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

2019-10-15王云鹏曹志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氟哌噻美利腹痛

王云鹏 曹志群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排除器质性病变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称为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yndrome,FAPS)[1],归属于中医“腹痛”的范畴,且此类患者根据中医证型判定标准多属肝郁气滞型,临床多伴有腹胀、嗳气等症状及抑郁、焦虑等情志障碍[2]。病位在胃肠,与心、肝、脾密切相关。西医学治疗一般以抗抑郁为主,辅以心理疏导。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药治疗各种功能性疾病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医生及患者的重视。中药配合治疗不仅可缓解腹痛等症状,而且在减轻病人心理压力、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本研究采取中西医结合诊疗措施,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腹痛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为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所收治的224例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患者中选取辨证属肝郁气滞型腹痛的8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年龄在41~55岁之间,平均年龄(47.21±6.71)岁;病程13~26个月,平均病程(18.2±2.65)个月;对照组年龄在40~55岁之间,平均年龄(47.16±5.98)岁;病程11~28个月,平均病程(18.6±2.43)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FAPS罗马Ⅲ诊断标准[3]:①持续或近乎持续的疼痛;②与生理行为(即进食、排便或月经)无关或偶尔有关;③日常活动能力部分丧失;④疼痛不是伪装的;⑤排除其他可表现出腹痛症状的功能性胃肠病。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4]中腹痛-肝郁气滞型的诊断标准:主症:脘腹疼痛,胀满不舒,攻窜两胁,痛引少腹,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情绪激动或郁怒则重,胸闷善太息;次症:纳食不香,嗳气时作,眠差多梦;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知情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任何其他器质性病变者;②对研究所涉及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者;③与纳入标准不符且资料不全影响研究者。

1.4 用药方法 对照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71104,0.5 mg/片),每日早中饭后各1片。

治疗组: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柴胡疏肝散加减,日1剂,早晚温服。具体用药如下:柴胡12 g,醋香附12 g,川芎9 g,陈皮12 g,赤芍24 g,麸炒枳壳24 g,炙甘草6 g;若气滞较甚,腹痛牵及两胁者,加川楝子18 g、郁金12 g;若气郁化火,加焦栀子18 g、丹皮12 g;若气机郁滞,致血行不畅而生瘀血者,加桃仁、红花各12 g。

对照组与治疗组按照各自治疗方案连续治疗4周,并于停药4周后进行随访调查。

1.5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腹痛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上的差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停药4周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6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5]制定疗效标准:治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7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有效:30%≤中医症候积分减少<70%;无效:中医症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及1月后随访腹痛、抑郁、焦虑、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经对两组在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腹痛、抑郁、焦虑、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腹痛、抑郁、焦虑、中医症状总评分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随访发现,治疗组诸症平稳,未有明显复发情况,而对照组病情反复,各种评分较治疗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腹痛抑郁焦虑中医证候积分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随访406.85±1.1953.53±13.1657.48±12.4713.20±3.203.13±0.97#40.35±9.42#38.80±8.78#5.40±2.66#6.50±0.9145.85±10.1049.15±10.169.28±2.62治疗组 治疗前 治疗后随访406.55±1.8154.08±14.0257.05±12.8613.15±3.652.10±0.81#∗ 33.03±10.75#∗ 30.15±11.70#∗3.95±2.28#∗2.78±0.86∗ 35.48±9.46∗ 32.00±11.00∗ 4.75±2.1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是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腹痛为主要症状,临床对此类患者进行各项检查、检验,无阳性体征,无法明确发病的具体原因[6]。根据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流程,只有经过进行相关检查、检验是排除器质性病变及其他功能性胃肠病,才能逐步诊断为功能性腹痛综合征[7]。近年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患者越来越多,虽未有确切的发病率统计,有个别报导显示[8-9]在北美地区该病女性多发,男女比例约为1∶1.5,总发病率约为0.5%~1.7%。在我国,并没有明确的发病率研究。因此,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有以下几种说法[10]:①内脏高敏感性:主要与CHRP、5-HT等多种神经递质密切相关。在神经递质的参与过程中,使内脏对疼痛感的敏感性增加,或痛感阈值的降低,从而造成患者应激反应强烈,出现不明原因导致的腹痛、腹胀等不适[11]。②脑-肠互动: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活动进行调控,主要通过脑-肠轴、垂体-肾上腺轴,脑-肠轴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传入的信号产生反应发挥作用,垂体-肾上腺轴通过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胃肠道产生作用[12]。同时,二者均可用来研究情绪、心理因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③社会心理: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及人格改变等。给予此类患者心理疏导及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后,其腹痛、腹胀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因此反证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社会心理密切相关[13]。

在治疗上,确诊为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患者,在胃肠道专科治疗的基础上,多给予抗抑郁、焦虑的药物,临床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6],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但抗抑郁、焦虑的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一旦服用,非专科医生指导不可随意停药。因此,临床上对此类药物的应用较为谨慎。本研究所选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属精神类辅助药物[14],其有效成分包括盐酸美利曲辛和小剂量盐酸氟哌噻吨,二者协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起到抗抑郁、抗焦虑及兴奋的作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用药的适应症、配伍禁忌、注意事项等,密切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严格把控用药安全。

腹痛,在中医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其主要病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病机责之“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基本病机是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故腹痛的治疗多以“通”字立法,同时依据病证的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确定具体的治法,如《医学真传》所言“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根据患者发病的病因、病机及病理变化,以中医证型判定标准为依据,其中与功能性腹痛综合征所表现的症状、体征相符的是肝郁气滞证,多因情志因素导致,疼痛部位多在胁腹、两侧少腹,多涉及肝、胆,疼痛性质多表现为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适,腹胀,嗳气、矢气或情志舒畅时胀痛减轻。中医治疗除口服中药之外,还有针灸、耳穴及敷贴治疗等[15]。临床研究有以舒肝颗粒治疗147例腹痛属肝郁气滞者[16],连续服药两周左右,效果明显。针刺治疗多从肝经、胆经取穴。同时,中医讲究移情易性,善于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配以进行心理疏导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减轻因长期腹痛,经多种治疗无效而导致的心理压力。

本研究根据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治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同时设立对照组单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以对比中西医结合在功能性腹痛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研究证明,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基础上辨证施予柴胡疏肝散加减,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并减轻患者腹痛、腹胀、嗳气等中医症状,尤其是长期而持久的腹痛,具有绝对优势,对于两组临床疗效的统计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因此可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疗效更显著,且疗效稳定,减少复发。然而,除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外的其他功能性胃肠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亦可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稳定而持久缓解患者病痛,但这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方可证实。

猜你喜欢

氟哌噻美利腹痛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不良反应文献回顾性分析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康复的影响
解郁丸+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
畅享独立影院的魅力 重庆美利花都私人影院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效果探讨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