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小型停车场出入线接轨方式

2019-10-18颜燕舞

铁道建筑 2019年9期
关键词:单线正线车辆段

颜燕舞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63)

车辆段和停车场出入线是确保列车进入正线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它还担负着车辆夜间进出正线进行沿线维修作业,运送机具材料和工作人员的任务。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中指出出入线应在车站接轨,宜选在线路的终点站或者折返站;必要时可根据车辆基地的位置和接轨条件按八字形两站接轨[1-3]。对于环线,根据运营需求,出入线设计须尽量平衡高峰小时内外环收发车能力[4-6]。

武汉12号线为武汉主城区超长距离的环线,线路全长59.9 km。设1 段2 场,分别为丹水池车辆段、板桥停车场和复兴村停车场。

丹水池车辆段设置于江岸区的丹水池区域。根据车辆运营需要、车辆段设计规模、接轨条件及其在全线中的重要性,丹水池车辆段出入线采用八字形接轨形式,满足双向收发车需要,同时可以实现列车调头转向功能,以平衡车轮的磨耗[7]。板桥停车场位于洪山区的板桥区域,受接轨站设置情况、出入线接轨条件及沿线其他控制因素影响,板桥停车场采用单站双线接轨方式能够满足高峰小时行车量单向收发车能力要求。环线内环高峰小时发车线路仅丹水池车辆段1 条出入线;外环高峰小时发车线路有3条,即板桥停车场2 条出入线和丹水池车辆段1 条出入线。由于12 号线为环线,为了改善线路收发车能力及间隔,计划于江汉区的复兴村设置8 列位的小型停车场,采用单线接轨方式。段场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段场分布(单位:m)

1 停车场选址

复兴村停车场选址如图2所示。复兴村停车场场址东部分布有复兴五村新村的大量住宅,北侧为汉宜铁路,南侧紧邻京广铁路客车整备场。停车场呈东西向布置,东宽西窄。西侧因有规划高架铁路和既有7 号线,无布置库房条件。周边既有情况复杂,铁路和市政管线密布。停车场用地最长处约670 m,最宽处约200 m,总用地面积约95 600 m²。

停车场位于复兴村站至黄海路站区段,距离复兴村站约400 m,距离黄海路站约1 300 m。GB 50157—2013 中规定:困难条件下,规模等于或小于12 列位的停车场出入线可按单线设计。结合场址周边情况,复兴村站常规顺向接入停车场的接轨方式无法满足GB 50157—2013对平面、纵断面设计的相关要求[1]。

图2 复兴村停车场选址

2 接轨方案

结合全线出入线接轨情况,同时考虑复兴村停车场规模,复兴村站拟采用折返入库的接轨方式。列车发车路径为:列车自停车场驶出库区后,经咽喉区行至牵出线,此后调转车头,经出入线直接上正线作业[8]。反之即为收车路径。

结合正线线路及车站布置情况,对停车场出入线设计了复兴村站单线折返入库接轨、黄海路站单线接轨、复兴村站和黄海路站八字形接轨3 种接轨方案。以下进行对比分析。

方案1:复兴村站单线折返入库接轨方式(如图3所示)

图3 复兴村站单线折返入库接轨方式示意

复兴村站设置为地下一层岛式站,于车站西侧(小里程端)设置1 条停车线兼折返线,具备站后折返功能,主要用于二期运营段折返。同时于车站小里程端设置单出入线接入复兴村停车场,满足运营需要。出入线长约0.77 km,最小曲线半径300 m。

方案2:黄海路站单线接轨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黄海路站单线接轨方式示意

黄海路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出入线于车站大里程端引出,下穿铁路通道及高架桥后接入复兴村停车场,出入线长约2.50 km,最小曲线半径250 m。

方案3:复兴村站和黄海路站八字形接轨方式(如图5所示)

图5 双站八字形接轨方式示意

该方案为方案1 和方案2 的组合,能同时向内、外环发车和收车。

3种接轨方案对比见表1。

表1 3种接轨方案对比

3 个接轨方案均基本能满足运营要求。方案1 仅能单向发车或收车,所有车辆进出均需折返作业,运行路径不顺畅,但出入线长度短,工程造价低。方案2仅能单向收车或发车,向内环发车和外环收车需折返,车辆进出路径较顺畅,运输组织灵活性一般,出入线较长,工程造价较高。方案3能同时向内、外环发车和收车,仅向内环发车和外环收车需折返作业,车辆运行路径顺畅、且运输组织灵活性较好,但控制因素多,出入线长度长,线形较差,工程造价高。综合全线出入线设置情况,且考虑到本停车场仅8列位,为了节省工程投资,推荐采用方案1。

3 推荐方案出入线平面、纵断面设计

1)平面设计

出入线从复兴村站引出后,与正线并行200 m 左右,以半径300 m 的曲线向西南前行200 m,然后以半径300 m 的曲线前行400 m 接入停车场。出入线全长770.341 m,共设曲线2处,曲线半径均为300 m。

2)纵断面设计

出入线单线从复兴村站引出后,先设置1 段坡长230 m,坡度2‰的下坡,然后以1 段坡长480 m,坡度27.956‰的上坡上跨正线,最后设置1段长60.341 m的平坡与停车场牵出线相接。出入线最大坡度为27.956‰[9]。

4 推荐方案出入线收发车能力论证

车辆基地出入线发车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由车辆基地进入到正线的列车对数,收车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由正线进入到车辆基地的列车对数。出入线收发车能力需与正线的运营能力相匹配,与正线列车的运行间隔相适应[10-11]。

推荐方案出入线各部分长度如图6所示。

图6 推荐方案出入线各部分长度(单位:m)

轨道交通正线上道岔直向允许通过速度应与正线速度保持一致[12]。结合12号线设计速度,出入线采用9 号道岔与正线接轨。考虑车辆进站,停站上下客,发车出站等系列接发车过程,计算得出停车场向正线内环发车最小时间间隔为109 s,最大发车能力为33对/h;外环收车最小时间间隔为117 s,最大收车能力为30对/h,满足设计远期高峰小时行车量30对/h的要求。

复兴村停车场出入线收发车能力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复兴村停车场出入线收发车能力计算结果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武汉地铁12 号线复兴村小型停车场出入线3 种接轨方案的分析,推荐采用复兴村站单线折返入库接轨方式。建议:

1)线路平面应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力求顺直,尽量采用较大半径曲线,并充分考虑现有及规划的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市政管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方法、工程造价等诸多因素进行多方案对比,选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线路方案。

2)线路应尽可能减少对城市规划地块的分割,力求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

3)出入线应结合接轨站正线条件,综合考虑运营组织、行车组织交路等诸多因素设置,达到方便折返、存车和调度灵活,有利于运营的目的。

4)出入线需结合全线车辆段和停车场设置情况进行设计。对于环线,需考虑全线内外环收发车能力,以满足运营需求。

猜你喜欢

单线正线车辆段
某地铁车辆段上盖隔震结构的破坏机制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物业特点分析
地铁正线隧道分岔段火灾烟气通风控制研究
单线隧道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步距优化研究
埃及Badr车辆段排水方案分析
中老铁路单线长隧贯通 国内玉磨段完成投资近九成
单线重载铁路双接近区段设置方案探讨
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车辆段联锁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区间综合监控系统在单线双方向自动闭塞线路的应用
无锡地铁一号线列车正线断激活故障原因分析及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