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书为伴,精神家园

2019-10-13刘文静

中华魂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二手书爱书人购书

刘文静

作为出版行业从业人员,对于书籍的感情不言而喻,对书籍的价格走向也较为关注。毕竟图书市场的兴衰,关系到编辑的职业命运,也与读书人的喜好息息相关。

书籍,是传承文化和智慧的载体。历史长河中,流淌过诸多与书籍相关的故事。有赵光义开卷有益的故事,有文学家凿壁偷光的典故;有读书破万卷的传颂,也有书非借不能读的感慨;甚至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也是用学富五车来描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财产和地位可以被褫去,读书获取的知识却夺不走,即使贬至边疆,哪怕身无分文,依然有一份精神慰藉,这是一种难得的荣耀。作为普通人来讲,阅读一本好书,让人如沐春风;拥有一间书房,更是无数爱书人的梦想。

春江水暖鸭先知,爱书人往往对图书市场的微妙变化更早察觉。悄无声息中,2018年出版的图书平均定价已将近70元,有人开玩笑说,这又给了自己不读书的托辞。这固然有黑色幽默的色彩,但书籍价格日渐上漲却是不争的事实。人们看惯了古代文学作品中才子囊中羞涩的窘境,往往认为普通百姓有钱就该购书,这从公平角度来看确实没错。现实情况是在近代以前,物质贫乏的年代填饱肚子已经算是幸事,读书识字是富贵人家的特权,贫家子弟买书上学显然是一种奢侈。资源极端匮乏的情况下,确实可能供不应求而产生洛阳纸贵现象,抑或说,这是古代市场对资源紧缺的自然反应。

书籍不是简单的商品,也从来就不是廉价物。原因在于书籍承载着知识,蕴含着信息,甚至会产生出乎意料的能量。知识是无价的,张良正是在圯桥授书后,才有了运筹帷幄的本领,最终辅佐刘邦一统天下。从价值交换来讲,要有所得必须有所付出。古代书籍价格不菲,依然阻止不了书生们购书的脚步,这里有考取功名的诱惑;官宦人家也喜好藏书,以至于有著名的藏书楼留存于世。“书山有路勤为径”,读书丰富学识是不争的事实,古今中外都有皓首穷经终成大才的例子。现代图书涉及信息编辑、知识传播、版权保护等,出版社必须考虑印制成本,否则出版行业难以为继。若有心关注的话,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图书价格都不便宜,足以让出境买书的人感叹太贵。或许是由于国情,抑或是希望知识推广,我国图书更多注重数量上的扩张,价格并未完全与世界接轨。

有的爱书人有一种冲动,看到书就有购买的欲望,到手后简单浏览接着搁置一边,扔掉或者卖废品可惜,放在那里又占地方,如何处置废旧图书,心中有无限纠结;另一方面,有的购书人经费不足,希望用更少的钱买到自己心仪的图书。互联网时代让闲置资源利用有了可能,共享经济的发展让书籍重新利用成为现实,转转、多抓鱼等二手书平台将被束之高阁的图书盘活,从图书拥有者手中收购来,经过去污、消毒、翻新等处理,将弃之不用的资源重新呈现在其他读者面前。实际上,二手书籍阅读价值不受影响,有的书籍还有收藏价值;加之二手书价格较低,对汲取知识并无阻碍,二手书平台是让多方受益的。

平心而论,购买新书或流转的二手书是并行不悖的,属于仁者乐山与智者乐水的关系。我们需要掌握的是如何读书,如何更有效地读书,这比单纯地纠结书价更实在。选择读书的方式,有的人愿意先行一步,喜欢新书的油墨香气,自然就要付出价格多一些;有的人渴望读书,又希望价格优惠一些,自然可以选择二手平台。有的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而需要辩证地看待。建立知识谱系和公义价值观,无论新书旧书都是书,二手书价格也有最低成本;新书贵则二手书贵,旧书也绝非免费午餐。这也为出版社开辟了一种思路,即营销网络是否可以兼具回收功能,毕竟出版社处理图书更专业。

书价上涨是市场经济规律的结果,毕竟出版社也要生存。无论岁月变迁,幸好爱书人犹在,这是文化延绵不绝的基础,说明心中仍有一份不受浸染的纯真,一块不容侵犯的自留地,一片可以任意畅想的天空,这就是有益的。

猜你喜欢

二手书爱书人购书
基于云开发的二手书交易小程序
逛书市
身教
身教
谁是幸运星?
校园二手书市场价值分析与研究
买书记历:三十九位爱书人的集体回忆
科学出版社物理类重点书推荐
我国人均藏书知多少
购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