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篇模式视角下探讨高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9-10-12胡月华陈青华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4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言思维

胡月华 陈青华

摘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综合运用语言,而“写作”最能体现该目的。本文从高考作文与日常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际落差入手,着重分析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尝试用语篇模式理论引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语篇组织模式 语言 思维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发展学生语言技能,就是使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活动理解语篇所传达的信息、观点、情感和态度;并能利用所学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通过书面表达等形式创造新语篇。这些活动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本文从高考作文与日常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际落差入手,着重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尝试用语篇模式理论引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问题提出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重视词汇、语法、句法的分析而忽视对语篇的考虑和理解,使得学生很少参与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等认知过程,缺乏相应的语篇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语篇能力较弱,写作的层次和质量难以提升。长此以往,缺少教师系统指导和学生日常训练,学生对写作渐渐失去兴趣。

二、理论依据

Michael Hoey将语篇定义为“任何一段完整的口语或书面语”,通过有限的语义单位关系可以形成无限的语篇组织模式,Michael Hoey列举了其中最基本的三种模式:问题—解决方法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 ),匹配模式(matching pattern)和总述—分述模式(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这三种模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将语义单位关系相联系,形成无论是语法上还是意义上都较完整的语篇。

语篇组织模式是语篇组织的宏观结构,在语篇的生成与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语篇的内容又是通过人的逻辑思维组织起来的。尝试让学生去了解、掌握语篇模式的宏观及内在规律,能够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篇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具体措施

1.立足教材 帮助学生提升语篇分析能力

现行的每套英语教材都是中外专家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从学习者的角度精心设计出来的。每个模块或单元之间互相联系,前后照应,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因此,教材是很成熟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一个单元,也可以跨单元整合资源设计教学内容。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单元中的主阅读课文、Project、Task、Grammar中的文本,都可归纳为Michael Hoey的三种最基本的语篇组织模式。

下面以Module 5 Unit 2 Project中的课文Protecting the Yangtze River为例,具体阐述语篇组织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1)纵向阅读

快速阅读标题,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重点阅读每段的首句,头脑风暴,形成思维链。

从以上导图可看出该语篇是属于问题—解决方法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和匹配模式(matching pattern)融合在一起的语篇。

(2)横向分析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整体理解语篇内容入手,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方式,逻辑思维的连贯方式以及语言形式方面的内在联系,它不同于传统的句子结构分析,它重视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通过语篇分析使学生具有统览全篇的能力,掌握文本的主题,同时掌握句子在表达篇章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

a.横向查找语段衔接词

Para1 ...the health of the Yangtze River has raised concern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

Para2 ...organizations and projects have been set up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

Para3 Two special government projects are also under way .The first project... was set up...

Para4 The second project includes...

仔細观察,第一段中的health,concern和第二段中的problem语义一致;第三段首句中的also暗示二、三段落的关联;第三段The first project和第四段首句The second project通过first和second又联系起来,因此二、三、四段都是solutions,属于同一范畴。

b.横向分析语篇思维链

Para1 the health of the Yangtze River has raised concern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①Rapid development and an increase in population...②and that the waste... (提出问题,然后解释原因,通过因果关系来拓展首段内容)

Para2 Organizations and projects have been set up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①The Green River Organization...for example...(提出论点,然后通过举例来支撑论点)

Para3 Two special government projects are also under way.The first project...was set up...(同上)

Para4 ...The second project includes...(同上)

依照语篇组织模式之问题—解决方法模式和匹配模式,形成以下结构图示:

因此,帮助学生寻找语段衔接词,循着文本脉络找出段与段,句与句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本谋篇的巧妙,才能提高学生的语篇衔接和连贯意识。有了语篇意识和语篇分析能力,学生们的书面表达也就有了理论依据,写作也就有了方向,而不是毫无章法地去拼凑。

2.重组教材 培养学生的语篇写作意识

教材中的单元阅读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语篇,写作帮助他们领悟语篇的内在规律:即内容的连贯性,段落间的衔接、思维的逻辑性。明白了这个问题,学生写作水平才能实现质的飞跃。语篇之所以构成语篇不在于它的语法性,而在于它的语义关联性。

下面是整合《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2 Wish you were here中的主阅读课文和Project Making a travel leaflet 中的内容,设计出的一堂阅读写作课。

本单元话题是旅游,从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Task 到Project 甚至在Grammar中,都包含了许多描绘旅游的好词好句。Project Making a travel leaflet是一篇有关Shangrila 的旅游宣传册,文章是由五个小标题构成,依次是Shangrila/ how to get there /the worldfamous Chinese Shangrila/what you will see in Shangrila/what the weather is like, 其中首段Shangrila与二、三、四、五段是属于总述—分述模式(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 ) ,第二、三、四、五段是并列关系,属于匹配模式(matching pattern )。

写作设计思路:

本单元设计思维流程图:

具体步骤:

(1)激活背景知识,收集好词好句(Brainstorming)

A:chunks related to tourist attractions:

be surrounded by /be rich in /date back to /date from/have a population of /have a history of /have an area of/take on a new look/overlook /cultural relics (temples...) /admire modern architecture ( gallery, palace...)

B:sentences related to tourist attractions:

①For example, three snowcovered mountains tower over the land and reach to the sky.

②Below the mountains ,the sunshine reflects on the many lakes, making them shine like diamonds against the rich countryside.

③Sheep ,cattle and horses wonder on the green grass ,and the surrounding forests are home to many birds and animals, which form a beautiful picture , leaving you at a loss for words.

(2)依照语篇模式整合资源,创作有效语篇(developing)

Task 1: 将Project 中的有关Shangrila 的旅游宣传单改写成一篇描写旅游景点的习作。

语篇模式图示如下:

【分析】先提供语篇组织模式之框架,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技能和策略进行创作和互评,即检验前序学习成果,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提纲如下:

(3)延伸课堂教学,创作并展示语篇(presenting)

Task2:Writing:请写一篇关于我们的家乡——安徽省青阳县的短文,从风景,当地文化,美食,佛教文化历史等方面来描述。例如:九华山、美食、青阳腔等。

1.语篇有总分关系

2.分论点不少于三个,要求有具体细节和例子来支持每一个分论点

学生写作练习的反馈结果显示: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尤其在语篇组织能力、语言得体性,流畅度,逻辑性,情感渲染等方面表现得特别好。

(4) 反思写作过程,提升思维空间(reflection)

設计一份自我评估清单,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状况,实施真实有效的写作。

附:selfassessment of the writing assignment

Please learn to assess your composition when you finish it.

a.语篇有无总分关系?

b.是否有具体细节和例子来支持每个论点?

c.有没有语段衔接词?

事实证明,在语篇模式理论的指导下,有效的写作方法的使用会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了“语言,内容和思维的有机结合”。

总之,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thinking outside the box, 从高一阶段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语篇意识,通过写作让他们学习语篇内部的组织特征[即语篇的“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引领学生学会对语篇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以理论为指导,思维为中介,把语言的本质与写作的规律贯穿起来,让思维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保证语言有效的输出,最终实现有逻辑的语篇表达。

学生思维的训练,语篇组织能力的提高,语篇内部组织的衔接及连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在教师一次次悉心的引领和启迪下,学生们的思想之火花才能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彭素飞.基于语篇组织模式的高三英语阅读教学[J].教学月刊,2015(3).

[3]张献臣.加强英语语篇教学 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2009(6).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语言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