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歌剧选段《三月桃花心中开》

2019-10-12张丽萍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民族歌剧表演

张丽萍

摘要:本文以歌剧《长征》中的选段《三月桃花心中开》为例,阐述民族歌剧音乐内涵与演唱分析。

关键词:民族歌剧;《三月桃花心中开》;表演

一、介绍民族歌剧及对民族歌剧的我见

(一)简单介绍歌剧及民族歌剧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在1600年前后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①歌剧剧情的表达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的形式来交代,简而言之,歌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歌剧是戏剧中的一种,其演出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较之其他戏剧门类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音乐元素,如歌唱演员的声乐技巧。民族歌剧是我国歌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广大艺术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②,在借鉴西方传统歌剧样式的基础上还结合我国民族传统对其进行了延伸与发展,前期创作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大批经典民族歌剧作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推动了歌剧艺术的民族化进程。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大发展,歌剧艺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党的女儿》以革命斗争为主线,讴歌党和人民,受到群众一致好评,曾被多次重排演出。21世纪以后《木兰诗篇》《运河谣》《长征》《沂蒙山》等歌剧也相继问世,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歌剧在新时代的发展。现在歌剧已不再是歌唱家们的专享,近年来各专业音乐院校的老师们也将歌剧大量运用到教学当中,各高校都掀起了唱歌剧的浪潮。这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对民族歌剧的我见

歌剧选段几乎是每一个学习声乐的人必唱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人议论:歌剧是西方的宣叙调、咏叹调好,还是咱们自己民族的好?我认为歌剧无论是西方的宣叙调、咏叹调,还是咱们自己民族的,每一种歌剧形式,都有它产生的条件和依据,其成型和发展都遵循了客观规律。之所以歌剧会有名称上面的区别,是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就像常香玉老师在‘我演唱《红娘》中说的:“凡是合乎科学的它就能存在下去,发展起来。”③所以无须争论好坏,只要歌剧中故事情节生动、音乐动听,能够打动观众、引起观众共鸣,这就是成功的歌剧。我是学习民族声乐的,自然是偏爱民族歌剧一些,但咱们经常碰到的歌曲类型不仅有民族歌剧,还有艺术歌曲、古曲、地方民歌以及创作歌曲,虽然风格不同但我都非常得喜欢,民歌有韵味,歌剧有情节,古曲如临其境,艺术歌曲严谨,创作歌曲华丽又动听,这应该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但除了民族声乐以外,美声、原生态我也喜欢,包括西方宣叙调和咏叹调,都是咱们音乐艺术当中的瑰宝,只是受专业所限,自己不太擅长,了解也不多。

二、研究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后的理解

(一)简单介绍歌剧《长征》和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国家大剧院力邀剧作家邹静之、曲作家印青共同耗时四年时间完成了大型民族歌剧《长征》,歌剧《长征》首演于2016年7月1日,重温历史,也激起了观众心中的爱国情怀,获得了高度赞誉。歌剧《长征》全剧共六幕九场,登场人物30余人,合唱队规模上百人。④全剧表现了红军从瑞金出发,历经湘江战役、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直到顺利会师,一气呵成的表现了革命先烈不畏艰险、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歌剧题材强大的民族性决定了音乐创作,作曲家印青使用了十分广泛的民族音乐元素,将民族音乐创作贯穿整个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如剧中多个脍炙人口的唱段:《我的爱人你可听见》《三月桃花心中开》《我们终将得胜利》等,都被声乐爱好者们广为学习和传唱。《三月桃花心中开》是歌剧长征中的一首插曲,以女生演唱为主,其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有女生独唱与合唱、混声合唱等,在歌剧的一、三、六幕中多次出现。歌曲的抒情性较强,每一次的演绎都蕴含着不同的情感,本文主要以万霞的经典独唱选段为例,从其歌曲风格,音乐内涵,演唱技巧方面进行阐释,便于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歌剧《长征》。

(二)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音乐分析

1.歌曲形态分析

该曲曲调取材于江西民歌音調,具有浓郁的江西民歌风格特征,属于两段式的歌谣体分节歌结构。全曲分为两段,两段旋律一致。前奏4小节,极具江西民歌的五声音调似乎一下子将听众带入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情景。第一段(5--21)一分为二,上半部分结构为非方整的平行双句体结构(4+5),动机为江西民歌音调,感情真挚,唱来朗朗上口,调式调性为五声羽调式。下半部分结构(14--21)为平行双句体,起音于角音,与第一段羽音形成五度关系推进,但调式不变,还属于羽调式。后一部分为前一部分动机五度上行模进,因此说明两部分为单主题的二段式。第二段则是第一乐段情绪上的推进,但由于音乐主导动机不变,音乐相当于第一段的重复,使该作品易于传唱。由于歌词不同,将两段旋律重复了两次,并在结尾处将第二段做了重复和扩展,使音乐的结尾更加丰满和稳定,展现了老百姓与红军战士的鱼水深情。

