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写作与传播特点分析

2019-10-15宋莹盈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微信公众平台传播

宋莹盈

摘要:自媒体环境下,微信公众平台日臻完善和成熟,对于新闻的传播力度也是空前强大,公众平台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媒体传播平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新闻的传播具有及时性、效率高、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征。但同时,平台中新闻的质量却是良莠不齐的,平台中充斥着低质量的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对大众产生了困扰。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如何迅速的将高质量有价值的新闻准确的传播给大众,这需要我们从新闻的源头——写作上进行分析和探索。本文在分析自媒体环境下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写作与传播的特点的过程中,发现平台上的新闻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写作;传播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增加的一个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申请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实现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包含了服务号、订阅号和小程序,借助这一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其实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

当下我国微信用户已经达10.82亿,随着微信公众号功能的日臻完善,注册数量现在已经超过2000多万个,小程序以空前的速度崛起超越百万。各大媒体平台纷纷推出自己的公众号,在微信平台上实现与粉丝的互动。尤其是订阅号,不仅为媒体和个人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而且构建了一种与读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目前的新闻类媒体公众号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纸媒报业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依赖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迭,微信公众平台甚至以其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获得广大网友的青睐,使得微信公众平台已然成为各类新闻媒体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写作特点

微信公众号平台作为新闻写作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时代性吸引着大量的微信用户。

(一)创新性强

微信平台上的新闻实现了写作内容、写作方式和体裁的多样化,凭借着新闻消息的精准投放,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对于新闻消息的需求。在新闻写作的内容上,平台发布的消息包罗万象,涉及方方面面的新闻热点,大到国际社会,小到民生百态,所选取的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时事。而且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写作,微信平台上的新闻消息将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完整的结合起来,呈现给受众良好的视觉效果和阅读效果,这种创新性的新闻写作模式对于消息的传播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

在新闻写作的方式和体裁上,由于公众平台对于字数等的限制较少,也让新闻消息的发布者可以自由选择新闻的体裁。除了消息、通讯和专访外,很多公众号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就格外精彩。像“凤凰WEEKLY”自称“有温度、有情感、有趣味”,经常对一些热点和特殊的事件进行深度解读,观点新颖独特,说理透彻,往往一针见血,满足了大批喜欢看新闻评论的网友。而“澎湃新闻”称自己是“有内涵的时政新闻”,经常对于一些新闻事件做深度追踪报道,完整的呈现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既尊重了新闻的事实,又满足了网络传播时代群众的好奇心。

(二)时代性强

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的写作上抓住能够抓住受众的特征,紧随科技的脚步前进,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严肃官方,微信上的新闻写作语言相对自由化,除了具备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之外,平台上的语言风格更加灵活多变,或幽默风趣、轻松活泼,或言辞犀利、鞭辟入里,或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文章经常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与微信用户的年轻化和平民化的特征相对应,让用户及时获取新闻资讯,满足碎片化的阅读需要。

同时,微信公众平台在不断的更新,融入新的技术和功能,让新闻消息的写作和传播更具表现力。新华社推出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建立分享页进行视频直播。此外,还借助现场云、小程序等进行动态新闻消息的发布。可见,在进行新闻的发布和传播中融入新的技术手段,不断赋予微信公众平台新的具有时代性的表现形式,能让新闻更“新”。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传播特点

(一)信息发布及时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活跃着各类自媒体、专业新闻媒体、政府组织等账号,他们借助这一平台发布原创或转载的各类新闻消息,利用微信进行移动互联网上的新闻信息传播。大众可以按照个人喜好在微信公众平臺上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一有消息发布,就会立刻推送到自己的微信上,通过这些推送读者就可以很快了解到各类信息。

网络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一样在新闻写作上具有及时性,对信息的发布甚至更加及时。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粉丝和流量,增加粘度,在消息的发布上更加追求时效。像人民日报、新华网和央视新闻等的新闻媒体账号一天发布十几条新闻都是司空见惯。在两会期间,只要我们关注了这些平台,总是能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情况报道。很多媒体公众号也经常能够抓住最新的热点新闻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给粉丝提供及时性阅读。

