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55例临床观察

2019-10-1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通腑阻塞性肠道

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老年患者久病卧床导致肠道蠕动缓慢,机体消化功能下降;同时常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力降低、胃肠道瘀血、腹压下降等因素造成排便动力不足,引起便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临床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腹胀,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2]。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邪实为主,症型多见肺气壅滞,肺热下移大肠致大便秘结、排便不畅[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10例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旨在探究泄热通腑法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6.92±5.38)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05±1.86)年;合并症:高血压11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6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5.69±5.78)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35±1.58)年;合并症:高血压10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相关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相关诊断标准,症型:痰热郁肺,主症:烦躁、咳逆喘息、发热恶寒、口渴欲饮、大便秘结、排便不畅;③排便次数<3次/周;④患者签署本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消化道器质性疾病者;②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③急性消化系统感染者;④肝肾功能不全者;⑤中途转变治疗方案者。

1.3 方法 对照组:根据2013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相关治疗标准给予常规治疗,即布地奈德(瑞典:AstraZeneca AB,批准文号J20140048),雾化吸入2 mg/次,2次/d;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广东人人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19),口服200 mg/次,3次/d;莫沙必利(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10),口服5 mg/次,3次/d;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53),口服400mg/次,3次/d,期间指导患者适当腹部按摩,饮食及运动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泄热通腑法治疗。方剂:大黄10 g,鱼腥草30 g,黄芩10 g,枳实15 g,丹皮15 g,玄参15 g,厚朴15 g。用法用量:1剂/d,煎煮2次,分别取药汁混匀,于早晚2次分服,用药2~3 d后,大便粒状逐渐转化为条状,继续用药,直至便秘症状完全缓解后方可停药。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开始自主排便时间及便状恢复正常时间;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以便秘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根据排便情况可分为5个等级,分别计分为0~4分,总分48分,分值越高便秘越严重;③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1.5 疗效评估[3]①治愈:粪便表面光滑柔软,呈腊肠状,且排便顺畅,排便1次/d;②有效:粪便干燥,且表面存在裂痕,排便费力,排便1次/2d;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排便次数<3次/周。总有效率为有效率和治愈率之和。

2 结果

2.1 两组自主排便及便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对照组开始自主排便及便状恢复正常时间均较观察组长(P<0.05)。见表1。

2.2 两组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便秘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较观察组96.36%低(P<0.05)。见表3。

组别例数开始自主排便时间便状恢复正常时间对照组552.86±1.094.79±1.12观察组551.58±0.79∗3.96±1.2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排便属于人体正常生理反应,正常情况下直肠处于空虚状态,而当肠道蠕动将粪便运至直肠时,粪便会对直肠造成一定刺激而产生排便反应。有研究[4]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质较差,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功能衰弱,加之运动量减少,对膳食纤维摄取不足等因素极易引起便秘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患者若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肠道内久滞粪便使其异常发酵腐败,产生大量毒素,可诱发结肠癌,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5]。

目前,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便秘患者,通常给予饮食、运动及适当腹部按摩指导,并在西医常规抗感染、无创通气、祛痰、激素、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的同时,给予微生态制剂、促动力剂及缓泻剂治疗,虽对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缓解作用,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需采用其他方式强化治疗[6]。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多本虚标实,以外邪犯肺,入里化热为主,临床表现以痰热郁肺型较为多见[7]。中医发现,肺与大肠相表,则肺失宣降致肠腑不通,治疗当以肺肠同治,针对燥屎内结者,应攻下为先;而燥屎尚未出现者,宜清肺兼腑,同清上泻下,则病痛速解[8]。本研究拟定泄热通腑方应用于部分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方剂主要由大黄,鱼腥草,黄芩,枳实,丹皮,玄参,厚朴组成,方中大黄为君药,可达清热泻火、泻下攻积、活血化瘀之效;鱼腥草可利尿消肿、清热解毒;黄芩可泻火解毒、润肠通便;枳实具有化痰消积之效;厚朴具有理气之效;玄参具有滋阴泻火之效;丹皮具有凉血散瘀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泻肺通腑活血之效[9]。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及其代谢物作用于肠道可刺激肠壁产生泄泻作用,同时其可抑制细胞酶活性,将水分滞留于肠腔,进而软化粪便,利于排便[10];鱼腥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广谱抑菌等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1];黄芩可提高呼吸系统及肺部组织免疫力,同时具有抗炎、抗菌、通便等作用[12];枳实可兴奋胃肠功能,使肠胃蠕动增强而具有节律性;丹皮具有抗炎,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13];玄参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体液免疫,并可延长抗体在机体存在及发挥作用时间,疗效持久[14];厚朴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并可兴奋肠道,增强胃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缓解便秘症状[15]。吴国芳等[16]研究指出,腑泻肺活血方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壅肺证)合并急性胃肠损伤患者,可起到泻腑活血之效,并通过加强胃肠蠕动,降低腹内压力,增加排便次数而缓解便秘症状,同时可有效恢复患者胃肠道功能,缓解呕吐、便秘、肠鸣音等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疗程结束后,对照组开始自主排便及便状恢复正常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泄热通腑法应用于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可有效加速症状缓解。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疗程结束后,对照组便秘症状积分高于观察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泄热通腑法应用于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此外,泄热通腑法在临床应用于中辨证施治,并遵循腹以通为用原则,当腹胀便秘症状消失后应及时停药,以免过度泄热引起腹泻。

综上所述,泄热通腑法应用于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治疗中,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加速症状缓解。

猜你喜欢

通腑阻塞性肠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