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2019-10-14董国强杨柳溪田晴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理念

董国强 杨柳溪 田晴

关键词:基础教育;初中教育管理;教育理念

一、初中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人本理念的缺失

初中教育改革中明确强调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人本理念。教育指导方案中对人本理念也做了具体的解释,其要义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应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目前,虽然国家提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但基于应试教育体制下,老师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奉行过去的填鸭式教育。这种僵化的教育形式在副科例如政治,历史中表现尤为明显。

大多数老师认为学生记不住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知识点完全是学生不用心记忆的结果。因此大多数文科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选择让学生抄书,抄10遍乃至更多。但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这种对于学生来说纯肌肉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毫无帮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初中教育中人本理念的缺失。教师并未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学生没有记住基本的知识点主要是两方面因素构成,首先是教师教学方式错误,教师通常认为基本知识点属于客观的自然规律学生记忆即可,因此并未在教育的过程中过多的阐述基本定义概念,导致学生压根不理解所背诵的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注重引入有趣的故事,只是在照本宣科而已。其次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隔阂,大多数教师为了维持教师的威严都会对学生严加管教,这虽然减少了学生犯错误的概率但给学生留下的心理阴影,学生心理的恐惧感使得他们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因此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不敢向老师请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

1.2教育管理方式欠佳

初中生的教育管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学校教育,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在初中数学中表现尤为突出,大多数的初中毕业班数学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向来推崇的教学方式为题海战术。这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课本上知识太过浅薄,只是带领学生做课外书练习题。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教师关注最多的只是学生的成绩单,忽视了初中阶段中学生兴趣的发展,教师教学管理方式的欠佳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因为中学生可塑性极强,长此以往畸形的学校教学方式必然扼杀掉孩子的天性。另外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巨大的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不能抽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因此大多数家长会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认为这样就万事大吉。家长给孩子提供的只有物质支持,而孩子想要的更多是加家人的陪伴,家长与孩子关系的疏远会导致他们之间产生很多误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

1.3忽略教育中的道德建设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外界的影响因素很大,因为孩子有模仿别人动作行为的天性。但大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未注重自己的言行,没有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师德的缺失导致学生消极的成长观念。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存在欺骗学生,体罚学生的行为,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必定会留下不好的影响。另外从家庭教育角度来说,家长的言行对学生道德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

二、初中教育管理解决的策略

2.1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与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如果想提升教學水平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的相关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落实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贯穿人文关怀,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有效的教学手段。新时期,教师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对于较为复杂难记的定义概念应该提前准备生活中的例子,注重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在初中教育中要回归课本,教师教授知识应该从课本的定义理解出发,因为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本安排的内容正是层层深入的,所以教师在带领初三学生复习时应该注重学生双基的夯实。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题海战术并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让学生自己知识并达到内化才能促进学生学科水平的提高。另外通过小组学习极大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创新的能力。因此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

2.2教育管理方式重新定位

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管理方式定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学校应该鼓励教师走下讲台,倾听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与学生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问。师生关系隔阂的消除会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紧密,有力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家庭教育管理的创新,作为家长虽然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倾听孩子在学校中的感悟与收获。家长关注孩子的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生的成绩单上,更应该明白孩子成长中存在的困惑并给予指导。

2.3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思想教育。因此应该注重基础教育体系中对学生道德建设。具体的解决方案应该从两方面展开。首先是教师,学校应该加强对师德的建设,严格要求教师日常行为表现,对于严重违规的教师应该严肃查处。因为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其次是家庭,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不能将外面工作中的消极情绪带回家庭教育氛围中,家长要多抽出时间了解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难题,与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

三、结语

本文以初中教育主题从初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概述。强调了初中教育方式的制定,应该从学生本体出发。教师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清楚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求社会与学校都应该为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教育理念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