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英语教育“高耗低效”问题探析

2019-10-14夏雷

文教资料 2019年19期
关键词:英语文学英语教育

夏雷

摘 要:英语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地位,一些学校、家长和学生对英语教育投入相当的精力或物质,却并没有换来可观的回报。如今,英语教育“高耗低效”的问题已经困扰无数家庭和学校。英语教育的人文性被淡化、英语教育中阅读量少面窄、英语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等是造成这种困扰的重要原因,可以从转变“重学轻术”教育理念、强化英语文学教育、转变英语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契合社会行业需求、完善英语考评制度等方面提升我国英语教育成效。

关键词:英语教育 高耗低效 英语文学

目前,从我国国内情况看,大多数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如中考、高考、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正因如此,我国英语学习者人数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国家。有学者在调研后表示我国在校中小学生学习时间中有近四分之一用在学习英语上[1].单纯从这一情况看,我国学生的英语水平似乎非常高,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英语考试未达线、听说读写能力欠佳等问题在我国学生群体中并不罕见。一些学生大学毕业后难以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更谈不上流畅阅读英文著作或文章。从全球知名英语培训机构EF英孚教育最近几年公布的全球英语熟练指标报告看,中国一直属于“低熟练水平”国家[2],关于我国英语教育的批判声一直以来不绝于耳[3]。

一、当前我国英语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一)英语教育的人文性被淡化

我国英语教育漠视人文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论是中小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还是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的都对英语教育的“人文性”或“文化意识”提出了要求。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英语教育的人文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并通过这些汲取所学语言背后的文化精华。现今,我国英语教育对人文性的淡化,本质上是对国家开展英语教育目的的异化。

(二)英语教育中阅读量少、阅读面窄

阅读是学习者最主要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并占有重要地位。英语阅读是获取英文信息的手段,也是處理英文信息的前提,因此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强化英语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但是,我国英语教育中学习者的阅读情况似乎并不乐观。据中国日报社对七十万师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大多数限于教材或习题册,其中初中阶段课外英语阅读日均不到10分钟的占70.3%,近五分之四的初中生英语阅读材料仅限于课本与习题册:高中阶段的数据更惊人,92.3%的学生每天课后的英语材料阅读量在20分钟以内,且阅读材料几乎全是课后习题册,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会阅读英文小说、期刊之类材料[4]。此外,英语教师阅读量与阅读面对我国英语教学现状起到了推动作用,据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英语教师年课外阅读少于四本,近90%的英语教师年阅读课外用于读物不足两本[5]。师生存在英语阅读量不足、阅读范围不广的问题,如何保障英语教育高效呢?

(三)英语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

虽然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目前我国英语教育改革仍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英语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首先,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方法和观念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英语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授、板书、播放录音。这种灌输式教育虽然具有知识量大的优势,但是忽略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特征——语言需要被说出来,学习者的表达能力实际上并未被训练。其次,英语教育教学目标偏离社会需求的轨道,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的人才,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考试高分,实际上是对读写能力的偏侧。再次,当前英语教育考核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听说能力的考查似乎被边缘化,使学校、教师和学生潜意识地逐步淡化听说实用能力训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如果英语教育方向偏离社会的需要,那么这项教育就是失败的,还有何效率可言?

二、我国英语教育“高耗低效”问题的改革措施

我国现有英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英语教育的效果。因此要尽快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克服这些困难与障碍,保障英语教育高效开展。

(一)转变“重学轻术”的教育理念

造成我国当前英语教育存在“高耗低效”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英语教育存在“重学轻术”的理念。为了进一步解决在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教育理念:首先,国家考试机构要认识到英语是一门语言,对语言学科的考试考查不能与其他理论学科采用同一模式,要在英语考试考查要求上调整重心,逐步向全面语言运用能力靠拢,增大英语听说技能教育的压力和动力。其次,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及时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创新教学模式的理念,重视英语语言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将英语教育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新方向。

