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灣的政治連續劇

2019-10-14馬斌文

台商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進黨民意代表結果

馬斌文

在台灣,如果說選舉是一場政治連續劇並不為過。

不管是4年一次的「小選」,如2018年11月24日舉行的「九合一選舉」;還是4年一次的「大選」,如2020年1月11日將舉行的「二合一選舉」。雖然表面是每隔兩年才有一次選舉,而實際上,台灣幾乎每年每月都在選舉。

僅以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和2020年的「二合一選舉」為例,法律意義的「每2年舉辦一次選舉」,而在實際操作中並非如此。不管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乃至所有要參與選舉遊戲的政治人物,都一直把精力投放在「如何有資格參選」以及「用怎樣的手段才能選贏」上。

先從時間上看,為了2018年11月24日的「九合一選舉」,因為涉及到社會各個層面和不同層次權力爭奪,因此,全社會毛孔都充滿張力緊盯著每一個職位,長則從4年前開始佈局、綁樁、買票,短則從2年前開始緊鑼密鼓運作,直至最後衝刺。當選舉結果出來「一翻兩瞪眼」後,贏者彈冠相慶,輸者負債累累——伺機尋求下一次參與。

雖然2018年11月24日的「九合一選舉」結果早已出爐,但是人心並沒有回復到「正常位置」,又在要參加2020年「二合一選舉」政治人物的操弄下,嗜血般地開始亢奮。沒做任何稍停,又開始為2020年的「二合一選舉」籌劃和準備。也就是說,從2018年11月24日的「九合一選舉」結束,到2020年1月11日選舉結果出來,台灣每天都在上演選舉連續劇。而從2020年1月11日選舉結果出來,到2020年5月20日「政權更迭」,有長達4個月「政權空檔期」——下台者準備捲舖蓋走人,上台者籌畫新的演出劇本。即便是520「權力交接完成」,「新班底」、「新劇本」、「新思維」、「新組合」,仍有半年甚至更長的「磨合期」,當「磨合」差不多時,又要開始為新一波的「九合一選舉」進行籌劃……

從參選人看,不管是民進黨正在上演的蔡賴「宮廷鬧劇」,還是國民黨高潮迭起的「政治算計劇」,可謂是「劇劇精彩」、場場熱鬧。這還不算各黨各派要粉墨登場參加「民意代表」選舉的各個分場戲。

選舉的目的是為了贏,不管是黨內初選要贏,還是最終選舉要贏,為了贏就要不擇手段,為了贏就要無所不用其極,因為「只有贏」,才能勝者為「王」——有錢有勢——一個毫無工作資歷,連「國安會」和「國安局」都分不清楚的民意代表,都可以把這方面的「權威」和「部門負責人」「問責得連豬狗不如」。選輸者就只能敗者為「寇」——欠債、欠人情、欠投入新工作動力,只能為下一次選舉「繼續努力」。

從社會動員看,因為「選舉是眾人之事」,不管是「抬轎者」,還是「被抬者」,乃至「圍觀者」、「被動員者」,「全民都在選」是臺灣一直在上演「選舉劇」的根本原因——「抬轎者」要展現自己的能力;「被抬者」要凸顯自己的實力;「圍觀者」要表現自己的「存在價值」,一條完整的「選舉分工圖譜」,就這樣年復一年地延續著、修改著、展現著。

若問台灣二十多年選舉經驗是什麼?那就只能求神、鄭筊、問媽祖了。

猜你喜欢

民進黨民意代表結果
蔡英文與賴清德演雙簧?
跟踪导练(三)2
「九合一選舉」催生的台灣最大黨
合理表示“等可能事件”的所有结果
刷碗
山寨邀请函
喜事
民進黨廢除台獨黨綱的誘因
「最後一哩路」蔡英文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