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9-10-12王磊毕丹阳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生活化小学数学

王磊 毕丹阳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也有了极大的改变,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贴近生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的学习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做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掌握知识、解读问题生活化三个方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数学是从生活中发现的,了解数学的奥秘要从了解生活开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当成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将数学生活化会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会放松些,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生活化已经是数学教学的一大趋势,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小学时期就适应这样的教学,为以后的生活化教学打下基础。

一、课堂中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总是按部就班地对教科书进行教学,但是小学教科书上的文字往往是较为严肃和抽象的,这样的文字对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种挑战,这样的教学也让学生充满距离感,因此教师需要将引导学生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学生对课堂充满亲切,激发學生对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以对学生身边的生活仔细观察,了解最贴切学生的生活情境,再把生活情境加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觉得数学亲切且存在于实际中,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精神思维放在课堂上。

例如,“两位数乘于两位数”这个章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笔算两位数之间的乘法,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去商店购物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以模拟开设一个蛋糕商店,鼓励学生上台互动,让学生当一次老板,教师充当客户,教师可以提出:“如果我要买块钱的蛋糕个,那我要付多少钱呢?”学生思考:要买单价为元的蛋糕个,那么总价即是“个”,用数学算式表达为“1”,在经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后,学生计算出结果为“15×20”,回答:“要付300块钱。”教师通过创建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不仅拉近了数学课堂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兴趣。

二、将知识与生活化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效率

随着数学学习的加深,数学知识越来越有难度,教师单一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这样对以后数学学习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也难以解答问题。课堂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加以运用,知识点包括数学公式和法则,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点,了解掌握知识点。教师可以将知识点融入学生的生活,从理解生活到理解知识点,学生也不再排斥有些难度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课堂更加有效,让课堂进度加快,也为学生以后遇到知识点能主动向生活贴近,提供多种理解方法。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一章节时,传统的教师会将两种图形的特点解释出来“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平行且相等的,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这样的教学还是不够直接明了,学生更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这些图形的特征,也没有办法将这些图形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可以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这样的形状,将知识点与生活结合起来,如学校门口的伸缩门就是由一个一个的平行四边形组成的,这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容易变形的特点,梯形在生活中常见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梯子,再鼓励学生勇敢发言,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增加课堂的互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数学问题巧用生活化,加深学生理解题目

课堂的教学和知识点的理解固然重要,但这还不能保证学生完全的掌握了知识,掌握知识还需要练习题的巩固。练习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延长记忆时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的创新能力增强,练习题的变化增多,练习题包含的信息多而杂,学生有时并不能快速地抓住题目的中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快速理解题目,加快做题速度,教师可以把题目将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用生活经验排除无用信息,以此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例如,“盈亏问题”,考察的是学生但能否列出相同数量的关系式,教师可以把题目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如,“学校组织春游,如果每辆车坐人,就余下人;如果每辆车坐人,就刚好坐完。问有多少车?多少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盈亏关系,列出数量关系:一般地说,在两次分配中,如果一次盈,一次亏,则有:参加分配总人数=(盈+亏)÷分配差;如果两次都盈或都亏,则有:参加分配总人数=(大盈-小盈)÷分配差、参加分配总人数=(大亏-小亏)÷分配差。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面对此类问题时首先列出关系式“总人数”,再加以计算即可得出总人数为人,车辆为辆,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找不到重点和方法。

小学数学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地基,学好小学数学才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化就是数学学习策略之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激发学生对烦琐的数学的兴趣,能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遇到数学问题时首先发散思维,将数学与生活结合,用生活经验来判断数学问题的有效信息。教师将生活化融入数学的各个方面,能够为小学数学添增精彩。

参考文献:

[1]林玉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3):59-61.

[2]张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外交流,2018(6):121-122.

作者简介:王磊(1975.3-),女,吉林省农安县,大学本科,小学数学教师,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德彪小学;毕丹阳,(1975.5-),男,吉林省农安县,大学本科,高中数学教师,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