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2019-10-18陈林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9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创业大学生

陈林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工具。从哲学的高度来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和在实践中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精神要做到三个“统一”,即把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统一起来,把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起来,把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辩证统一起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创业;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把创新发展提升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为了贯彻落实创新发展战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进入了全民化的创新创业时代。在此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乘势而上,面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在全国各高校蓬勃开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科学的人生观。所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来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不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和在实践中积极推进创新创业的开展,也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分析如何在实践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恬动。

一、创新创业必须做到把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统一起来

创新创业是一种探索性、开拓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一种创新性的认识和实践,目的是为了探索客观事物某一新的属性和规律。创业活动则是创新的一种具体体现,表现为创造某种新的产品和某种新的服务。那么,人们如何才能做到发现客观事物新的性质和规律以及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呢?这里面涉及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创新”。從哲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蕴含着敢于打破陈规的批判精神和善于标新立异的创造精神。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品质。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通过改造世界社会性的物质活动以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实践活动中,人类通过具体的行为方式否定外在世界的自然存在状态,打上人类意志的痕迹,进而把“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最终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践活动所具有的这种否定性和创造性,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批判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具体体现就是辩证思维方法。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可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就是要我们以运动和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断用新事物去取代旧事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强调的就是批判和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实践活动方式越来越丰富。而在适应现代实践活动方式中人类又建立了一系列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领域,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有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有解释学方法、价值评价方法、行为科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等。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人类还会建立起更多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对于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类发现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重要思维工具。因此,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人类进行创新创造的重要思维方法。

那么,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认为,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辩证思维方法是从整体和普遍意义上揭示世界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的关系,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则主要从某一具体层面研究事物之间的某一具体关系。因此可以说,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体现,两者共同统一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

正是由于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都强调要创新创造,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现代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树立否定精神、批判精神、质疑精神、开拓精神、求变精神、冒险精神、创造精神。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进而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创业必须做到把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起来

前面说到,创新创业是一种探索性、开拓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而认识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所以创新创业本质上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因此,从认识和实践关系的视角看,我们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是一个思维认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实践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时必须把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起来。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与动物那种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不同,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实践的计划性表现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是盲目的,人类在开始某项实践活动时就已经在头脑中构造了行动蓝图。实践的目的性表现在,人类能够通过利用客观规律达到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改造,进而使人化了的客观事物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实践还具有创造性。实践活动能够按照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的事物。具体说来,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发现和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通过感性的物质性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出自然界本身没有的东西;另一方面,在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践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人的主体意识和认识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因此,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一种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这就是说,实践与认识之间呈现出一个不断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即“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推动着创新创造向前发展。

正是由于创新创造渗透在“实践—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所以,创新创业不仅要求我们要从实践中获得新认识,更要求我们要把新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改造客观世界。所以,创新创业必须在实践中进行,离开了实践,所谓的创新创业就只停留在思维领域了。创新创业就是要求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直至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依据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去能动地改造客观对象,最终使客观对象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就告诉我们,创新创业必须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无论是进行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创业活动都必须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和完成。另一方面,“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也表明,对事物本质的追寻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反复多次才能逐步实现。因此,创新创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中间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

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把思想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创业。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艰难曲折的,要有迎接困难、战胜挫折的心理准备,并在实践中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

三、创新创业必须做到把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辩证统一起来

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句话实际是在强调,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要做到把认识和利用客观事物的规律同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结合起来,即把求“真”和求“善”结合。在马克思看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两大原则,两者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现实统一。认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既是通过实践发现和揭示真理的过程,又是通过实践实现价值的过程。这就是说,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有两个任务和目的,其一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获得真理;其二是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使客观世界满足人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以实现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所以,从真理和价值关系的视角看,作为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创新创业,也要将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统一起来。

一方面,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必须把追求真理放在创新创业的首位。作为表现为探寻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创新活动以及创造某种新的产品和某种新的服务的创业活动,如果从真理的视角看,实质就是对真理的追寻和应用。事实上,任何的创新都不可能通过凭空想象、主观臆测实现,而要从客观对象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对客观事物新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并将其回到实践中去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同时,马克思又认为,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我们也要做到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统一起来。一方面要认识到创新是絕对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某一个具体的创新都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揭示;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创新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某一具体的创新不可能完全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创新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创新活动,可以说其当下的这次创新活动是有限的;但对无限发展的世界来说,创新又是无限的,是可以无限持续和发展下去的。

另一方面,创新创业的过程也是实现价值的过程,必须把追求价值作为创新创业的落脚点。马克思认为,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人之所以要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价值是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应把握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同时也是指引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因而,人们在追求真理的时候要把追求“善”作为落脚点,注意把真理与价值统一起来。从实践活动所具有的这种对价值的追求来看,创新创业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把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促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美好作为落脚点,而不能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破坏人类社会的和谐美好。

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并且在实践中将两者统一起来。也就是说,要引导大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时将求真和求善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时,一方面要按照世界和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追求和服从真理;一方面要以有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和谐为落脚点,而不能危害甚至破坏人类社会的发展。事实上,也唯有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统一起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创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