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设计素描的教学课题设置探索

2019-10-14广州航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510725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物象素描课题

(广州航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51072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的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在我国逐渐建立,设计素描课程应运而生。近30年来,各大高校设计素描专业教师,围绕设计素描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未形成全面的共识。本文尝试进一步理清设计素描的教学目标,探讨设计素描的教学课题设置。

一、高校设计素描的教学目标

教学课题的设置是由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的,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所以对设计素描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梳理,显得尤其重要。设计素描的教学目标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转变学生对素描的固化认识。由于长时间应试素描教学的影响,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已非常狭隘,他们眼中的素描基本上等同于对客观物象的再现,强调的仅仅是画面构图合理,物象的结构与比例准确,质感与空间塑造到位等这些基本要求。这种观念不转变,学生很容易进入“吃老本”的学习状态,严重影响设计素描课程的学习价值。

2.强化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包豪斯学校倡导的基础课教学目的是“解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创造力缺乏,学好设计便无从谈起。设计素描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要发挥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3.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感性思维能力固然重要,理性思维能力更加必不可少,而理性思维能力也是刚入学的大学生非常缺乏的。任何一件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理性“设计”与精心处理的结果。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依赖于美学知识的积累与审美能力的提高,这些都离不开在设计素描教学中的逐步渗透。

二、基于教学目标的设计素描教学课题设置

我校设计素描课程共54课时,根据课时总量与学生的实际基础,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了以下四个教学课题,其中经典作品鉴赏课题占4课时,结构表现课题占12课时,素描创作课题占24课时,感知生活表现课题占14课时。

1.经典作品鉴赏课题。本课题主要有两部份,第一部分为设计素描作品的鉴赏,通过本部分内容的教学转变学生对素描的固化认识,丰富学生对素描的认知,让学生了解设计素描样式的各种可能性。第二部分是经典艺术作品的鉴赏,这里的艺术作品主要为设计、绘画与摄影三大类,在这部分内容中要把形式美法则等美学知识的学习贯穿其中,为后面的理性“创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2.结构表现课题。在结构表现课题的练习中,一方面要学生运用适当的观察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去观察客观物象,理解物象的内在结构,同时又要求不要局限于原有的观察方式与表现手法,学生可以对观察到的物象进行各种联想,并综合运用夸张、变形,装饰等多种手法,达到表现物象而不是再现物象的目的;在构图中,为了画面形式美感的需要,还可综合运用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的处理手法,改变常规的画面结构。在这一课题中,既要求学生观察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又要求表现手法的独特性,还要求画面表现具有形式美感。(图1与图2)

图一 学生作品

图二 学生作品

3.素描创作课题。设计也是一种创作,任何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在应试教学模式下,素描教学仅仅作为造型能力的训练手段, 忽视了过程中对学生创作思维的培养,导致创作能力贫乏。这个课题已不是简单的对照静物或人物的素描写生,而是学生要根据自己想表现的物象,融入作者自己的观念进行主观的画面处理,要综合考虑画面的形式美感与节奏感,画面的氛围与黑白灰层次的处理等等,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与创作能力。(图3与图4)

图3 学生作品

图4 学生作品

4.感知生活表现课题。创意要求作者具有敏锐的生活感知能力。 感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是分析、研究、想象、判断和艺术创作的前提和依据,如果对生活没有观察,没有体验,创意也就很难发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在本课题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感知,寻找感兴趣的创作主题,并自由选择合适的材料与表现方法,传达一定的现实主义观念。(图5与图6)

图5 学生作品

图6 学生作品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在探讨设计素描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课题设置时,既要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与他校的实践经验,又应紧密结合自己所在高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生搬硬套,真正做到设计素描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本校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物象素描课题
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汉素描
素描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跟踪导练(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