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美人鱼》主要人物心理诠释

2019-10-14王馨

文教资料 2019年19期
关键词:美人鱼电影

王馨

摘 要:《美人鱼》不仅是一部现代爱情喜剧,而且是一部宣扬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环保主題电影。影片通过展现三个主要人物的言语行为及心理轨迹,实现影片情节、“无厘头”搞笑与现实寓意的完美融合,揭示当今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性善恶本质。本文基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结合影片内容,诠释三个主要人物的心路历程,剖析此片对当今人类的警示意义。

关键词:电影《美人鱼》 心理诠释 环保主题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指力比多,是人格的生物面,是无意识欲望的深部,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组成,包括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弗洛伊德称它为“一个充满沸腾的兴奋之大釜”,它是“里比多的大量储存器”,它无道德性,只是遵循快乐原则追求本能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人格的心理层面,个体与外界互动。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包括两方面作用:既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又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它连接本我和外部世界,遵循“现实原则”,是现实化了的本能,代表着理性和常识。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延缓性的控制和压抑,而本我则为自我提供能量。自我驾驭本我,自我对本我的调节实际上是为本我服务的。超我指的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依据理想原则活动,遵循“理想原则”。

二、《美人鱼》人物角色心理解码

(一)本我的代表:李若兰

本我指无意识中原始的欲望,不受社会道德的限制,一切以满足自己的快乐为原则。影片中李若兰是房地产界富豪,拥有傲人的家势、魔鬼的身材,结合女王的姿态,是典型的“白富美”。可是,再多的钱,也难填自己金钱欲望的堑沟。为了满足自己金钱、权势的欲望,不计一切手段与刘轩合作,在她眼里,金钱是万能的,只要是人就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人都有追求金钱的欲望,为了赶走刘轩身边的那群女人,吸引刘轩的注意,她一出场就把手表扔到游泳池里说:“你们谁捞到就归谁。”看见一群女人争先恐后地跳进游泳池去捞价值几百万的手表,她嗤之以鼻,认为自己有钱,所以所有人都要讨好她。本我还表现为不受社会道德的限制,李若兰看见打开声呐后鱼撞到玻璃板上粉身碎骨的血腥场面,没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还叫秘书用手机拍照留念,道德良心完全被金钱、权势的欲望所代替。受原始欲望的支配,不受道德良心的限制,自己不高兴可以随便打骂下属,根本不考虑下属的感受。与刘轩合作开发房地产后,担心刘轩也和她一样没道德,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地位、名声、名誉地在刘轩手机上安监控器,监听刘轩的通话。因为在她眼里,地位、名声、名誉这些与道德联系有关的,在金钱的欲望面前根本无足轻重。她还秘密研究人鱼族,不是因为人鱼族和人类是同类,而是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

本我还表现为性本能、邪恶、冲动。刘轩爱上了美人鱼珊珊,李若兰色诱刘轩失败,内心愤怒极想报复,装得表现出理解刘轩,套出人鱼族栖息之地后,立即抓人鱼族。她下命令用先进的武器射杀大量的人鱼时毫不手软,看见可怜的人鱼垂死挣扎时毫不动容。在整个剧情中,她就是邪恶冷血的化身,所有行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快乐的欲望,毫不利人,专门利己。根据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标准,李若兰的行为受欲望的支配,毫无道德良心可言,是“本我”的代表。着装颜色也体现了这一点,她的衣服只有三种颜色:黑、红、金色,黑色象征死亡、邪恶、毒害、科技等,红色不仅象征热情,还象征欲望、危险,金色象征财富、金钱。这些颜色表现出李若兰是欲望的象征,是本我的代表。

(二)自我的代表:刘轩

本我的“唯乐原则”与外界要求冲突,产生了矛盾。为了调节矛盾,改变了部分“本我”,与超我和本我的关系分不开,自我既要符合超我原则,又要满足本我的要求,与本我和超我是“一仆二主”的关系,而且如果超我的力量超过本我,那么自我就服从超我,相反,自我就服从本我。刘轩一开始是本我力量占上风,他一个白手起家的房地产富豪,壕、有钱、任性、自恋、陶醉、耍帅、抓狂、急躁和嚣张,对钱的欲望强烈。“世上还有什么比钱更重要”,刘轩开始是本我的力量较强大,为了把自己竞标到的地升值,完成填海计划,用声呐驱赶海洋生物,海洋生物的死伤完全不放在心上,“生态的事就交给环保专家去”,放纵自己的欲望,吃喝嫖赌无一不精,动不动就对下属撒气,就像一个浑身带刺的海胆。小孩一般本我力量较强大,因为小孩接触社会少,社会对小孩的要求不高。刘轩给观众的感受是他的行为就像孩子似的,他贴上胡子,假装成熟;遇到霸道的女总裁李若兰时,就任性赌气与美人鱼珊珊离去。珊珊带刘轩到她做烧鸡的地方——儿童游乐场,儿童游乐场实际上就是释放本我力量的地方,去游乐场的路上,嘴上说不去游乐场,但是脚却走进游乐场,在游乐场里玩得忘乎所以。和珊珊一块吃烧鸡时完全把大富豪的姿态扔一边,认为烧鸡非常好吃,感动得流着泪举着鸡腿辛酸地诉说小时的他爹捡到的半条鸡腿是世界上最美昧的,还陈述了自己挣钱的志向:“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钱更重要。”珊珊给他擦嘴并反驳他:“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刘轩说你不懂,珊珊说你才不懂,这时刘轩的自我是遵循本我原则的,但是后来他们两个在对唱《无敌》“谁能明白我”后,他终于觉得世上有人懂他,两人对唱《世间始终你好》,在对歌时,两人心灵相通,一起飙起了高音,刘轩不敌珊珊,珊珊的高音震碎了灯玻璃门,陆轩的假胡子掉了下来,假胡子象征防御,门象征着心门,玻璃门打开了,对金钱欲望的本我力量被释放。在珊珊超我的影响下,刘轩的超我力量开始复苏,刘轩对爱的追求、道德、良心被唤醒,选择纯真的爱情。超我的力量占了上风,体验了声呐的痛苦后关掉声呐,放弃金钱的利益,珊珊被李若兰追杀的关键时刻,刘轩从天而降:谁敢动她,先动我。刘轩依然遵从超我(道德良心等),后来刘轩捐出了自己的财产用于海洋生物研究,资助学生完成学业,淡泊名利,过上了接近隐居的生活,这与刘轩刚开始出场时放纵自己欲望、追求金钱和权力是完全不同的。刘轩的衣服开始是黑色和白色,代表刘轩对金钱、权力等的原始欲望,后来颜色逐渐变淡。发型开始的时候也像刺猬一样,后来头发逐渐顺滑,这些都是和刘轩心路历程的发展分不开的。

