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文化外译过程中文化空缺现象问题例析

2019-10-15潘慧宿哲骞韩艳

文教资料 2019年22期
关键词:外译

潘慧 宿哲骞 韩艳

摘    要: 在中医对外交流过程中,翻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译者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既保留中医的文化底蕴,又简单明了地将中医相关术语翻译出来。本文对中医外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空缺现象进行分析,找出文化空缺原因,加速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关键词: 中医文化    外译    文化空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首先提出“文化空缺”的概念。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偶然的缺口”[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前俄国学者索罗金在论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性时提出了“文化空缺理论”,主要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由于双方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后蕴含的意义与内涵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同一事物在某些语言中对应的概念文化意向与意思不对等或不对应,形成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深化中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中医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振兴中医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在中医文化外译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文化空缺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制约了中医文化输出的进程。

一、中医文化独特性下的外译问题

中医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医学体系,承载了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我国独有的医学理论体系[2]。其次,中医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是一种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有着独特的概念理论和行医特点,与现代医学迥然不同,具有特有的专业性。这些有别于现代医学的特点对于从事中医翻译的译者要求很高,需要译者深知中医的内涵文化充分了解中医理论知识,中医本身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与复杂,国内译者在翻译中既要用当代的医学理论知识翻译解释其意思,又要在翻译的同时在西医中努力找寻对应释义,造成文化空缺。

中医语言与思维经过上千年发展有着独特的表达方法与风格,中医理论有着独特的理论概念。译者需经过长时间的反复阅读和查询,并且需要大量临床经验支持才能将其翻译出来。中医典籍中运用大量修辞手法使中医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例如,《黄帝内经》中用古代官职比喻五脏六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等。原文意思为:心,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整句普通英文翻译为:Heart, the official of the monarch,also,the good behavior;Courage is the judge of justice。从中英翻译对比来看,简单的“good behavior”并没有准确地表达“人的精神、思维出自于心”的意思,且“君主之官”的专业翻译为official of the sovereign[3];“中正之官”在中文中既指胆在身体中处于中间位置,又指胆引领全身的情志变化,主决断。从普通英文翻译来看没有体现出双重的意思,只是翻译了字面意思而且专业翻译为official of the fairness[3]。以小见大,《内经》中各种比喻修辞遍布全书,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译者只是将中医原文直译而没有考虑本身的文学文化色彩,翻译结果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与此同时,中医典籍具有较强的医理性,从当前译者群体的学术背景看,中医语言的特性与专业性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造成困难,译者易出现对专业名词“一知半解”的现象。

例如:不寐(出自《景岳全书》,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若只是靠字面意思理解,则很容易翻译为sleepless。但是专业的中医翻译将其译为insomnia[4],可见普通的翻译并不能很好地诠释“不寐”所表达的症状。指纹(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青筋,是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普通的翻译则译为fingerprint,但是它的专业英译为infantile hand venule,二者对比,可以显露出专业性;口僻(出自《灵枢·经脉》,指口角向一侧斜,又名“口”或“口歪”。多为风痰阻络,中风或面瘫病人多有此症状)普通翻译为mouth flasher而专业翻译为wry mouth[5]等。这类中医专有名詞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简单词义,有其专业的内涵。如果单纯地按照表面意思进行翻译就极易造成文化空缺,需要长时间地钻研中医语言的特色及内涵。

二、中医英语外译人才培养的问题

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提出构建专业中医英语的构想;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个别中医院校率先付诸实践,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中医英语专业才开始在全国中医院校设立起来。相比中医的发展,中医专业英语发展起步晚、速度慢,且存在较大的争议,没有形成完整的专业中医翻译体系与标准,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翻译质量差。中医语言深奥难理解,存在一些一词多义与多学科概念交叉的现象,这对译者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才可以较好地理解中医的内涵,同时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有较强的对原文的驾驭能力和转换重组信息的能力,对中医原文进行系统、深入、全面的研究翻译。

从目前研究看,中医英语(专业)建设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师资力量不齐,部分老师英语本身专业能力较强,但是中医知识较为薄弱,本身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医内涵,需要中医学校加强对教师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使教师更好地服务于中医翻译行业,培养出专业的中医英语翻译者。目前我国尚未发行编写完整的、系统的、基于国标的中医英语翻译教材,给师生造成一定的障碍。关键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中缺乏和中医相对应的词汇,例如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由于东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西方国家并没有发物的概念,因此在英译中只得将其翻译为Fawu[6];神劳(出自《黄帝内经》,以神疲、失眠、健忘、头晕痛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则没有对应的专业名词翻译[5]等,这些专业名词译者没有办法在西方国家语言系统中准确地找到恰当形容我国中医专业词语的替代词,非常容易造成文化空缺现象,致使西方国家对我国中医产生较大的误解。

