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19-10-15陈德沈达徐伟江茹惠东

关键词:生产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

陈德 沈达 徐伟江 茹惠东

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进步会推动电力系统的更好发展。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该对市场经济环境以及人们的用电需求进行明确,顺应时代的潮流,增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视,并将其充分应用到生产运行电力系统当中,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增加自身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运行;电力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

1、电气自动技术的优势

1.1可控性

现阶段,电力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这扩大了电力市场的规模,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系统在原基础上,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以对涉及到各项信息内容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合理控制。

1.2便于维护

电力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难点,因为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不够成熟,对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对加强对电力系统的信息处理,从而使电力系统的维护变得更加方便。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对电力系统进行监督,使维护的灵活性和科学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1.3先进信息技术

将自动化技术合理的应用到电力系统,可以使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由于信息技术是电力系统运行,以及维护的关键方式,因此,对电力系统进行信息化处理,方便对电力系统进行管理,能够及时的依据数据信息对电力系统的故障进行有效处理,从而提高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效果。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智能电网技术

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再将该系统和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结合,就产生了智能控制系统。技术人员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对配电、变电、用户调度、输电以及发电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另外也可以对变电站中的稳定控制系统、自动化系统等进行控制。这些系统属于智能电网的基础组成部分,所以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有利于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在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时,不仅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双向性、可靠性以及实时性等特点,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智能电网在建成之后,会包含上述所有系统的功能,可以大幅度提高电力供应效率。

2.2PLC技术

PLC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效结合的产物,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利用PLC技术,可以对系统中的信息通信进行连接,对系统中的信息模块进行实时控制,确保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可以协调运行;利用PLC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逻辑运算以及信息记录,按照計算机指令对程序编码进行自动编写,不仅降低了系统的能耗,还增加了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利用PLC技术,可以对信息系统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整合、转换以及共享等,同时也可以对部分计算机指令进行智能操控,提升系统的运行速度。由于该技术具有极强的控制能力,所以在应用过程中也可以进行断电控制和通电控制,以确保电力系统可以顺利运行。

2.3仿真技术

国家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正在逐渐的向国际标准看齐。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究正在不断向前推进,科技工作者们已然研究出了符合国际标准,又能够直接使用的仿真建模技术,这将有效提升信息数据的传输能力。仿真建模技术的出现,使得对众多信息数据的管理成为了可能,不仅如此,其还能够搭建出逼真的模拟操作环境,这将实现对系统的同步控制。与此同时,当前相关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时,其还可以实施模拟分析,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在最短时间内找出解决方案,进而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除此之外,该技术还能够以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为对象,开展科学有效的检测。

2.4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现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渗入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当中。它在工业生产领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地位是举重若轻的。我国的电网调度有五个等级。每一级别的电网调度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网调度是为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的全方位的安全监控。

2.5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能力中,首先需要明确好数据共享能力,随着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系统模型能够集中在地理空间的属性之上,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系统的控制对象具有复杂性结构。基于此,要详细表达出物理实体的集合属性,加以准确表达,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服务工作覆盖集合属性。在物理数据属性方面,对电力线系统而言,要不断规范好整体物理性能和各个组成部件,从而对信息共享和动态应用等加以综合分析。其次,要掌握好数据的整合能力。电力系统的形成和电力系统的发展是市场经济需求之下所发生的结果,举例来说,在用电高峰期能够适当提高变电站的电压,从而保证线路末端的供电质量。对数据的整合能力加以计算,能够满足现有电力企业所存在的基础问题。对数据整合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其一,积极加强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不断加大对数据的可操作性,让用户能够拥有图标界面的相应支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作为一个实时性系统,能够通过调整系统代码来加以调整,也就是重新定义数据类型和相关操作方法,显著加强系统的可开发性;其二,加强对电力企业的功能性建设,要求每一个电力系统的平台均能够对自身存在的应用服务加以满足,每一个模块的功能性均要在自己维护的区域内,从而将不同级别的数据库加以整合,通过网络进行共享,在一定权限范围内,以数据存储或者数据管理为基础,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其三,不断完善数据库。积极利用好各种数据库,对数据库加以管理,通过备份机制和安全机制等实现文件的有效管理。

3、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3.1以国际标准为发展方向

在电气系统自动化领域,国外的发展已经趋向成熟,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人们的需求促使人们开始重视该技术的研究。尤其体现在对IED技术的深入研究,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实现管理信息共享和操作,获得更好的性能。为了促进该系统的应用,国际已经制定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国际标准。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要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是已达到开始研制IEC61850标准的起步阶段。

3.2保护、控制、测量等功能的三位一体

加大研究开发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会大幅度提高电力控制的智能化和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推进电力系统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我国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大力推进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使用。创新就是发展,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的电力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车站内的信息进行自动采集的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总之,为了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完善,加快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对此本文对该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潘建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17):131-132.

[2]张倩.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分析[J].电子测试,2016(23):130+123.

[3]黄振强.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3):49-50+53.

猜你喜欢

生产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
浅谈供电公司在生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管理
“互联网+”生产即时通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对提升油田生产运行管理方式认识
浅谈关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试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