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度对乌苏里拟鲿受精孵化及仔鱼生长的影响

2019-10-16周明华余祥胜强晓刚史文竞

水产养殖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仔鱼生长率受精率

周明华,余祥胜,强晓刚,史文竞

(1.盱眙县淮河镇农业技术服务站,江苏 淮安 211707;2.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淮安 223001;3.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为鲿科,拟鲿属鱼类,广泛分布于黑龙江、珠江,洪泽湖、太湖等水域[1,2]。乌苏里拟鲿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价值高,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的欢迎[3]。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大肆捕捞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目前在很多自然分布区都已很难捕获野生个体[4]。目前,已有较多关于乌苏里拟鲿的相关研究报道,但大多数研究集中于人工繁殖[5-9],苗种培育[10-12],营养生理[13],遗传学[3,14-17]等方面,对于胚胎发育的研究亦有少量报道[18,19]。

温度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温度对于鱼类的胚胎发育[20]及生长[21-23]有重要的影响。温度通过影响鱼类体内消化酶的活性及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从而影响鱼类的代谢反应速率,进而影响鱼类的胚胎发育、存活和生长。高温还会增加鱼类细胞中的氧化还原压力,降低鱼类的免疫能力,从而导致鱼类的疾病甚至死亡[21]。在适温范围内,温度可以通过促进鱼类新陈代谢速率的提高,从而影响鱼类的存活和生长[24]。Hofmann和Fischer[25]对江鳕的研究中指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可以提高鱼类的摄食率和生长率,从而促进生长;而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范围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率会逐渐下降。

目前,温度对乌苏里拟鲿胚胎发育及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还严重不足。乌苏里拟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4~32℃,故该试验共设置24、26、28和32℃四个温度组,研究温度对乌苏里拟鲿胚胎发育及胚后30 d的生长的影响,以期为乌苏里拟鲿的苗种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亲鱼来自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选择体表光滑匀称、无病症、有较强活力、体格健壮、体质量较大、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作为试验用亲鱼。雌雄分开,暂养于水泥池中,等待催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24、26(对照组)、28和32℃四个温度梯度,采用武汉瑞华仪器所生产的HP 1 000 GS型智能人工气候箱对温度进行控制。试验持续至乌苏里拟鲿仔鱼胚后30 d,胚胎发育期间统计受精率及孵化率,仔鱼出膜后每隔5 d挑选50尾仔鱼,测量体长、体质量,并据此计算生长率。出膜后,挑选500尾活力良好的仔鱼分开饲养,30 d后,统计乌苏里拟鲿仔鱼的存活率。试验期间所用养殖容器是规格为60 cm×40 cm×20 cm的塑料水箱。试验共2次重复。

1.3 催产及人工授精

选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工合成丘脑下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马来酸地欧酮(DOM),这3种常用的催产激素处理雌、雄亲鱼,雌鱼采用二次注射法,雄鱼采用一次注射法。催产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及人工授精方法,参考文献[2],人工授精后将受精卵放入人工气候箱的塑料水箱中孵化。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及SPSS 16.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温度对乌苏里拟鲿受精孵化的影响

温度对乌苏里拟鲿受精孵化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对照组(26℃)受精率最高为95.6%,低温(24℃)、对照(26℃)、中温组(28℃)之间的受精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均超过92%;而高温组(32℃)的受精率显著低于低、中温及对照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孵化率最高,其次是中温组,中温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孵化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温组的孵化率均低于对照组,低、高温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0—30日龄的时间段内,中温组仔鱼存活率最高,为76.2%;低、中温及对照组的存活率均超过70%,低、中温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组的存活率低于70%,高温组与中温、对照组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温度对乌苏里拟鲿受精率、孵化率及存活率(0—30日龄)的影响

2.2 温度对乌苏里拟鲿体长、体质量的影响

乌苏里拟鲿仔鱼孵化后,5—30日龄各试验组平均体长见图1,结果显示:低、中温组,5—30日龄乌苏里拟鲿体长增长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高温组,5—20日龄乌苏里拟鲿的体长增长较对照组小,10、15日龄的仔鱼体长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0—30日龄,乌苏里拟鲿体长恢复正常,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温度对乌苏里拟鲿体长的影响(5—30日龄)

