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2019-10-13石和平

中华魂 2019年10期
关键词:边区实事求是延安

石和平

延安时期,见证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伟大旗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建立了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不忘初心——理想信念之心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意识,充分体现在对时代特征和革命任务的认知上,集中体现在实现民族解放,实践根本宗旨上。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民族先锋。

在艰难困苦的延安时期,那么多共产党员和革命者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有崇高的革命理想,真诚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全民族抗日救国的道路,走新民主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希望,才能使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到延安去,那是有希望的地方。无数爱国青年在这里汇聚。延安窑洞,革命熔炉,一代新人在这里茁壮成长,并从这里走向民族解放的战场,投身到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中。

美国记者斯诺在1936年和1939年先后两次访问延安后,盛赞:“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是“兴国之光”。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解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洛川召开会议,讨论制定了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现全面持久抗战的的方针,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途径,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二、不忘初心——实事求是之心

毛泽东同志曾说:“延安的同志们没有一件事不是实事求是。”离开了实事求是,革命不能取得胜利;离开了实事求是,所谓革新的创造必然是盲目蛮干。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无法真正做到集中人民的智慧,也不能做到对革命事业负责。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达不到既团结又纠正缺点的目的。

中国社会的发展赋予中国共产党人以新的历史责任,迫切需要进行理论创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延安时期针对全党开展了主要内容为“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是一次以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运动。整风运动的实质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首先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概念,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延安整风运动最为本质的东西。延安整风运动是延安时期最能反映中国共产党践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典范。

三、不忘初心——艰苦奋斗之心

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作风,其中艰苦奋斗是最具特色的一种作风。艰苦奋斗是一种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更是一种政治品格、精神状态,实际上是一种不畏艰险,积极进取,勤俭创业,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壮大的。南泥湾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

1940年,面对延安军民几乎没有生活必须品经济异常困难局面,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自救运动在边区开展开来。边区留守兵团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主力军,最典型的是一二○师的三五九旅执行“屯田政策”,1941年粮食产量就达到自给自足,1943年边区的困难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毛泽东的警卫员顾昌华回忆:“主席的生活很简单。在延安住的窑洞是办公室兼卧室,睡的是一张木板床,室内有一张办公桌,一把旧椅子,洗脸用的是一个普通的瓷盆,洗衣洗澡用的是一个木盆,墙上挖了许多方洞,作书架用。主席在杨家岭住的小院子里有个葡萄架,葡萄架下边是用旧砖支的石板桌,石桌周围有几块石头当凳子用。主席工作累了,就到葡萄架下休息一下,有时身体不舒服就在那里晒几分钟太阳。主席用的煤油灯是用罐头盒或玻璃盒制作的。主席常常是一张纸用铅笔写了再用蘸水笔写,最后再用毛笔写。为了节省纸张,主席有时候就在信件的空白处写批示,信封也是用旧报纸糊的,蘸水笔的笔尖是用竹子削制,笔杆是用牛筋树条制作的。”

四、不忘初心——为民奉献之心

延安时期,从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到具体实践,从政权机关到基层组织,从党的领袖到普通战士,始终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树立了“为民谋利”、“人民救星”的光辉典范。延安时期执政经验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

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中,对为人民服务作了精辟的论述。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规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言行的出发点和归宿。

1946年,美国纽约《先锋论坛报》记者斯蒂尔访问延安后深有感触地说:在延安的访问中,我体味到共产党人常说的“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我所眼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这是货真价实的。

陈嘉庚访问延安后感言,“假如更多的人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克勤克俭,兴利除弊,一心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我们中华民族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以至于连美国军事考察组的成员无法不为延安中共的一代新风所感动。”

五、不忘初心——廉洁自律之心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廉政建设的制度和规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反腐倡廉,为边区廉洁奉公之风的形成起到了模范作用。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的讲演中提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种纯洁的党风,直接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进。

1942年边区政府发布“五项规定”:(1)不急之务不举,不急之钱不用,且须用在急务和急用上,力求合理经济。(2)除保证供给外,其他消费概需厉行节约。要提倡勤俭朴素,避免铺张浪费。要注意一張纸、一片布、一点灯油、一根火柴的节省,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3)集中力量于急要的经济事业,实行经济核算制,并加强其管理与监督,开展反贪污浪费的斗争。(4)爱惜民力,节约动员,不浪费一个民工,一匹民畜。(5)坚持廉洁节约作风,严厉反对贪污腐化现象。

1941年,林伯渠指出,“廉洁奉公,已成为政府人员一般具有的品质。大家可以看到,政府从人民手里拿来的每一文钱,我们都用尽一切方法,使它用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保卫边区的用,虽然个别的还有存在着浪费和贪污的现象,但是用钱少办事多,仍然是我们工作风的主要特点之一。”

肖玉璧案是延安时期最著名的腐败案件。肖玉璧案发后,他直接写信给毛泽东求情,林伯渠把信转交给毛泽东。林伯渠说:“我们统计,目前干部队伍贪污腐化犯罪率达到5%,这股歪风非刹住不可。不过最后究竟怎样处置肖玉璧,边区政府和西北局都想听听您的意见,所以,我特定来请示。”毛泽东对林伯渠说:“你记得我怎样对待黄克功吧?这次和那次一样,我完全拥护法院判决。”

1941年底,肖玉璧被执行枪决,这在解放区内外引起更大反响。广大群众称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真正保障人民民主,厉行法制的先进地区”。1942年1月5日的《解放日报》就此发表评论:“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许有一个‘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长!有了,就拔掉它!”

初心,彰显理想和信念;使命,昭示奋斗与担当。让我们从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汲取理想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担当的力量、廉洁的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不渝地奋斗前行!

猜你喜欢

边区实事求是延安
坚持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的统一
延安的故事
实事求是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延安文学》2017年总目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抗战时期边区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宣传斗争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