(二)传播效率高

基于微信的用户数量多,公众号的申请门槛低,且操作方式较为简单,传播内容具有平民化的特点,发布者往往带有的功利化倾向和预设立场与偏见更少,所以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判断和评价往往更公正客观,也更容易受群众的欢迎,相应的传播效率更高。且伴随着VR、H5和小程序等媒介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升级,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及其传播手段也在发生着变化。

当读者拿起手机浏览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时,可以随手转发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传播给圈子里面的好友,好友再继续传播,形成一个信息传播圈。另外,微信公众平台有转载功能,各个公众号之间也可以相互转载,其内容在其他网页和平台上也可以再次发布与传播。尤其是一些高质量的作品会随着用户和粉丝的转发快速传播,产生很高的浏览量。

(三)互动性强

微信公众平台在传播新闻消息的同时,公众号底下有点赞和留言评论。当粉丝看到公众号发布的消息时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对内容进行讨论和反馈,表达自己的看法。消息发布者可以通过粉丝的留言来进行回复管理,增加与粉丝的交流和沟通达到增强粘性的效果。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受众只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的局面,实现了传者与受者的快速便捷沟通。

三、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写作与传播存在的不足

微信公众平台准入门槛低,言论自由化,内容多样化,但它的这一特点也容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和负面影响。

(一)标题与内容不符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能够很快的引人注目,促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增加新闻的浏览量。但是部分写作者为了产生爆文追求商业化利益,为达到吸引读者和增加浏览量的目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极为夸张的运用与内容不相符合的标题吸引读者眼球,让新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缺失。

在开始有公众号发布新闻的时候大量的运用一些标点符号,例如感叹号、问号和省略号等吸引受众的注意,但是现在标题中使用这样的方式已经被烂化了,反而让部分受众产生反感的心理。一些媒体人在接到广告的时候更加任性,把标题和内容完全割裂开来,骗取用户的阅读量,但是用户点开才发现原来很多是商家的广告,或者标题和内容完全没有关系。

(二)报道不实

虚假新闻消息的传播,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一些缺乏辨别力的受众看了之后通过转发容易让人们信以为真,严重的话还会影响社会的治安和稳定。每年网上都会公布辟谣的新闻,像“XX年度十大健康谣言”,像大蒜致癌、人造鸡蛋、星巴克咖啡致癌等等,很多都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发布的新闻消息,当大家在朋友圈看到类似的消息后互相转发扩散,容易引起群众的恐慌。而网络谣言的净化和管理是非常难的,澄清往往比不上耀眼的传播和蔓延的速度,而且谣言一旦产生就很容易产生负面效应。

另外,部分媒体公众平台在进行新闻写作和发布时疏于审核,看到其他平台发布的新闻消息,为了追求及时性不去核对新闻的真实性盲目的进行跟风转载。在2018年9月12日华商网发布《米脂“4·27”故意杀人案凶手赵泽伟昨日被执行死刑》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现已复核终结,赵泽伟于9月11日被执行枪决。新京报网、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人民网、环球网等多家重量级媒体转载,引发巨大关注。12日,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该消息系为不实消息,目前赵泽伟一案正在审理中。还有像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很多的大媒体平台接连转发此次事故,从开始纷纷报道事故的原因是小车女司机,后面又是公交车司机,直到最后监控才显示是乘客干扰司机正常行驶。新闻发布后,网络舆论的影响使得整个过程中对小车女司机声誉造成了损害,让原本没有犯错的人背这么沉重的锅,如果新闻没有及时澄清,那么对于女司机和家属可能会带来二次伤害。因此,在新闻报道中的盲目报道,不加以新闻的核实是不可取的。

(三)内容同質化

自媒体时代,内容为王依然适用,过于同质化的新闻写作会给读者带来不好的体验感。经过对比发现,很多的公众号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往往只是简单的进行转载或者复制,对于自己没有采集到的新闻没有进行深度挖掘,而只是简单地报道。这让受众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看到一则新闻在平台很多的公众号上连续出现和报道,但是报道的内容都一模一样,没有新颖的观点,大量消息的同质化容易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与写作发展及建议

