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及治理

2019-10-14潘用梅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期

潘用梅

关键词: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问题及原因;治理手段

十九大之中明确提出了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因此这就要求我国能够花费充足的时间以及精力来解决存在于暗中的腐败问题。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就是其中一种,这已经成为了广大领导干部落马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早在1985年就推行过相关的规定内容,但是其收效却明显不高。在最近几年,我国又对此项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重新审核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问题,并对其展开相应的处理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

1领导千部亲属违规经商的特征及其影响

1.1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的特征

首先,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一般都具有相应的“合法性”。合法的意义是指领导干部亲属由于领导干部的地位,因此其所经营的商业公司通常具备各项手续合同,并且这些内容在法律的意义上均有效用。但是在进行实际经营的过程中,领导干部亲属却经常利用领导的高地位来进行违规经营,很多从业人士虽然各项手续合同齐全,但是其所做出的经商内容却完全违背经济市场的正常运作,许多部门难以从其合同方面下手,由此较难制止。所以,通过地位来帮助亲属进行违规经商已经渐渐成为了当前时代下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成为了广大领导干部收受贿赂的主要原因。

其次,违规经商通常具有极为强力的经济效益,能够使经营者以及领导干部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违法收益。许多领导干部亲属在经营自身的企业的时候,通常会将领导干部的地位作为资深的发展基础,垄断市场内部的各项业务,从而使得自己获取大量的经济收益。在最近几年,经常会有领导干部利用自身的地位来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大量的经商业务,保证其能够获得充足的利润收益。例如,程某的父亲是“封疆大吏”,虽然程某并未对自己的公司投入任何资金,但是却在短短十年的时间内开办公司32家。

最后,亲属违规经商的行为通常都是不可见的,在进行商业经营的过程中,正向的经济资产内容来往可见,并且其运作状态通常不会有过于严重的问题暴露出来,但是在背地里的权利运作却是不可见的,其中行贿等问题常常隐蔽在最深处,相关部门往往无法迅速查惩。第一,在领导干部亲属进行违规经商的过程中,领导干部以及其亲属通常都不会直接出现在公众视野范围之内,公司经营模式仅仅被当做正常经营看待。第二,有许多亲属希望领导干部能够给予自己充足的“关照”,在与亲属进行商业经营的过程中通常会大幅让利,即便与其相关的人能够发现其中存在问题,但是依然无法迅速明晰其中的缘由所在。

1.2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的负面影响

领导干部亲属在进行违规经营的时候,不仅仅会使领导干部受到影响,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其负面影响极为庞大并且难以遏制。

首先,违规经营严重损害了我国政府在公众人群中的声望。由于部分领导不具备良好的意识,因此常常会被亲属所迷惑,进而鬼迷心窍,被大量的经济收益所迷惑双眼。许多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接触到领导干部亲属,并对领导干部亲属进行相应的游说工作,以求其与领导干部相互结合,进行违规经商工作。在进行违规经商的过程中,领导干部经常会不由自主地为亲属谋取非法利益,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在公众人群中的声望,会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其次,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运行模式相背离。就目前来看,领导干部亲属所经营的企业公司通常会由于其地位特殊而受到相应的推进,许多商业人士希望能够与其相互贴合,共同发展。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市场的正常运作,各种国有资产大量丢失,除此以外,也使得我国的市场竞争处于不公平状态,为许多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发展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任建明曾经指出领导干部亲属如果利用权利来进行经商工作,谋取不正当利益,那么这就是以权谋私,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作状态,致使市场竞争出现“一边倒”现象,进而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最后,由于违规经营直接与领导干部相互连接,因此常常会对党的声誉造成损失。虽然只有部分领导干部利用自己的权利来为亲属谋取利益,但是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在社会层级还是公众层级都是不可估量的,即便此类问题出现次数较少,但是绝对不容忽视,相反还必须进行大力查处。

