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地质实践教学研究浅谈

2019-10-18赵志鹏王婧

新一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工程地质实践教学

赵志鹏 王婧

摘 要:工程地质实践教学作为工程地质理论课程的后续巩固学习环节,不仅是理论学习的延伸、深化和提高,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对于没有地质类背景的工科独立院校,在工程地质实践教学上存在较多不足。本文對笔者在承担工程地质实践教学任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独立院校为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在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改革中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地质;实践教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工程地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中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工程地质专业知识学习主要是为了日后在工作中能够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判断其对工程项目产生的影响,而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的理论知识到了工程现场无法发挥作用,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支持。因此,在当前的教学中必须通过地质实习这一教学环节来加以弥补。虽然工程地质实习在本校只有一周时间,但有其他课程不能取代的作用。对于本校学生毕业后普遍走上施工单位这一现况,未来必须具备野外地质知识和解决工程中地质问题的能力,且工程地质的知识特点比较抽象,直接理解不易,需要建立感性认识,这些需要通过实践学习加以解决。

一、工程地质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实践教学方法存在缺陷

目前本校在工程地质实践教学中以野外实习为主,由于实习时间安排、交通便利等条件限制使得野外地质实习地点相对较少,同时教学方式也较单一,以参观实习为主,实际获得知识不足,学生不需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教学组织复杂,同时外出实习班级较多、学生多,实习现场纪律较难控制,指导教师讲解时学生有效知识接收学习不明显;野外实习存在安全管理上的隐患。

(二)指导教师经验不足

工程地质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地位不突出,具有地质专业背景的教师数量少,尤其对于笔者所在的独立院校而言开办土木工程专业历史不长,大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在指导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时,涉及地质方面的背景知识不足。同时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角色转换,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三)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工程地质实践教学资源投入高校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首先野外实习教学交通费、住宿费等涉及面广且高;其次是现代化实习工具更新不足,大多院校停留在地质三宝的水平,和现在学科发展、行业应用的要求相距较远,从而使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难以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应用技术型实践人才。

(四)学习模块单一

工程地质实践侧重地质基本知识的教学,如矿物岩石、岩土特性、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等知识,这些知识是成为一个合格工程师的基础,但这仅是理论知识的的现场识别,实际上对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帮助有限。

二、为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如何进行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改革

(一)布置任务以驱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工程地质实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地质现象,还要让他们通过实习来建立自身的地质思维。为此,在学生野外实习中的每个实习地点结合特征提出工程实践问题,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实习笔记中不能仅仅是走马观花的介绍实习地点的特征,而需要主动结合指导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指导教师也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野外地质现象并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去进行分析总结。

(二)加强工程建设与地质学习相结合的过程指导

在工程地质实践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质学知识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外,结合具体情况与工程建设实际相结合起来。例如,结合实习区域的建筑物、隧道、桥梁、公路等工程建设介绍岩体结构的类型及分级标准,讲解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和施工方法,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地质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实践内容模块化

指导教师提前分析实践学习地点特征及代表性工程问题,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分解细化,使实习地点同知识点紧密结合,将教学安排、实习内容、实习过程等方面做到模块化,提升实习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

教学开展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主导。对开办土木工程专业历史不长的独立院校高校来说具有地质专业背景教师不足,因而在实习教学时,应建立实习指导团队,精心挑选有丰富工程地质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团队负责人,带头学习弥补欠缺的基础知识,并不断学习工程地质学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向,通过实习指导积累团队工程经验,做好工程地质实践教学师资储备。

(五)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有利于解决实习地点单一、实习场所少和实习效果不佳的问题。在丰富了工程地质实践场所和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实习单位专业工程师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力,让学生和指导教师同时得到现场一线的专业知识,丰富知识面,紧贴行业发展最新技术的工程实践应用,一举多得。

三、结语

工程地质实践教学目前在独立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教学方法、教师能力、教学投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应用技术型工程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到目前独立院校存在的发展时间短、软硬件建设较弱的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投入更多精力,总结经验发挥创新能力,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将工程案例渗透进日常的教学环节中,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开拓思路。

参考文献:

[1]叶四桥,陈洪凯,唐红梅.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地质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104-106.

[2]刘勇健,张丽娟,李子生,梁仕华.土木工程地质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52-53.

[3]董金玉,袁广祥,黄志全,于怀昌.基于实践性人才培养的地质工程本科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115-117.

猜你喜欢

工程地质实践教学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2018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审稿专家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ABAQUS软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