乌苏里拟鲿仔鱼孵化后,5—30日龄各试验组平均体质量见图2,结果显示:低、中温组,5—30日龄乌苏里拟鲿体质量增加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高温组,5—20日龄体质量较对照组小,但仅于10日龄时,表现出具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20—30日龄,乌苏里拟鲿体质量恢复正常,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2.3 温度对乌苏里拟鲿仔鱼生长的影响

据各温度梯度生长率的统计结果(图3)可以发现:24~28℃范围内,乌苏里拟鲿仔鱼的生长率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到32℃时,生长率反而下降,较28℃组的生长率低,28℃组的生长率是各试验组中最高的。利用二次方程对乌苏里拟鲿仔鱼的生长率(AGR)进行拟合分析,得到拟合方程为:AGR=0.0225T-0.0004T2-0.2988(R2=0.8218)。通过对曲线求导计算极值的方法求得,水温为28.125℃时,生长率AGR取得最大值,故推测0—30日龄的乌苏里拟鲿仔鱼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13℃。

图3 温度与乌苏里拟鲿仔鱼生长率之间的关系

3 讨论分析

3.1 温度对乌苏里拟鲿受精、孵化、存活率的影响

根据表1,受精率、孵化率在26℃条件下达到最高,仔鱼出膜后0~30 d,在28℃的条件下其存活率最高,而温度过高对乌苏里拟鲿的受精率、孵化率、存活率均有较大的影响(P<0.05)。这与陈子桂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表明,乌苏里拟鲿的受精率、孵化率在25.8℃的条件下为最高,;而存活率的最适温度为25.8℃,这与该试验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两次试验的试验时间不同,且试验鱼苗并非同一批次苗种。在鱼类孵化的最适温度范围内,胚胎的受精率、孵化率最高,而当温度高/低于最适温度,均会导致胚胎的畸形、死亡,导致存活率降低[13,26]。根据蒋明霞等[26]的研究发现,鱼类孵化的最适温度与存活的最适温度可能出现不相同的情况,与该试验结果相一致。高温条件下,乌苏里拟鲿的受精、孵化、存活率均较低,可能是因为乌苏里拟鲿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精子活力降低,胚胎及胚后发育部分酶活性降低,导致体内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导致鱼类受精率、孵化率、存活率降低。

3.2 温度对乌苏里拟鲿生长发育的影响

该试验所采用的材料是从受精卵到30日龄的乌苏里拟鲿仔鱼,刚出膜的仔鱼的体质量与30日龄的仔鱼的体质量相比,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直接以控温试验结束后的体质量与时间的比值作为生长率(AGR)的指标。

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不仅完成各发育阶段所需时间缩短,而且其开口时间也相应提前[27-28]。该试验中,中、高温组的仔鱼从受精卵到开口只需两天的时间,而低温组则要三天半的时间。在24~28℃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乌苏里拟鲿仔鱼的生长率逐渐提高,而当温度超过28℃时,乌苏里拟鲿仔鱼的生长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对黄颡鱼[29]、罗非鱼[30]、大鳞鲃[31]、军曹鱼[32]、大菱鲆[33]等的研究同样表现出,随着温度升高,生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最适温度下,幼鱼的体内环境与体外环境相适应,调节机体适应环境、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较少,用于生长的能量较多,因此幼鱼的生长速率加快,转化效率提升[34];而当温度高于鱼类的最适温度时,一方面高温增加了鱼体内的能量消耗,另一方面高温使鱼体内的消化酶活性改变,进而影响了鱼类的摄食强度、消化吸收效率等生理机能和代谢水平,从而影响鱼类的生长[35-37]。

4 结论

乌苏里拟鲿的胚胎发育最适温度为26℃,当水温超过26℃时,会导致乌苏里拟鲿的受精率、孵化率降低;乌苏里拟鲿仔鱼(0~30 d)的存活率、生长率,在28℃的条件下最高。利用二次方程对乌苏里拟鲿仔鱼(0~30 d)的生长率(AGR)与温度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得到拟合方程为:AGR=0.0225T-0.0004T2-0.2988。通过求导推算极值的方法,得出乌苏里拟鲿的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8.13℃。

猜你喜欢

仔鱼生长率受精率
林龄和立地条件对冀北山地油松单木生长量和生长率的影响
浅析影响仔鱼开口摄食的因素
鲁西南地区影响大蒜二次生长率的因素分析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日本落叶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积生长率代替林分蓄积生长率可行性验证
齐口裂腹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生长点的确定
浅谈提高鸡的人工受精率的措施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