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高职学生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需求调查及策略应对

2019-10-12李洋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学习现状

摘要:就业指导是高职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对指导学生顺利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本文通过对学生各项调查分析,深入了解了学生对本课程教学与实习就业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以生为本,指导课程教改。

关键词:就业意向;薪水要求;学习现状;课程需求

为使就业指导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和分析了我校高职毕业生的具体状况,从中找出该课程教育教学的切入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与实践方面的指导,真正实现教学的“从学生中来、到实践中去”。具体调查与分析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就业意向调查及策略

就业意向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向选择给予现实的帮助,规避初入职场的尴尬与失误,同时适当的引导,也可以防止学生陷入眼高手低的不切实际心态,故而此项调查和对策实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大部分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还是基于对单位和岗位的想象,同学们往往喜欢选择主流的、名气大的单位。第二,大部分同学对专业岗位的期许较高,但缺乏对专业技能与岗位接轨中存在脱节方面的认知。第三,对于未来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同学们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在职业的发展上,存在盲目性。第四,眼光较浅,后劲不足,不敢挑战新的目标,缺乏长远学习的目标、动力和信心。

对此,必须加强择业观教育,同时进行就业市场调研与分析,带领学生走向用人市场,知己知彼、调查研究,以第一手现实数据材料为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现实教育与引导,是改善就业心理、指导学生调整就业目标的重要前提。

二、职业薪水调查及策略

了解同学们对于岗位收入和专业发展的期许,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職场、争取能力与收入的匹配,也争取找到未来发展的目标。

大部分同学基于现实的考虑,选择2000元薪金待遇也是合适的,但是,仍然有许多同学忽略了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签约后的待遇和实习期间的待遇是有区别的,许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心理上的期待超过实际的可能。第二,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工作单位除了薪金待遇之外,还包括其他项目内容,这方面有些同学还比较陌生,或者说略为了解,但并不深入,未来有可能因此会出现纠结与烦恼,影响工作的开展。

总体上说,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大学本科学生来说,确实有些眼光过高、期待过高的心理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需要帮助他们多加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劳动法的内容,也需要增加心理上的疏导和择业观、价值观的引领。

三、课程学习现状调查及策略

围绕对本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需求、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的了解,我们发现:即将面对实习毕业的高年级同学,从内心里能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并期待老师给予有效的指导,从而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课堂教学容易取得良好效果,教学、思考、练习、反馈等方面都比较容易实施。

另外,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同学们的学习出发点不同,所以会中途形成分化现象: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操作内容,更加关注就业推荐等方面,也更加关注劳动法、劳动合同等相关内容,这些同学的作业反馈也比较理想,同时,实践操作的完成度较高。

相反,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因为没有现实的紧迫感,所以,对课程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课堂学习较为被动,课后反馈的程度不高,作业完成度也一般。

所以,鉴于毕业班学生确实有不同的未来选择,教师一方面要设计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给予这些同学及时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必须做好准备升学同学的思想工作,有关课程的重要性必须在学期前做好引导,形成全体同学的共识,只有这样,就业指导课程才能够更加有效。

四、课程需求及策略

对于即将面试、实习和需要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毕业生来说,他们的许多相关知识来自就业指导,这也是就业前的一个重要的应知应对的准备。

第一,目前我们选用的教材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文字表述较深,理论性较强,对于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比较浅的学生来说,很难了解和理解,也很难培养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程的学习也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在作业方面更加难以创新,除了抄写书本理论概念之外,联系现实的分析讨论题目,很难顺利完成。

第二,同时,绝大部分学生内心需求得到就业前指导,因此更关注简历制作、面试表达、实习应知、就业职场礼仪、劳动法、合同签订等即将面对的内容。这些表明同学们更加追求实际和眼前具体要面对的问题,而对于理论和理性提升则略有忽视。对于教师完全可以理解并加以调整和引导。

第三,毕业班同学的需求比较一致,但任课老师的侧重点选择可又有所不一,因此做好各专业学生的具体需求调查非常重要,同时加强教师间互相沟通与合作也非常有益。

五、总结

我校高职学生对自我成长的期望与关切程度较高,渴望通过课堂学习能够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这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同时也激发我们有针对性去进行教学和课程的创新改革,以适应同学们的需要。

作者简介:李洋,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学习现状
高职院校的中职生源在校学习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立足职高学生特点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
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学习现状分析与改善策略研究
高职英语课堂学习现状及课堂学习动机激发对策研究
建立合作常规提高合作效率的研究
浅析专科高等数学的学习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