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2019-10-15王予

文教资料 2019年22期
关键词:顾炎武

王予

摘    要: 经世致用思想盛行于明清之际,为多方面关注。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著述中重视这种求实之学。《历代帝王宅京记》是顾炎武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历代都城的叙述,表现其爱国情怀,让后世吸取经验教训,体现了经世致用,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顾炎武    经世致用    《历代帝王宅京记》

一、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现江苏省昆山市人)。本名绛,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因为仰慕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不屈不挠的品格,后改字为宁人,明亡后改名为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又被后人尊称为亭林先生。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经学家、音韵学家和史地学家,在很多方面颇有造诣。

顾炎武一生坎坷,明朝灭亡后,他一直积极从事反清复明的斗争,失败之后云游四方。他一直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张经世致用,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将其誉为“清学开山之祖”。顾炎武学识渊博,一生著述颇多,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文集》《肇域志》《亭林诗集》《历代帝王宅京记》等,被世人称为“通儒”。

二、关于《历代帝王宅京记》

《历代帝王宅京记》全书共分为20卷,前两卷为总论,后18卷主要辑录了从伏羲至元有关都城建制年月、布局、都邑、寺观、城郭、宫室等方面的内容,阐述了建都和封建政治关系,总结了历代王朝从鼎盛到衰落的经验教训。《历代帝王宅京记》分论共18卷,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五二七册,全书主要分为:提要、总序上(卷一),总序下(卷二),卷三到卷七叙述关中地区,卷八到卷十一叙述洛阳,卷十二记载南阳(缺)、成都,卷十三记载邺城,卷十四记载建康,卷十五记载云中,卷十六记载晋阳、太原、大名,卷十七记载大梁,卷十八记载宋州、临安、临潢,卷十九记载幽州,卷二十记载辽阳、大定、会宁、开平。

关于《历代帝王宅京记》成书时间一直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初步判断应成于《天下郡国利病书》(1662年)之后。顾炎武的著作多体现出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历代帝王宅京记》并不是最能体现出他的经世致用思想的一部著作。学者研究顾炎武的史学思想或研究其经世致用思想时,多从《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肇域志》等著作着手,很少涉及《历代帝王宅京记》,目前发表的对于顾炎武思想研究的论著并不多论及此书。但《历代帝王宅京记》所体现的经世致用思想是值得后世研究参考的。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道:“‘经世学派之昌,由于诸大师之志存光复,顾炎武自是卓如先生其中所指最为重要的经世大师之典范,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①

三、《历代帝王宅京记》的经世致用思想

按推算的时间看,此书是顾炎武晚年的一部作品。经世致用,就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关注社会现实,面对所处时代的社会矛盾,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问题,达到国泰民安。这与顾炎武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样,体现了顾炎武“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反对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谈,主张救世,把经世致用思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都城选址

都城,是历代王朝的政治统治中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叙述:凡芜滥之编,皆斥而存目。其编类,首宫殿疏,尊宸居也。都城对一统王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王朝的灭亡,通常是以都城被攻陷为标志的。国家出现之后,历代统治者都把修建都城作为一件大事。都城的选址是头等大事。邹逸麟先生在所著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一书中提出:“顾炎武《历代宅京记》里记载了从传说时代至元代历代的首都、陪都46处。但只限于从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以下至元代一系列正统王朝的都城,至于先秦列国、十六国、五代十国等分裂时期中原大小各国的都城以及边区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渤海、后金、南诏、大理等政权的都城,都没有涉及。”②由此可见,顾炎武在撰此书是,选择的多是正统王朝的都城,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社会动乱,国家衰亡,他所关心的国家大事是如何才能长治久安。一统王朝才能带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分裂时期的都城和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由于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并不能长久,因此基本不会在顾炎武著述的范围之内。

经世致用也讲求治学的现实意义,国家稳定,社会才能向前发展。都城的选择是国家初建时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在顾炎武看来,一统王朝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延续下去,平稳发展,跟都城的选址有很大联系。“《宅京记》只选取其中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地点进行记述,选其所当选,弃其所当弃”③。他在此书中叙述关中和洛阳花费了很大篇幅,有些都城只是简单叙述。我国古代王朝的都城在关中地区的非常多,最具代表性是西安。西安在中国古都史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城址和周围环境是历代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唐朝的长安城(隋代称为大兴城)非常繁盛。马正林的《唐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有这样的表述:“唐长安城位于关中平原的中央,南倚秦岭,北临渭河,是关中平原最为开阔的地區。”④这样的西安,从秦到隋唐孕育了多少强盛王朝。此外,洛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决定了许多王朝也会同时在洛阳建立陪都,以此巩固王朝统治,可见地区优势对都城选址的重要性。都城不稳固,国家就极易被攻陷,因此建都、守都,是历朝历代都是非常重视的。顾炎武以此表明王朝的兴衰统治与都城之间的关系,与经世致用思想强调的学问有益于国事相吻合,都城的重要性体现在国家稳定的方方面面,对国家的长治久安非常重要。

