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打印技术结合标准化病人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019-10-18王德峰朱庄臣张喜善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骨科医学生教学效果

王德峰,陶 如,朱庄臣,张喜善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医务人员的各项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医学生的培养,不但需要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但随着医学专业的扩大招生,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及维权意识的增强,以临床患者来进行日常教学阻力逐渐增大,导致临床实践教学效率显著降低[1],其最终结果导致学生只顾及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临床思维及操作能力不足。因此,目前情形下,怎样探索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弥补以上的不足,使学生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效的结合,兼顾学生的医德人文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骨科教学实践中发现,比较普遍的临床教学方式为教师给学生示教查房,在病房进行阅片及讲解,或利用骨骼模型、PPT 等方式进行讲解,在传授系统知识方面效率偏低[2]。本文将3D打印技术结合 SP 教学模式引入骨科教学的应用中,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及人文素养有机的结合,观察其教学效果,探讨改善医学实践教学效果的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我国SP病人的应用现状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指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没有医学背景的正常人,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后能准确地扮演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能真实模拟患者的临床情况,给学生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的功能[3]。SP在我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4],第一阶段应用于体格检查和问诊;第二阶段是临床问诊和体检病例的教学与评估;最后阶段是用于临床技能多站式综合考试。将 SP 模式引进临床教学中,从开始就指导学生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方法,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际,达到了理论联系临床的效果。这不但可以缓解当前医学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而且还可更好地解决在临床带教中所发生的与病人的矛盾及医学伦理问题。

二、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现状

3D 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数据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方式制造物体模型的技术,即通过逐层叠加材料组成 3D 实体模型[5]。骨科教学因为涉及众多骨骼结构,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而目前骨科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直观性和可操作性。3D 模型的出现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针对一些局部解剖结构复杂、难以使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的伤病,根据影像学资料,应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教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教学,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病变结构的特点并理解疾病发生的病因与原理。很快能熟识并加以应用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6]。

三、3D打印技术结合SP病人的教学方式在骨科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

骨科临床教学不但需要阐明疾病及创伤的病因,特点和进行准确的诊断,还需要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不具有临床经验,对于外科操作十分生疏,往往学习周期长,对手术方法的选择没有判断能力。此外,骨科临床操作性强,而缺乏临床动手机会也是临床教学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7]。因此,将3D打印技术结合SP病人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以期待克服临床上遇到的诸多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SP病人在骨科教学的培训及优势。

将 SP引入骨科教学法中,更加符合实际的临床诊疗过程,学生有种亲临病人就诊现场的感觉,学生随时可以和病人交流,随意补充病史,体格检查,有利于学生进行临床技能的锻炼和提高。这样学生不但能在教学过程中见到疾病的典型体征,从而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大大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接触病人和病人沟通的能力。在长期的临床医学教育中, 带教老师往往忽略基本的医患沟通指导。医患交流同样需要进行专业训练,而此项教育培训缺失的结果就是当前居高不下的医疗纠纷与暴力事件。 骨科临床教学中,同样缺乏“以人为本”的医患沟通与人文素养教育,加强对医患间不信任甚至纠纷的沟通处置能力培训,通过选取合适的SP,医学生对SP进行病史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医学生不但学习了课本内容还培养了面对患者的信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应用 SP 进行骨科临床教学,能够缓解当前医疗环境下患者不配合、临床病例不足导致的医师临床实践机会偏少的问题,实现对教学内容和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出科考核的客观公正。

(二)骨科3D打印技术的优势。

3D打印实物模型可以将病理形态特点,形象直观立体地呈现于学生面前。通过在骨科实践教学中的积极应用,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7]。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学生不具有临床经验,缺乏临床动手机会,外科操作十分生疏也是临床教学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8]。通过各种3D打印模型,每个学生都能在模型上进行各种手术,他们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很多质疑。教师给相应的答案,这显著提高了课堂气氛和互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因此,3D打印技术与SP教学相结合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各项表现,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团队协助能力及人文意识。经问卷调查显示,3D打印技术结合SP病人引入骨科教学后,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显著提高,理论考核成绩也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见附表),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附表 不同教学组别考试成绩比较分)

注: *表示与传统法教学组相比,P< 0.05

(三)3D打印技术结合SP病人在骨科教学中的优势。

3D打印技术有很多优点在于教学方法是难以取代的,它是骨科临床课程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3D打印技术仍然需要为了与传统的教学合作,以更恰当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结合SP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既巩固了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又强化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并通过SP患者的交流,增加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值得推荐的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骨科医学生教学效果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