(三)超我的代表:珊珊

超我是人格的社會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超我首先表现为纯洁,不受世俗污染。珊珊背负人鱼族的刺杀任务前去接近刘轩,珊珊出场时,穿着很土,“丑到可以把小孩吓哭”的装扮,和外表艳丽、心如蛇蝎的心计女李若兰的形成强烈对比,在给刘轩电话号码后,踏着滑板离开,滑过一个公交车站,公交车站广告牌上赫然有一个广告词:“纯甄”。青春美少女踏着滑板,这本来就是一道很美的风景线,衣服很土、搞笑广告词,还有白色的着装,这些都给观众一个暗示,珊珊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女孩。珊珊的纯真还体现在与刘轩的对话关于“做鸡”的桥段。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做鸡”一般暗示“妓女”,但珊珊脑海里没有世俗欲望的杂念,“做鸡”就是指做烧鸡。

超我还表现为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愿意负别人,为了别人甚至可以牺牲自己。安徒生童话中美人鱼给人的印象是温柔善良,可以为爱情牺牲自我。珊珊被同类形容为“眼睛特别小”“鼻子特别大”等,青春少女最在乎的容貌被别人贬低,珊珊心里一定很难受,却不愿意贬损别人,让贬低她的人受到伤害,只是笑笑说:“谢谢啊。”即使刘轩为了填海伤害了人鱼族,是人鱼家族的仇人,自己也身怀刺杀刘轩的任务,但是发现刘轩不快乐,尽管刘轩骂她神经病,拿钱砸在她脸上,说:“拿了钱,去死吧!”她依然保持善良,用纯真影响感染刘轩,用善良唤醒刘轩,终于让经常无缘无故就大发雷霆的富豪刘轩找回自我。刘轩送珊珊回家的时候,珊珊本来可以暗杀刘轩,但是她没有下手,她太善良,希望唤起刘轩的良心,不要再为钱破坏海洋环境。她是超我的象征,认为其他人也是有道德、善良的。由于没有刺杀刘轩,面对同类的质问只说自己渴死了,因此不能在陆地上了。这些都向观众展示了珊珊内心的道德美——超我。刘轩发现人鱼族,被八爪鱼缠住快被勒死时,珊珊救了刘轩。和安徒生的《美人鱼》童话故事一样,珊珊不忍心心爱的人受伤,宁愿自己承担被同类惩罚的后果也不愿意伤害刘轩,刘轩得救后,又内疚想自杀,充分显示了珊珊限制本我,宁愿自己受难也不愿意他人受苦,表现“道德化的自我”。得知刘轩已经关掉了对人鱼族致命打击的声呐时,含着泪说:“他没有骗我。”本来自己的付出是不指望得到回报的,但是发现心爱的人刘轩没有骗自己的时候,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充分表现出珊珊对自己的付出不求回报的超我特征。她给观众的印象就是一滴纯净的心灵之水,如此干净,如此透明,就像一个道德的天使,降落在人世间,净化着世俗被金钱权利腐蚀的心灵。

三、结语

《美人鱼》继承了周氏以往电影“无厘头”的风格。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上,颠覆经典名著或人物形象。影片的故事情节或桥段以经典名著或人物故事为依托。在此基础上,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离奇怪诞的编撰或东拼西贴,达到珠联璧合、天马行空的幽默搞笑效果。《美人鱼》除“无厘头”搞笑外,还体现了现实主义人性真善美的一面。影片宣泄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悲欢离合情愫,具有极强的现实警示意义。“如果世界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纯净的空气都没有了,就算有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

参考文献:

[1]王光荣,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演变及其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6):64-67.

[2]王萍,电影《囚徒》的人性受困与突围[J].电影文学,2016(03):149-151.

『3]于静.野蛮的荒岛人性的悲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视角下《蝇王》的解读[J].名作欣赏,2010(17):134-136.

[4]曾玲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培养初探[J].心理科学.2007(7):977-978.

猜你喜欢

美人鱼电影
一条美人鱼
海里有美人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