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从今夜白,味是故乡浓

2019-10-18赖清娉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红薯乡愁社团

赖清娉

江西省平川中学心声文学社位于赣南红土地上,社团成立于1990年,立足于服务全校师生,以“文为心声,用笔书写青春”为宗旨。同学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用笔书志,心怀天下。社员多人参加世界华人作文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等,喜获佳绩;文学社多次在江西省荣获“优秀社团”称号,成为革命老区的明星社团。

指导教师:王烈权  李丽葭

上榜理由:★★★★

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写道:“不多的一点回忆,是将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的。”而有关家乡,有关味道的记忆便被我装进了瓶中。闲暇之余,捧起看看,思绪也一点点飘回曾经。

记忆从长眠中醒来,拂去尘埃,山河如故,乡音未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美食滋润一方人。家乡的味道,不知浸染了多少人的童年,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小时候日子清寒,菜里难有肉腥,若有人家买了肉,便视如年节,喊上邻里乡亲一起,做一道叫“粉笼床”的菜。笼床是篾条编织的蒸笼,底端铺一张荷盖,芋子、红薯、萝卜、五花肉加盐、酱油、米粉等佐料搅拌后叠成宝塔状卧于荷盖之上,再用大火蒸十来分钟便香味四溢。味蕾的记忆是如此倔强,即便时隔十来年,我还记得许多个炊烟袅袅,踏着落日余晖走回家的下午,荷香和肉香夹杂着清新的茶香飘入鼻端,笼床盖揭开的一刹那,香味儿让所有人的目光凝聚到了一处。筷子开动后,大人客气谦让,小孩却大快朵颐,大呼过瘾——人间至乐,莫非如此。

对了,还有红薯。农村孩子的童年谁少得了红薯呢?秋风起了,寒霜降了,地里的红薯便成熟了。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做红薯干。这个活儿繁琐又漫长,每有一户人家要做,村里的妇人就会赶来帮忙。挖红薯,洗红薯,切成薄片,放在日头底下晒,晒干又蒸,蒸了继续晒,一直到红薯片在冬日太阳底下能照出人的影子才被收进缸里。此时,节气已近寒冬,二十几个妇人孩子围坐在一起,中央摆放着的是这个冬天才晒好的红薯,冬日的暖阳斜斜地落在每一个人身上,熨帖温暖。这种暖来自太阳,也来自甘甜的红薯,也来自在场的每一位邻里乡亲,可暖整个冬季,也可暖一辈子。

芭蕉窗外雨声急,匆匆而过的是时间,韶光恍如昨,唯有清风明月共鉴。不知从何时起,快得似乎是一瞬,小山村不复旧时模样。所有木楼瓦房全部消失,代之以又高又密的楼宇。这楼宇密得啊,一下就能窺见对面邻居餐桌的晚餐。我们住得虽然亲近了,可随着一道道围栏被构筑,犹如在人与人心中竖起一堵堵高墙,将自己囿于一方天地,也屏蔽了对外界的感知。村里车水马龙,来来往往,人声鼎沸,卖糯米团、红薯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粉猪肉更是餐餐都吃得到,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复童年时的可口。

少了些什么?少了什么呢?回溯过去的光阴,我恍然大悟,粉笼床、糯米团子、红薯干让我念念不忘的不止是其可口,更有着那段被岁月悄悄镀了光晕的时光,和那段时光里温良淳朴的乡民乡情。它们不过是最简单的食材,却给了我和更多的在外漂泊的游子以精神慰藉。

“愿此生吾如绿水, 君作青山,绿水青山两相看,直到绿水枯竭,青山白头。”家乡的山水如此情深意长,浸润了我的整个童年。

处于大山深处的山村中,它的美食没有华丽的外表和富有层次的口感,它的建筑没有高楼大厦,它只有淳朴与天然,然而这正是当今社会我们所追求的回得去的故乡,留得住的乡愁。

举起酒杯,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一杯敬乡愁,一杯敬家乡的味道。

猜你喜欢

红薯乡愁社团
缤纷社团
永远的乡愁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乡愁
蒸红薯,学一招
九月的乡愁
坚强的红薯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