三、文化空缺的其他原因

(一)宗教文化多样性

在宗教方面,中医深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例如道教的阴阳二极、佛教的养生理念,贪、瞋、痴、毒(中医认为内在的贪、瞋、痴、毒,是引发各种疾病的主因)等观念,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被外国人理解的。受到道教的影响,中医中有许多药方体现出道教的信息,例如在外科中许多外用药名称为升丹、降丹等[7]。佛教方面,丁铭认为:佛教文化中的“百一”理论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整体观念息息相通,都是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朴素唯物论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都不是永恒的,而是具有生、长、化、收、藏的属性[8]。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普通民众对于道教和佛教并不了解,故产生了对于一些中医观念“一知半解”的文化屏障,例如:八卦(Eight Diagrams)、两仪(Ryougi Shiki)、四象(Sasang),这些虽然可以用英语翻译出来,但是西方国家人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名词所代表的宗教意义,例如,普通民众并不了解两仪指“阴”“阳”两极;八卦是一套用三组阴阳组成的形而上的哲学符号等,而这两个更是我国道教的代表符号,这些就是宗教上的差异,都会从本质上造成中医翻译中的文化空缺。

(二)中西医文化冲突

中医在中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远古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黄帝与岐伯的故事,而在成书于战国到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中医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在随后的发展中,中医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医又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补充。

相比之下,西医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西医最早以哲学形式起源于古希腊;十七世纪时,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空洞医学理论被人们摒弃,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医学开始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发展虽然较为坎坷但是不断壮大传入中国。由此看来中西医发展过程迥然不同,都具有一定的曲折性。

中西医在发展历史中因起始时间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遇到不同的困难,逐渐成为中西医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也是西方国家没有办法更好地了解我国中医文化与内涵,促使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大量文化空缺现象的原因。

(三)思维方式差异

人们的思维差异能够充分体现社会文化的差异,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已经不单单具有工具性,同时能够对社会文化进行积极的反映,并对人们的思维产生制约作用。我国中医大多以师徒传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经验传授为主,临床试验为辅,在前人的经验下总结出经验,大多数中医在思考时多以直觉经验为主。

西方国家的思维大多具有逻辑性,注重科学和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必然借助逻辑,在论证、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9]。中西方在思维上的差异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空缺现象的发生。

(四)社会习俗不同

中医有部分是依照二十四节气和相关节日编写的,例如:春分、惊蛰、冬至等二十四节气;春捂秋冻,春困秋乏;端午节喝雄黄酒等依据节气判断来的相关治疗方法和理论。例如《黄帝内经》中在大寒至春分期间要求我们养肝护肝,治疗肝病;大暑至秋分时节要求我们养脾调脾。

由于中西方社会习俗的差异,西方国家并没有与我们相同的节日与风俗并不能理解中医中关于节日的说法,在对外翻译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解释同时西方的社会习俗内相对应的节日或者说法,出现文化空缺现象。

四、結语

文化空缺是中医对外翻译中不可避免和忽视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暂时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但译者如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建设、认知产生文化空缺的历史与文化原因,中医文化在外译过程中的“文化窒息”现象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参考文献:

[1]张琴.试析文化空缺及其翻译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S(3):120-122.

[2]张琦.基于自适应轮廓提取与多特征综合的舌诊方法[D].上海:复旦大学,2014.

[3]高雅.“君主之官”与“中正之官”新解[J].中国医药导报,2018(36):129-131,143.

[4]申力.小儿名词源流考[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7(4):1637-1639.

[5]贺娜娜.中医病名术语翻译策略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12):1770-1772.

[6]朱叶飞.中医饮食禁忌对发物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8,33(07):3104-3106.

[7]和中浚.道教文化对中医外科学的影响[J].中医药文化,2012(6):8-12.

[8]范敬.佛教文化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4):13-14.

[9]刘越莲.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外语学刊,2008(2):131-133.

猜你喜欢

外译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走向世界的汉语词汇
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外译何以“走出去”
关于汉语典籍外译翻译生态环境的分析
非遗背景下德宏州少数民族史诗典籍外译现状调查研究
柔性侵入:文化外译接受策略研究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外译问题
民族典籍外译比较研究——以藏族《萨迦格言》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