二、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的原因

(一)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国的相关规定并不健全,有许多制度形同虚设。虽然我国早就对亲属违规经商的问题做出过规定,但是其收效却明显不高。每当有新政策出现,那么必然会有大量的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进行宣传讨论,但是如果出现真正的经济利益索取情况,那么这些政策内容也不过是一张白纸黑字,纸上谈兵罢了。例如,我国在制定亲属违规经商的相关条例的过程中,多次要求领导能够将自己的个人财产进行公开处理,但是却并未有多少领导愿意响应这件事情。

其次,对领导干部的权利约束程度不足。就目前来看,领导干部亲属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获得高额经济收益,其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干部位高权重,并且其权利放射程度极为广泛并且极强,我国的政府部门并未对领导干部的权利进行集中约束。假如将领导干部的各项权利进行有效约束并且将所有权利工作全部公开明示的话,必然可以有效减轻亲属违规经商现象。

第三,违规成本太低,震慑力不强。在治理领导亲属违规经商的相关案件中,很多都是采取党纪政纪处理。按照《刑法》,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可处拘役或最高至七年的有期徒刑,但现实中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对其亲属违规企业的处理也最多是停产、没收财产等,违规成本太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力。

(二)领导干部自身因素

领高干部自律意识不强,党性观念淡漠,主体责任不落实,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极少数领导干部有章不循,只为追求个人利益,缺少必要的廉洁自律意识,一些领导干部重党建、重发展轻反腐,一些领导干部甚至认为自己有贡献,特别是一些国企领导,贪点捞点不算什么。一些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总把“衣、食、住”等基本权益和基本需求同私心、私利、私欲混为一谈,“近水楼台先得月”,用公共资源满足一己之私欲。有些领导干部缺乏对配偶和子女的管理,致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拉拢其亲属经商办企业进而把领导干部“拉下水”,最后既毁掉了自己,又毁掉了家庭。诚然,领导干部以及其亲属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有自身正当利益。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获得必要而恰当的自身利益,不但没有坏处,而且有利于激发工作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领导干部就要加强自我认识,增强自律意识与党性观念,而不是自认为劳苦功高,利用手中权力搅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为亲戚谋利为自己谋利。

三、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的治理方法

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之所以会屡屡出现干部亲属违规经商问题,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相关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并且领导干部权力覆盖范围极大。首先,相关部门可以从领导干部亲属经商的前期着手,建立相应的准入审核制度,要求干部亲属符合审核条件之后方可展开经商工作。其次,我国需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干部亲属经商企业报告记录,要求其所执行的所有经商内容都必须予以记录,以此来减少背地里的权利运作问题。最后,则是要全面强化对于领导干部的审核投入,在领导干部上任之前,相关部门必须花费充足的时间与其相互探讨,帮助其明晰各种违规经商问题的后果,同时将此作为领导干部的审核工作内容,要求领导干部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参与到各种亲属经营的商业活动之中。

2.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利约束

领导干部的权利过大是其亲属违规经商的重要原因,相关部门必须对领导干部的权利进行约束处理,并且将其所有权利运作形式都公之于众,以此来降低滥用职权的现象发生。制度条例是领导亲属干部的行为方向,同时也与其后续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在进行制度实行的过程中却不难发现,许多领导干部无法有效落实其中的条例。所以,相关部门在制度出台之后,必须对领导干部的实行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其进行跟踪监督处理。除此以外,在制度推行之后,还必须设置相应的惩戒问责体系,以此来全面深化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工作。

3.领导干部需要加强自觉性

领导干部主要是服务于党,服务于人民的,因此这就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自觉性,能够自觉抵御各种不利因素。广大领导干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自己的职位是高是低,都必须将社会利益以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兢兢业业,如果亲属要求领导干部对自己“关照关照”,那么则应该直接予以拒绝,绝对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来为亲属谋取利益,这是保证我国经济市场不会受到影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减轻亲属违规经商現象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