的肥料进行施肥,为玉米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要在玉米施肥有三个时期:一是拔节前,施肥时应沿玉米幼苗一侧开沟,将肥料均匀地洒在15-20厘米处,以保障玉米根部可以充分吸收到肥力,增加玉米根部的稳定性;二是大喇叭口时期,这时施肥是为了保障玉米的穗大粒多,这时追肥应该控制在总氮量的50%左右;三是籽粒灌浆期,这时期施肥是为了增强玉米的光合作用,这时的施肥应该控制在总氮量的20%,合理进行施肥可以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养分,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3]。

(五)防治病虫害

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对于玉米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农民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防止玉米因病虫草害而出现减产的现象。例如,在玉米幼苗期,农民可以用9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时,农民可以用50%辛硫磷乳剂300ml/hm2与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25g/hm2混合兑水450kg/hm2,对病虫害进行一次性防治,可以减少玉米生长后期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对于双斑萤叶甲,农民可以选用4.5%高效氯氢菊酯1000倍液防治。通过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可以有效的解决玉米生长期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玉米的健康成长,进而保证玉米的产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玉米的高产,不仅要对玉米种植的土壤、气候、养分、水分等进行关注和改善,还要进行玉米品种的选择以及病虫草害的防治,保证玉米的健康成长,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参考文献:

[1]张光.优质高产玉米技术推广的问题及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9):208.

[2]郭红玲.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与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14):129.

[3]齐达.玉米高产的制约因素与相应的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14):43.

猜你喜欢

技术方法制约因素
土木工程灌浆技术的应用实践及实施要点分析
网球运动员双手握拍反手击球技术及训练方法
现场足迹检验技术方法分析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浅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应用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