(二)关于陪都

陪都是一个王朝除了首都之外的另一个都城,它的选址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它的建设是为了维系国家统治。顾炎武在此书中提到了关于陪都的问题。“通典时扬州功曹参军丽正殿学士韩覃上疏曰臣闻礼祀令曰孟夏之月无起土功无聚大众昔鲁夏城中丘春秋书之垂为后戒今建国都乃长久之大业也犯天地之大禁袭春秋之所书夺人盛农之时愚臣窃以为甚不可也至若两都旧制分官众多费耗用度尚以为损岂可更建中都乎”⑤。唐朝时,因为是否需要修建中都的问题引发争论。韩覃上疏表明修建中都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因此不宜修建中都。由此可知,顾炎武认为修建陪都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反而带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由此引发社会矛盾,就会造成社会混乱,政权不稳,更有可能面临亡国的危险。

经世致用学者重视实事求是,注重实地考察研究。修建陪都的确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兴土木与估计民生无益,顾炎武深谙救国救世之道,在此书开片就涉及国家存亡的大计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以此警示后人,治国救世之道要切合实际,以此抨击宋明理学的空谈,达到“经世”——经国济世,“致用”——尽其所用的目的。

(三)关于少数民族政权

顾炎武在《历代帝王宅京记》中也论述了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主要记载了兴起于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如契丹的政权的都城。顾炎武生活在明末清初之际,对于明亡于清有切肤之痛。明朝灭亡之后,它积极从事反清复明的斗争,一直没有归顺清朝,晚年隐居,一生著书立说。

《历代帝王宅京记》中记载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是对中原王朝有过威胁的。顾炎武以此警示后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蓬勃发展给中原王朝带来的威胁是巨大的。明朝正是被兴起于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后金所灭。宋明之际受理学的影响,大行空谈之风,并不能救国救世。顾炎武著述的目的在于总结少数民族政权强盛的原因,求真务实,为后世提供借鉴经验。

顾炎武提倡的经世致用思想是想救世,他在为后世提供经验教训的同时,也存在着反清复明的愿望。此书记载的都城建制只到元朝,顾炎武本人生活在明清之际,却并没有涉及明清的都城建制。明朝原先的都城是南京,燕王朱棣夺权之后迁都北京,而清朝,从入关直到灭亡都定都于北京。按照时间顺序,顾炎武可以把明清都城写入书中,没有记载的原因可能有:顾炎武著此书时已属晚年时期,清朝已大兴文字狱,明朝已经灭亡,顾炎武本人一生未归顺清朝,为了避免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对明清不做叙述。明朝是明成祖迁都之后灭亡的,与明太祖建都时的都城南京相比,虽然时间很长,在距离上,北京的确更容易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威胁。顾炎武从事反清复明的斗争,避免对清朝有所论及。只能通过对前代都城的叙述表现其经世致用的思想,以这种充满爱国主义的经世致用,让后人吸取经验教训。

四、结语

顾炎武关心国计民生,明确指出:“做学问的目的全在经世致用。”晚清之际,国家处于危难关头,梁启超等学者在表明其政治主张就采用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梁启超在所著的《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论及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时提道:“炎武之言曰:‘孔子之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而今之注鱼虫、命草木者。皆不足以语此也。故曰:载之空言,不如建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彼诚能践其言,终期身所撰者,……清代儒者以朴学自命以告示于文人,实炎武启之;最近数十年以经述而影响政体,亦绍逮炎武之精神也。”⑥

顾炎武的著作大都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后代学者对他的评价很高。经世致用思想发源于先秦,在明清之际顾炎武等学者竭力倡导。《历代帝王宅京记》记述了历代的都城,虽然有所缺失,但依旧为后世研究历史地理学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参考。虽然现在学者大都看见它的历史地理学方面的价值,而且与《日知录》相比,其思想体现并不明显,但此书依旧通过对历代都城的分析描述表现了他的经世致用,并以此警示后人。顾炎武心系天下,他的经世致用充满着爱国情怀,对后世产生了積极的影响。

注释: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74.

②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9.

③李廷勇,顾炎武《历代帝王宅京记》析论[J].文献季刊,2000(4):178.

④马正林.唐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M].太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1982.

⑤[清]顾炎武.《历代帝王宅京记》卷二[A].文渊阁《四库全书》本[C].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2:527,589.

⑥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81.

猜你喜欢

顾炎武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
顾炎武“拜师”
顾炎武与读书
顾炎武家族藏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