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18左晓蕾

新一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对策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

左晓蕾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而且有利于发展全新的现代化教育。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更是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应用对策

多媒体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把多媒体运用到教育工作中去,更有利于发展全新的现代化教育。对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一些优势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具体应用中的优势:

(一)能更有效地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

画面一:校园里两排高大的杨树,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像是镀上了一层金子。一阵秋风吹来,落叶缓缓飘下。在画面切换的同时,配上背景音乐:童声朗读《秋风》。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精美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画面产生好奇心,进而开始探索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美妙的童声朗诵课文,使学生注意到课文中的部分生字,如风、叶、飞等,部分学生会开始主动跟着朗读,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些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画面二:教“”青、请、蜻、清、情、晴、睛”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蛙)”,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小河流水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清水的“清”字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上三点水旁,教师在“青”上用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就飞了过来,与“青”字组成了“清”字。通过形象的换偏旁方法,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学生逐渐地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主动去识字。

(二)能拓展学生视野,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长征》时,上课前,我首先引导学生观看纪录片《飞夺泸定桥》,通过观看,大家知道了我们的战士是怎样得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然后让学生闭目倾听配乐课文朗读录音,热血柔肠、铿锵有力的声音使学生仿佛走进了战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得非常轻松。

(三)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营造氛围,“积累”材料,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往写作文常常是令学生感到头疼的事。因为无“事”可写。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矛盾。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

2.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让学生有物可写。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既能演示静态图像,又能模拟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时空限制,展示课堂内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角度和顺序观察,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与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培养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一个教师怎样才能像一位高明的导游那样,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到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联想去感知美、欣赏美、体验美,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教师须尽可能地為学生提供、创设这种情景与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去想象,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

4.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学生只有说得“清”才能写得“通”。而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直观形象,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在练习说话时,教师借助课件,创设情境,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复述课文,编故事、想象说话等多种训练方式,启发学生动脑,合理想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强化语言与思维的训练。小学生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虽然有一定的说写基础,但把握不好尺度。但是通过声、图、文并茂的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去说,就可以将心里想的,准备说的写出来,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5.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多媒体的应用为提高学生评改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课前,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的习作,选择数篇典型习作作为评改的范文。上课时,将准备好的“范文”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再配以各种字体、符号、线条说明,教师的讲解一目了然,而且可以让枯燥的作文评讲课生动起来。

二、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利有弊,多媒体技术教学也是如此,它在给教师教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然这不是要否认多媒体技术的功劳,只要我们发现问题运用得当,会使多媒体技术能更好的为教师教学服务。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华而不实,不能紧扣教学内容。

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容易过分地强调华丽的外表,中看不中用的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还会存在。如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音响等,在课堂上不仅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策: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软件,它的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课件。

(二)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部分教师没有理解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内涵,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多媒体教学。因而在教学中没有注意把多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不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这样就难以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

对策:把握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应遵循“辅助”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和多媒体设备提供的教学信息。不能简单的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应遵循“以学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三)盲目使用多媒体,忽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

部分教师备课时没有对多媒体课堂的教学程序进行周密的设计,只是片面、盲目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认为多媒体对教学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从而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这样,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手段脱节,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生字的学习与书写,教师在黑板的书写比在课件中展示的要好。

对策: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之前,要弄明白这堂课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所选用的多媒体课件能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还需要采用哪些传统的教学手段相配合。

总之,现代多媒体技术这种辅助教学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但仍有一些不足,但这种不足是发展中的不足,前进中的不足,是瑕不掩瑜的,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勇于进取,不断探索,扬利去弊,就一定能让多媒体技术这朵奇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美丽的花朵!

猜你喜欢

应用对策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