微信平台不同于传统媒体,其传播广泛、速度快的特点应该充分得到应用,但针对目前公众平台的新闻在写作与传播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加强和改进,以促进新闻写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一)严谨拟定标题

新闻写作其实是一件严肃的事,那么对待标题我们也应该一样。但是大量的“标题党”现象虽然在表面上是吸引了读者的注意,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进行整个新闻写作内容有价值的输出。

好的标题能够反映新闻的核心内容,表达新闻主题,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在拟定标题的过程中建议写作者谨慎思考,拟定和新闻内容相关并且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标题,不要过分的夸大其词,一定要建立在新闻的真实性之上。如果需要打广告,可以在开头进行说明,或者放在最后进行插入,这样会降低读者的反感度。

(二)坚持真实性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准确反映所报道的客观事物的原貌。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坚持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真实性也是作为媒体人应该遵循的原则。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面对网络盛传的热点消息,公众平台在传播过程中更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怀有质疑的精神态度,媒体平台可以通过网络、实地采访等各种途径想办法去核实新闻消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确定报道反映事件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必须真实。起好不造谣、不传谣的带头作用,共同承担起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的责任。

(三)专注于内容

内容是新闻的灵魂和核心。即使网络化时代,内容依旧是王者。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更新,浏览新闻的过程中更愿意关注输出高质量化的公众号,而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质量低的新闻公众平台上。如果一个公众号发布的新闻消息质量低,长此以往关注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少。所以在新闻写作中,作者应真正的注重好内容。只要内容做的好,新闻本身质量高,就会被发掘和广泛传播,浏览和关注量自然就能够提升上来。像新华社、人民网、凤凰评论等专业的新闻媒体公众号,它的浏览量和关注转发量一直居于高位,就是因为它够专业,新闻内容的质量高。

新闻写作者要提升自身的文学知识积累和加强新闻素养。文学知识既是新闻写作者需要熟悉的基础,也是新闻报道中必备的背景资料。作者在新闻写作中如过加入一定的文学性写作手法,能够增强受众对报道事件的体验性。例如写作者如果在结构情节设置上能做到首尾呼应、曲折回环,就会比平铺直叙产生更好的效果。

五、结语

自媒体的崛起,让我们对新闻的关注从传统的媒介转向了微信等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我们浏览新闻更加的方便快捷,新闻的传播也更加广泛高效。但是在新闻的写作和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注意,在此呼吁自媒体新闻写作者在进行新闻的写作时不仅注重外在的形式和版面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精益求精,做好新闻的内容,注重新闻的质量,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自媒体新闻写作的规范化,让新闻写作与传播走上专业化道路,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雅和.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写作与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7,8 (04):39-41.

[2]蔡钰莹.自媒体新闻写作伦理失范现象及原因[J].西部广播电视,2018 (24):62-63.

[3]张柳.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文本特征探析——基于微信客户端的研究[J].写作,2018 (06):97-103.

[4]张英.自媒体时代新闻写作及传播探讨[J].新闻传播,2018 (16):66-67.

[5]罗玉明.新媒体时代新闻写作的变化趋势[J].传媒论坛,2018,1 (08):143+146.

[6]赖寄丹.微信公众号新闻写作乱象透析[J].新闻战线,2017 (15):97-100.

[7]詹焕焕.数字化时代下的中国新闻创新路径[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

[8]石若楠.微信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电视指南,2017 (06):40+42.

[9]贾雪苓.新媒体时代微信新闻的写作特征[J].青年记者,2016 (32):53-54.

[10]杨静.新媒体传播特征研究[D].河南大学,2009.

[11]刘新.自媒体时代新闻写作及传播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 (22):141-142.

[12]陆娜.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写作及传播研究[J].记者摇篮,2018 (05):52-53.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微信公众平台传播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女性获奖者作品对英语专业新闻写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