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2019-10-15张文博

文教资料 2019年22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教育

张文博

摘    要: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微视频凭借自身传播的优点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了广泛影响,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分析微视频应用于思政教育的现实需要,从微视频的制作特性与传播特点着手,打造微视频有效传播平台,利用精品微视频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建立团队有效保障思政微视频长久发展,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全新局面。

关键词: 微视频    高校思政教育

在2016年12月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时而新。要运用新媒体系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伴随着信息数字技术与移动客户端的迅猛发展,微视频以独有的传播优势,在微时代环境下逐渐成为年轻人热衷的传播形式。以“00后”为新生力量的年轻大学生群体正通过这种内容广泛、形态多样、兼具娱乐性与互动性的媒介形式展示自我心理诉求。以微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力量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校仅凭传统课堂教学手段成效已捉襟见肘。如何有效利用微视频为思政教育注入全新活力,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微视频在思政教育中的现实需要

1.微视频应用于思政教育的现实紧迫性

近几年,随着手机视频APP的不断进步发展,各大门户与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早已如火如荼,在形式上从单一的看视频扩展到直播,再延伸到如今兼具制作与播放视频的平台(抖音、快手等)。微视频正迅速占领人们社交生活的空间。伴随着抖音APP功能的完善与内容形式越发多样化,抖音逐渐成为我国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视频APP。校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导致高校随处可见刷视频的“低头族”。微视频正影响学生的校园生活,大学生足不出户,便可在形式各异、声色俱全、情景交融的微视频中获取层次多样、主题丰富的各样信息,并在其中寻找自己喜欢的流行元素。微视频环境内容越丰富,信息越容易“鱼龙混杂”,会有内容低俗、思想偏激的微视频对年轻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微视频符合当下青年人的心理诉求

微视频改变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与信息接收方式,同时满足当代大学生渴望表达自我、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与寻求被认可的心理诉求。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与微视频的普及,让更多屏幕前的观众转变为屏幕上的制作者与传播者,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导演,通过Vlog等视频形式记录展示自己的学习生活,录制微视频展现个性、发表观点并引起共鸣。多元化的风格使微视频可以最大限度地被广大年轻人接受认可,从某种程度上讲微视频正引领校园流行文化,当代大学生喜欢并愿意通过微视频展现自我。

3.高校思政工作者缺乏微视频创新应用意识

网络的出现打破传统思想行为的时空局限,使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新媒体实现信息全天候交流。与之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显现出形式单调、内容刻板,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對学生思想动态了解主动性较差等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缺乏利用微视频结合思政教育的创新应用理念,对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掌握具有滞后性,面对与日俱新的新媒体传播形式,仅凭校园广播、电视、报刊的传统思政教育传播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下现实要求,微视频应用思政教育的产品数量与规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高校思政工作者应紧跟传播时代步伐,创新微视频教育理念,积极扩展思政教育渠道,建设思政教育新阵地。

二、微视频应用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

1.微视频自身优势

微视频是时长在30秒至20分钟、内容广泛、形态多样,可以通过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制作者可以通过手机、摄像机等多种器材摄录,并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视频短片。视频形态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广告片段等。

与传统电影相比,微视频的制作时间短、成本较低、可操作性更强。伴随着摄影设备的轻量化与手机拍摄功能的日益强大,拍摄视频已不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视频剪辑软件的大众化与手机特效软件的普及,让一个没有受过专业影像训练的人经过简单学习,就可以轻松制作个性化的微视频并上传至网上。微视频制作的便捷性与简易化,打破传统视频制作技术壁垒,为微视频应用于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微视频社会传播优势

微视频兼具娱乐性与互动性,集文字、音乐、影像等元素于一体,更符合当代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备受大学生青睐。大学生可以有效利用生活碎片化时间,只需一台便携式播放设备就可以在移动状态或短时间休闲状态下观赏,休闲娱乐的同时快速获取实时信息。伴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微视频可以突破传统传播方式的时空局限,在传播过程中依靠社交平台进行载体形式传播,传播方式更加开放,受众对象更加广泛,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推送效果更加高效。