2.歌曲的音乐内涵

歌剧《长征》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牢记历史和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曲家印青曾表示,红军的文化源自一个特殊的红色基因。这个基因就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这就是这部剧音乐中的灵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对其表示敬畏。《三月桃花心中开》歌词给人一种秀丽脱俗的视觉享受,A段歌词“正月阳雀飞上崖,三月桃花心中开。哥哥扛枪上战场,妹妹在屋里做双鞋”歌词看似普通写景,实则是通过简单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少女做鞋时内心对战场上哥哥的思念。“前路再远莫忘记,一点初心为谁来”则是对红军战士的期许,希望他们不忘初心。B段也是借景抒情,“四月花开百样红。春风一缕夜徘徊。唤只阳雀捎书信,妹妹心意不难猜,郎去革命心要坚,梦想不达心不甘。”花开四月,妹妹在想念哥哥的同时还不忘写信提醒哥哥信念要坚定,为了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不畏艰难险阻也要达成梦想。歌词中“脚下踩”“心不甘”、分别重复了一次,更突出强调了革命的决心。

(三)演唱分析

1.咬字、吐字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每个地方的语言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底蕴和魅力。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中字音也采用了江西民歌音调和地方性语言,例如“崖(ya)”唱做“(ai)”,“鞋(xie)”唱做“(hai)”,演唱者在演唱前应认真朗读歌词,注意发音吐字和咬字归韵,真正做到字正腔圆才能让听众听清楚歌词,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江西民歌。还有衬词“吔”“哎”“啊”一定不能省,演唱时更应突出衬词才更符合当地的语言特色。但虽说地域性风格很重要,但咬字时也不能太死板,否则便会影响歌曲整体的连贯性和流动性。例如这两句:

其中的“脚下踩”和“心不甘”分别重复了一次,演唱者在重复的时候一定要有对比,语气应比第一遍更加肯定,所以咬字也应比第一遍更突出,以强调其内心的坚定以及对革命的决心,这与歌曲本身表达的内涵也不谋而合。

2.情感

整首歌曲的情感表现要求演唱者在音色的调整、气息的把握、咬字的方式以及肢体表演等方面均要体现民族声乐的特色,注意整体与个性的结合。演唱这首歌最重要的是要在保持歌唱通道松开的前提下,将每一句、每一字放在统一的状态中连贯、流畅的送出来,避免里进外出、声音不统一,应以字带声,以情带声,把歌曲的情感一一传达给观众,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对于诠释作品来说,一切的技巧都是为情感服务的,所以每一位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技巧游刃有余的同时还不能忘记情感的表达。情感表达同样会因为演唱者的不同有表现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演唱者在表达情感之余还要体现自己的個性,杜绝千人一声,个性的表达应以情感为出发点,再加以技巧的点缀,三者看似相互独立,实则相辅相成。

三、结语

《三月桃花心中开》是歌剧《长征》第三幕中万霞的唱段,作为红色题材的歌剧,作曲家通过一系列民间音乐元素让观众重温了一次历史,让广大音乐爱好者再一次感受红军战士不畏艰苦、不畏牺牲,为人民幸福生活做出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对民族歌剧艺术样式的创新与探索。《三月桃花心中开》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作品,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更充满着超越音乐自身的力量,让听众感受到长征题材不只是庄严和沉重。女生独唱在整部歌剧中更像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弥漫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在强大的英雄主义笼罩下为革命道路增添了一份女性的柔情,在布满荆棘的长征路上让革命战士与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愿我们中华儿女回望长征精神,不畏艰苦、不畏牺牲,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起静待桃花开。

参考文献:

[1]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修订版)[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4]常香玉.我演唱《红娘》——兼谈民族唱法的我见[J].音乐艺术,1985(1):22-30.

猜你喜欢

民族歌剧表演
谈中国民族歌剧的独特魅力
民族歌剧创作的往日辉煌与现实危机
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发展思考和建议
浅议滑稽戏表演艺术
歌剧与声乐教学的互动性研究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