(二)强化英语文学教育

文学是在特定历史中形成的,反映和记录相关活动、愿望的载体,对人们的教育作用和影响是潜在的。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汇集地,是生产、生活的高度提炼,是进行语言教学和实践的基础。在语言教育中强化文学教育的方法是国外很多国家的做法[6],比如英国的母语课程分为写作、口语、听力和阅读四个部分,其中阅读部分的素材主要来自莎士比亚戏剧、诗歌等英国传统文学作品。1999年美国出版的《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一书提出了“5C”( Communication,Cultures. Connections. Comparisons and Communities)教育理念,该理念对学习者学习文学作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因此,利用英语文学作品强化文学教育可以在营造的特定氛围里学习和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

(三)转变英语教学方法

英语是交流的工具或手段,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是通过学习掌握这种交流技能。因此,英语教育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将这种认识转化到教育方法中。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从英语作为一门交流语言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改革英语教学方法,课堂上要创造英语知识应用的语言环境,积极引导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加强学习者听说能力的训练,切实改变应试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其次,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英语对话、学生提问教师等形式突出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再次,听十遍、看百遍,也许不如亲自做一遍,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同样适用这个道理。

(四)契合社会行业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国际社会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开设英语专业是全国各类高校的共同选择。从目前中国各类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看,部分学校开设了英语专业,如英语(师范类)、英语(国际贸易方向)等,甚至部分高校根本不具备相应英语方向教育能力,开设相关专业,比如一些本科专科院校开设了国际贸易方向英语专业,但是师资队伍中没有从事过国际贸易工作或国际贸易方面英语研究的教师,全部教学活动依赖于常规的理论课本。从就业角度说,每年国家提供的国际贸易方向英语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大批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因此,中国英语教育必须以社会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将英语教育与社会行业的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根据社会行业的需要调整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必要时,英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和掌握今后拟从事岗位对英语的要求。

(五)完善英语考评制度

从学习目的看,当前我国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最直接的目的是为考试做准备。因此,考评制度对英语教学活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纵观近年来学界和业界不断反映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问题之所以没有较好地解决,根本原因是英语考评制度阻碍这些问题的解决路径。在未来英语教育改革中,要着力解决英语考评机制改革问题。首先,要完善各类英语考试的标准,不能单一考查读写能力或过于偏重读写能力,根据设置该项考试的根本目标确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该种考试中的地位或分值。其次,当前适用的英语能力评价制度应该予以改革,英语能力的评价不能仅仅看在某一次考試中取得的分数,因为这里难免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应结合被评价对象的综合表现。

三、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解决我国英语教育中出现的“高耗低效”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国际环境与我国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英语教育主导理念,并制定科学的英语教育大纲和考试评价制度;各教育单位应充分认清目前社会发展形势,结合本单位自身情况把握好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英语教师不仅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还要深入领会英语教育改革的宗旨,着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英语人才,为国家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光宇,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改必修为选修[EB/OL].http: //media. china. com. cn/cmyw/2017 -3 -4/992011 .html,2017.3.4.

[2]英孚教育,英孚英语熟练度指标(2017)[Jl.英孚教育,2017(7).

[3]胡俊杰,理性审视下的英语教育[J].上海教育,2014(7A):26.

[4]中国日报社二十一世纪英语教育传媒,中国中小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现状白皮书[N]二十一世纪英语教育,2014-4-I(A3).

[5]陈之腾,教师读书报告[M].上海:上海教育,2014(9B):11.

[6]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7]Carleworth.R.A_ The Role of Litenture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or Dialect[J[.EnglishQuarterly, 1978(11): 157-177.

[8]陆效用,美国21世纪的“5”C[J].外语教育,2001(05):23-25.

猜你喜欢

英语文学英语教育
司法警官高职院校英语文学选修课程管理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五年制高职教育英语教育专业文化建设探索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浅谈
论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