3.微视频价值优势

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微视频为切入点建立思政教育新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改变面对面教育形式的拘谨与枯燥乏味感,在更加宽松的平台以更灵活的方式加深彼此了解、互通观点、交流思想,将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甚至多向互动交流。一方面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通过受学生欢迎的热点视频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关注热点与矛盾焦点,实时掌握一手信息及时应对并加以引导。另一方面可以创新思政教育手段,利用微视频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形式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思政教育感染力,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微视频在思政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1.聚众合力打造思政微视频传播平台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官方网站与新媒体宣传平台,运行状况参差不齐,各部门与各学生组织组成的宣传平台形成了广泛撒网式传播效果。面对竞争激烈的新媒体环境,为增强思政微视频传播效果,高校应聚众合力、集中思政教育传播内容,打造思政教育官方“两微一抖”(微博、微信、抖音)传播平台,为校园思政微视频传播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高校要对各官方传播平台的传播内容集中思想、集中定位、集中管理,平台与平台间要形成内容互补、形式风格互相搭配的局面。另一方面,各传播平台要形成传播有效联动,而不是各自经营、分化影响。例如主题深刻、剧情饱满、时间较长的思政微电影与思政教育专题片可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重点打造,利用文字与视频的有效结合增加思政教育的信息量。比较短、快、精小的思政微视频可借助抖音等平台快速传播,重点提高传播速度,扩大覆盖面。

2.以专业化制作打造思政精品微视频

微视频作为一种影视作品,具有独特的视听语言与艺术感染力。尽管当下视频制作正在向便捷化发展,制作群体也在向大众化转变,但专业水平高低仍然是衡量微视频好坏的标准,也是影响微视频受关注度高低的关键点。高校若想让思政微视频在良窳不齐的微视频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学生的广泛关注与青睐,必须提高微视频的制作水准与艺术美感。首先,前期拍摄是微视频中“看”的一部分,是提升视听感受的重要组成,要求我们制作视频时尽量使用专业高清设备拍摄素材,并从构图、光线、色彩等方面综合提升画面质感,而不是简单地拍摄。其次,要在后期制作上下足功夫,从某种程度上讲,电影是剪辑的艺术,微视频在后期制作上应更加强化剪辑与特效的运用,提高视频视听体验与艺术感染力。微视频虽然时间短、形式更加多样化,但影视制作的“基本功”不能忽略,专业制作的思政微视频不仅更受大学生欢迎,而且是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的突破口。

3.以专职团队保障思政微视频建设长效运行

为保障微视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需要组建微视频工作专职团队,建立思政微视频工作长效机制。其一,团队应由专业思想工作者为主导,以专业视频技术人员为支撑,做好思想把握,強化正确思想的引领,创作思政教育系列式作品,打造属于自己的思政微视频品牌,成建制、成系统持续发挥影响力。其二,团队应以学生为主体。成员应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并正确把握思政微视频创作方向,在发挥微视频舆情监督作用的同时,多方面搜集新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持续推陈出新,为思政微视频作品灌输新鲜血液,紧密贴近学生语境,用学生的话语体系传递思政教育内容。其三,思政微视频内容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学校精神。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为学生营造学习生活氛围,微视频创作应围绕校园文化环境,贴近学生文化娱乐活动,建立学生心理归属感,提高思政微视频的长久传播影响力。

综上所述,微视频凭借十分明显的特征与优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手段与新方法。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审时度势,积极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力量,切实推进微视频的有效运用,以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耿耀敬.微视频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及改进[J].新闻战线,2016(16).

[2]孙媛.微视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功效探究[J].今传媒,2018(12).

[3]王丽芳.以微视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8(5).

[4]陈胜伟,王键红.以微电影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农林大学摄制青春系列校园微电影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10).

[5]解金鹏,邓永芳.从受欢迎短视频看当代年轻人心理特征——以抖音App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19(2).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