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核心力量训练对校队啦啦操学习的影响

2019-10-14李美卿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啦啦操核心力量

李美卿

关键词:核心力量;小学校队;啦啦操

1.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

首先是骨骼方面,小学生一般的年龄在6到12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骨骼还没有完成骨化,骨髓的含水量比较多,含钙量比较少,表现出来就是小学生的身体是比较有韧性的,容易弯曲和变形。在这个阶段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站姿,坐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容易养成驼背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肌肉方面,如果仔细注意观察过就知道,小学生与成年人肌肉长度和肌肉增长都完全不一样,小学生肌肉长度的正常要早与横断面的增长,在小学生身上很难看到肌肉,是因为小学生的肌肉比较纤细,小学生的力量和耐力都相对来说很弱。所以在小学阶段的啦啦操运动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小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出过高的要求,啦啦操的时间适当即可,不宜时间过长。

然后是神经系统,小学生的神经系统正处于迅速完善阶段,虽然已经接近成人的脑重,但是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小学生通常比起成年人来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所以在小学啦啦操运动中,教师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再次是心脏发育,小学生的心脏容量与成年人有着很大的差距,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心脏搏动频率是比成年人要快的,所以小学生不能够做过分的体育运动,一旦心跳超过160,就容易对心脏造成直接或者是间接的伤害。

最后是呼吸系统的发育,在小学阶段中体育教师经常会发现很多孩子慢跑400米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这一方面反映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另一方面反映出孩子的肺活量指数比较低,肺功能比较差,所以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2.核心力量訓练

所谓的核心力量训练指的是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稳定脊柱和盆骨,从而提高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多肌群协同发力的能力,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力量和技术潜能。而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发育并不完全,所以核心力量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增加从核心肌组织向周边肌群的功率输出,降低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受伤几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身体的控制和平衡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运动成绩。

传统的啦啦操主要是训练小学生的腰肌,腹肌和背肌力量为主,主要训练的是小学生浅层表面的大肌肉,忽视了对深层小肌肉的刺激。小肌肉对于啦啦操来说非常重要,在啦啦操运动中,小肌肉对小学生的身体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随着啦啦操运动的不断发展,核心力量的训练才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选取了2017年11月到2018年1月份的实验对照数据。体育教师将小学校高年级队啦啦操队员划分成两个组,实验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日常训练。

根据研究数据表明,在小学阶段加强核心力量训练之后,校队啦啦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啦啦操有很多操化,连接的难度动作,在加强核心训练之后,校队啦啦操运动员强大的身体去干往往让连接动作更协调,让校队啦啦操运动员的体能得到了增加。

3.在小学校队啦啦操运动中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现状

3.1学生对啦啦操的认知不足,缺乏自信

啦啦操是近几年出现的比较新型的运动,它相较于广播操和五禽操来说简单易懂,表现力丰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技巧性。现阶段由于小学生接触和学习啦啦操的机会是比较少的,而在小学男生的眼中,认为观赏性比较强的这种运动只适合女学生。此外,由于小学女生的发育速度比男生快,所以在小学啦啦队校队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女学生为主,男学生是比较少的。

其次是由于啦啦操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所以在小学校队啦啦操运动中,对校队学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仅要求校队学生具有良好的协调性,还需要校队学生具有出色的肢体控制能力。由于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啦啦操的理解并不多,在啦啦操训练的过程中,在教师的集中指导下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尤其是在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初期,学生很难适应这种强度的核心力量训练,所以在短时间很难达到教师的期望,容易产生退缩的情绪。这种情绪往往会让学生在校队核心训练中产生自信心不足的心理,导致不少学生望而生畏,认为自己不能达到教师的基本要求。

3.2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啦啦操是一门新兴的运动,需要教师掌握相关的技能,但是很多教师大学阶段的主修专业并不是啦啦操,所以很多教师在啦啦操专业技能上有很大的欠缺。所以导致体育教师在对校队啦啦操进行训练的时候,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指导校队的啦啦操核心力量训练。比如校队啦啦操成员的年龄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年龄大的学生,也有年龄小的学生。但是在核心力量训练的量上,教师并未作出严格的区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年龄小的学生,运动强度过大,训练结果适得其反。

4.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校队啦啦操学习的途径

4.1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制定核心力量训练计划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身体发育不完全,教师需要给学生制定合适的核心力量训练计划,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强身健体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体能方面的综合能力。

首先是速度力量训练。啦啦操经常需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很多个八拍的动作,所以校队啦啦操成员要想在短时间连贯地完成动作,或者是在短时间迅速做出高难度的动作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教师在核心力量训练的时候,需要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培养小学生的肌肉快速收缩,放松的能力,但是在制定核心力量训练额定量的时候不能过多,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

其次是速度耐力素质,啦啦操动作变化速度快,动作幅度大,节奏感强,这要求校队啦啦队成员需要有良好的无氧耐力运动能力以及速度耐力素质。教师在核心训练的过程中,要为校队学生根据不同的年龄制定不同的速度耐力核心力量训练,并且监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完成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啦啦操技术动作质量。

最后是平衡控制,看过啦啦操的人都知道啦啦操动作非常多,并且富于变化,技术难度比较高。在啦啦操运动中经常会有从地面的舞蹈动作到空中的抛接,队形变化多样,动静起伏。所以在啦啦操整套动作过程中,学生必须要保持一种合理的,准确的,具有平衡性的姿态,而要想加强学生的平衡控制能力,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核心力量训练过程中,严格的对学生进行身体平衡以及肢体控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种复杂高难度的啦啦操动作。

4.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对小学生核心力量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速度,耐力以及平衡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够看到效果的,所以教师提升专业素质,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更轻松的方式帮助学生更高效的完成核心力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核心力量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用专业的角度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姿势,帮助学生练习完之后进行放松。其次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善于利用学生反馈的信息,积极对核心力量训练进行调整。

比如教师可以在校队啦啦操核心力量训练中,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一方面可以赶走学生单纯训练带来的困乏感和疲惫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劳逸结合,改善学生的核心力量训练的心态。

5.总结

通过数据可以知道,加强核心力量训练之后,校队啦啦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相信教师为学生安排合理的核心力量训练之后,小学生在啦啦操这项运动上一定能够表现得更好。

猜你喜欢

啦啦操核心力量
啦啦操在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
核心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及建议
试探核心力量对技术动作经济性的影响
啦啦操融入高职健美操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