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煤电联营一体化的未来

2019-10-15樊艳军

关键词:煤炭企业模式电力企业

樊艳军

摘要:电力和煤炭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长期的煤炭、电力各自分离给能源产业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局面。因此,煤电联营一体化作为构建和谐能源产业的救星应运而生。本文从煤电联营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及相关模式,来简要分析煤电联营一体化的未来。

关键词:煤电联营一体化;电力企业;煤炭企业;模式

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需求也随之进入新常态,电力产能过剩引发了电力行业的广泛关注。未来,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能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持续推进,电力产能过剩问题会愈发突出。同时,国家取消煤炭价格双轨制,煤炭市场供应紧缺,导致动力煤价格居高不下,火电企业利润被大幅压缩。

为有效化解煤电“顶牛”现象,缓解能源结构这种尴尬局面,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如何协调好电力和煤炭平衡良性发展成为当今能源产业的重要焦点。发展煤电联营一体化,将是能源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煤电联营一体化是我国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3年,随着煤炭价格双轨制的取消,长协煤市场化程度不理想,再加上水电及新能源对火电替代性增强等原因,火电企业利润随之下降。2017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下,煤炭市场动力煤价格持续走高,火电企业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电力企业再次出现宁愿停机、不购煤、不发电的现象。

为彻底化解煤电“顶牛”现象的不断上演,政府积极探讨,推行“煤电联营”的运营模式。作为 “煤电联营”迈出重要一步的标志性成果:2017年11月中国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中国国电与神华集团业务之间的互补性,使其内部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从而不受煤炭市场价格的影响,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因此,在当前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好转时间还相对较短,火电产能过剩情况相对严重的情况下,煤电联营一体化将对能源产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2煤电联营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从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发展煤电联营的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煤电联营一体化是煤炭和电力生产企业通过资本融合、兼并重组、相互参股、战略合作、长期稳定协议、资产联营和一体化项目等方式,以资本为纽带,将煤炭、电力上下游产业有机融合的能源企业发展模式。目前,我国煤电联营一体化主要发展模式有:煤电一体化、煤办(参)电一体化、电办(参)煤一体化和煤电联营一体化。

2.1煤电一体化

煤电一体化是目前我国大型煤电基地常用的一种发展模式。主要是指由同一主体下,基于煤矿和电厂项目之间地理位置相近,电厂直接利用煤矿燃料资源,煤矿直接利用电厂电能资源。

煤电一体化模式使煤炭与电厂在同一法人下管理和运行,在投资、运行等方面便于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但在该模式下,煤矿的市场竞争能力差,电厂对燃料的选择选择性低,同时,对人力资源要求较高,综合抗风险能力不强。

2.2 煤办(参)电一体化

煤办(参)电一体化主要是指大型煤炭企业通过成立、收购、参股等方式发展电力业务。随着煤炭企业集团化的不断发展,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在我国发展的比较好的有神华集团、淮南矿业集团和同煤集团等。

煤办(参)电一体化可以稳定煤炭市场。当煤炭企业出现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力业务弥补部分亏损,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但因电力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煤炭企业没有专业化的电力队伍,开拓电力业务能力弱等方面的原因,综合竞争能力不够强。

2.3电办(参)煤一体化

电办(参)煤一体化是指电力市场的大型电力企业通过收购、参股煤炭企业来发展煤炭业务。目前国内几大发电集团均采用此种模式,来抢占煤炭资源。大唐集团的西王寨煤电一体化项目就是运用此模式得以实现的。

此种一体化模式在煤炭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煤炭的稳定和经济供应,抑制煤价上涨给电力生产带来的压力。同时在各大型煤电基地规划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为积极鼓励电力企业参与地方煤电基地建设,划拨部分煤炭资源给电力企业作为资源配置,获得煤炭业务的发展机会。但是电力企业缺乏煤炭反面建设、生产、管理的专业化人才,所获得煤炭资源质量较差,增加了部分投资成本。

2.4 煤电联营一体化

煤电联营一体化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比较流行的发展模式。各大电力、煤炭集团以资本为纽带,以煤炭企业负责煤炭业务发展和电力企业负责电力运营的原则,将电力和煤炭企业的利益有機统一。

煤电联营一体化能充分发挥企业双方优势,实现煤炭和电力项目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可以显著减少煤炭库存和运输成本,进而减少煤电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煤或电任意一方出现市场不景气时,可以通过煤电互补,内部调节,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抗力。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作为国家探索煤电联营一体化运作的重要试点,通过煤电业务方面的互补性,实现煤电一体化发展,提升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有利于理顺煤电关系、缓解当前存在的同质化发展、资源分散等突出问题。为后续电力行业大整合打开了想象空间,火电行业整合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案例。

3 煤电联营一体化,能源产业的未来

国内的大型电力和煤炭企业基本都是中央企业,企业之间的合并只依靠市场难以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推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2018年8月1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提出,鼓励和推动大型发电集团实施重组整合,鼓励煤、电力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加强煤炭、电力企业中长期合作,稳定煤炭市场价格;支持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等方式,整合煤电资源。国务院国资委要围绕凝聚力量、结构调整,在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方面推进央企重组整合。

央企煤电整合有利于提升火电行业的集中度,提高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对“去产能”及推动供给侧改革具有积极作用,“煤电联营一体化”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目前煤电联营一体化的整体路径规划已逐渐清晰,预计后续有相似背景的企业在进行重组时,也会参照国家能源集团的重组经验。对于相关企业来说,由于煤电联营一体化贯穿整个煤电产业链,必然可以规避煤价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这对于煤企和电企来说是实现双赢的格局。煤电联营一体化将成为未来的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     梁冬青.发展煤电一体化构建和谐能源产业结构[J]. 煤.2007(9)

[2]张韦华,金宁. 煤电联营六大发展模式一览[DB/OL].中国能源.2018-1-25

[3]钟正生,徐冬冬.“煤电一体化”的前世与来生[DB/OL].莫尼塔研究. 2018-01-18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模式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煤炭企业政工队伍综合素质提高方法分析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
基于三层架构的煤炭企业协同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