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力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2019-10-15胡光王猛

关键词:维护管理分析

胡光 王猛

摘要:一切生命体内部都离不开能量,如果把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那么企业电力运行维护工作就是保证生命体内能量的正常流动。能量关系到生命体的存亡和活力,企业电力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企业用电需求发展、电网容量升级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越来越重视,对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管理方法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时期下科研生产和生活对电力运行维护的需求,如何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科学管理是每个电力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和妥善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运行;维护管理;分析

1导言

所谓电力运行的安全管理,就是指在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发电机组间维持同步运行的能力。电力运行安全管理关系到供电系统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举措加强电力设备运行管理,做好抄核收工作,积极治理盗窃电力事件,确保电力运行风险降至最低,为国民生产与群众生活提供优质电力服务。电力运行安全管理要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在智能电网改造背景下确保用电通畅与安全,提升电力运行质量与效率,推动电力行业改革稳步深入,发挥电力支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支柱作用。

2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2.1保证电力的安全可靠

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为此,电力系统的各个部门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质量,由于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一样,应根据用户的重要性不同,区别对待。对中断供电会造成企业科研生产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用户必须确保供电可靠性。

2.2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当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差,或者电力事故处理不当,局部事故的干扰有可能会导致系统的重大事故,而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势必会严重影响企业科研生产和正常生活。

2.3保证电力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的安全

保证电力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原则。应严格按照电力设备使用规程要求及时安排对电力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及早发现故障隐患,及时维护,在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使用规程,制定并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3我国电网建设的前景

电网建设已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主要方向,这是新时期市场经济改革的重点对象,关系着全国各地区电网的调度水平。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到2010年,随着国家电网特高压及500千伏跨区、跨国电网联网的建成,跨区输电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比2005年提高5倍多,占全国合计最大负荷的11%;电量达到3200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3倍多。由此可见,我国电网工程建造活动正广泛的实施,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未来重点调整电网建设是供电局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4电力运行维护管理体系要求

电力运行维护部门或企业应根据三大标准体系(合称管理体系)和企业实际情况做好电力运行维护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具体要求是标准体系化、制度科学化、操作规范化和预案可行化。

4.1管理标准体系化

作为电力运行和维护部门,管理体系文件建立是做好电力运行维护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管理体系应包括三层:顶层是管理程序文件,第二层是管理手册,第三层是分部门作业文件。体系文件编制应协调统一,体系文件编制应从总体和原则上不仅满足IS09001-2008标准、ISO14001-1996标准、GB/T28002/2001标准,又要在方法上和具体做法上符合本单位实际。作为电力运行维护部门或企业而言,标准体系化是管理体系的总要求。管理手册应包括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作用职责权限和沟通、管理评审资源管理等内容。程序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应急预案、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监控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健康安全和环境绩效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顾客满意管理程序顾客投诉管理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等等。作业文件应包括规程、標准、制度、预案等,对实际操作给予明确要求和作业指导。

4.2管理制度科学化

一个具体的专业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一般是由专业或职能方面的规范性的标准流程或程序、规则性的控制检查奖惩等因素组合而成。电力运行和维护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责任重大,工作专业性操作性非常强,技术要求高,更需要严格管理。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科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具有科学和可操作,具体来讲,就是管理规章制度必须合法、完整、准确、统一、实用和可操作。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管理制度的保质量、保环境、保健康、保安全的保驾护航作用,才能确保电力运行维护安全可靠运行。一般而言电力运行维护管理部门或企业应制定以下规章管理制度:《变配电室管理制度》、《配电站管理制度》、《电梯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综合管理制度》和《机电运维部清洁卫生制度》等等。

4.3设备操作规范化

电力行业设备密集技术复杂,应提高设备可靠性、经济性、维修性、发挥最佳效应,降低维护成本。为实现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应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电力运行维护工作应规范化,即电力维护应制定并严格遵守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是为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操作技能的技术性规范。设备操作规程的内容是根据设备的结构运行特点以及安全运行要求,对操作人员在全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事项、程序及运行等做出的规定。设备操作人员认真执行设备操作规程才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故障,防止事故发生。电力运行维护部门操作规程一般包括:《变配电设备巡视规程》、《变配电设备定期维护规程》、《变配电倒闸操作管理规定》、《变配电倒倒闸操作操作规程》、《35KV主变停送电操作规程》、《35KV进线开关倒闸操作规程》、《高低压电力设备维保工艺》、《工作票、操作票管理规程》、《危险点作业预控规程》、《安全巡查作业规程》、《维修保养标准作业规程》和《综合管理人员标准作业规程》等等。

4.4应急预案可行化

电力应急预案体系一般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电力运行维护部门或企业一般应编制如下应急预案:《停电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突发电气火灾应急处理预案》、《电梯故障救援应急处理预案》、《电力供电防御暴雨应急预案》和《重大活动保电预案》等等。

5结论

电力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应立足于国家电力法规、奉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着眼于本部门或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即管理标准体系化、管理制度科学化、设备操作规范化和应急预案可行化,抓好标准、制度、规程和预案的严格执行和落实,以高度责任心和质量安全意识来指导电力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小峰,王路丹.电网运行与维护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8(04):31+66.

[2]马振赵.浅谈电力运行安全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144-145.

[3]利东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05):228-229.

[4]李垂有.新时期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205.

[5]闫旭洋,段庆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5(34):41-42.

[6]刘红梅.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J].电子世界,2014(12):267.

猜你喜欢

维护管理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对策探讨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研究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